“艾葉煎丸”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WikiTCM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CSV导入)
 
(CSV导入)
第13行: 第13行:
 
|備注=  
 
|備注=  
 
|摘錄=《聖惠》卷二十八
 
|摘錄=《聖惠》卷二十八
 +
}}
 +
{{FangJi
 +
|別名=
 +
|組成=艾葉(炒)4兩,當歸(切,焙)1兩,幹薑(炮)1兩。
 +
|制法=右為末,用米醋3升,入藥末一半,熬成煎,後入餘藥末相和為丸,如梧桐子大。
 +
|形狀=
 +
|功能主治=冷勞,心腹疼痛,或時泄痢;兼治婦人下經冷,帶下。
 +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食前溫粥飲送下。
 +
|注意=
 +
|規格=
 +
|儲藏=
 +
|各家論述=
 +
|臨床應用=
 +
|備注=
 +
|摘錄=《聖濟總錄》卷九十
 
}}
 
}}

2020年9月23日 (三) 00:33的版本

《聖惠》卷二十八

【別名】

【組成】艾葉4兩(微炒),白頭翁1兩。

【功能主治】冷勞,臍腹疼痛,或時泄痢;兼治婦人勞後帶下。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以粥飲送下。

【各家論述】

【臨床應用】

【注意】

【備注】

【制法】上為末,用米醋3升,先熬藥末一半成膏,後入餘藥末相和為丸,如梧桐子大。

【性狀】{{{性狀}}}

【規格】

【儲藏】

《聖濟總錄》卷九十

【別名】

【組成】艾葉(炒)4兩,當歸(切,焙)1兩,幹薑(炮)1兩。

【功能主治】冷勞,心腹疼痛,或時泄痢;兼治婦人下經冷,帶下。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食前溫粥飲送下。

【各家論述】

【臨床應用】

【注意】

【備注】

【制法】右為末,用米醋3升,入藥末一半,熬成煎,後入餘藥末相和為丸,如梧桐子大。

【性狀】{{{性狀}}}

【規格】

【儲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