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消丸”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WikiTCM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CSV导入)
 
(文本替换 - 替换“形狀=”为“性狀=”)
 
(未显示同一用户的2个中间版本)
第3行: 第3行:
 
|組成=大黃1斤,五靈脂1斤,醋香附1斤,炒黑醜1斤,白醜1斤,醋三棱8兩,檳榔8兩,醋莪朮8兩,牙皂8兩,炒山楂4兩,炒神曲4兩,甘草5兩,炒麥芽4兩,炒枳實4兩,川厚樸4兩。
 
|組成=大黃1斤,五靈脂1斤,醋香附1斤,炒黑醜1斤,白醜1斤,醋三棱8兩,檳榔8兩,醋莪朮8兩,牙皂8兩,炒山楂4兩,炒神曲4兩,甘草5兩,炒麥芽4兩,炒枳實4兩,川厚樸4兩。
 
|制法=上為細末,水為丸。
 
|制法=上為細末,水為丸。
|形狀=  
+
|性狀=  
 
|功能主治=消食消痰,消痞消積。主飲食過度,不能運化,嘔吐嘈雜,胸膈脹滿。
 
|功能主治=消食消痰,消痞消積。主飲食過度,不能運化,嘔吐嘈雜,胸膈脹滿。
 
|用法用量=每服2錢,開水送下;10歲每服1錢。
 
|用法用量=每服2錢,開水送下;10歲每服1錢。
第13行: 第13行:
 
|備注=  
 
|備注=  
 
|摘錄=《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禹縣方)
 
|摘錄=《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禹縣方)
 +
}}
 +
{{FangJi
 +
|別名=
 +
|組成=二醜2斤,五靈脂8兩,香附子1斤半,大黃1斤半。
 +
|制法=上為細末,水為小丸。
 +
|性狀=
 +
|功能主治=消積,消脹,利水。主肉積、食積、水積、氣積及消化不良。
 +
|用法用量=每服3錢;開水送下,日2次。
 +
|注意=
 +
|規格=
 +
|儲藏=
 +
|各家論述=
 +
|臨床應用=
 +
|備注=
 +
|摘錄=《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蘭州方)
 +
}}
 +
{{FangJi
 +
|別名=
 +
|組成=黑醜(頭末)2兩,香附(米炒)1兩,五靈脂1兩。
 +
|制法=上為細末,醋糊為丸,如綠豆大。
 +
|性狀=
 +
|功能主治=消酒,消食,消痰,消氣,消水,消痞,消腫,消脹,消積,消痛,消塊。主
 +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或50-60丸,食後生薑湯送下。
 +
|注意=
 +
|規格=
 +
|儲藏=
 +
|各家論述=
 +
|臨床應用=
 +
|備注=
 +
|摘錄=《壽世保元》卷二
 
}}
 
}}

2020年10月2日 (五) 05:41的最新版本

《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禹縣方)

【別名】

【組成】大黃1斤,五靈脂1斤,醋香附1斤,炒黑醜1斤,白醜1斤,醋三棱8兩,檳榔8兩,醋莪朮8兩,牙皂8兩,炒山楂4兩,炒神曲4兩,甘草5兩,炒麥芽4兩,炒枳實4兩,川厚樸4兩。

【功能主治】消食消痰,消痞消積。主飲食過度,不能運化,嘔吐嘈雜,胸膈脹滿。

【用法用量】每服2錢,開水送下;10歲每服1錢。

【各家論述】

【臨床應用】

【注意】虛弱及孕婦忌用。

【備注】

【制法】上為細末,水為丸。

【性狀】

【規格】

【儲藏】

《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蘭州方)

【別名】

【組成】二醜2斤,五靈脂8兩,香附子1斤半,大黃1斤半。

【功能主治】消積,消脹,利水。主肉積、食積、水積、氣積及消化不良。

【用法用量】每服3錢;開水送下,日2次。

【各家論述】

【臨床應用】

【注意】

【備注】

【制法】上為細末,水為小丸。

【性狀】

【規格】

【儲藏】

《壽世保元》卷二

【別名】

【組成】黑醜(頭末)2兩,香附(米炒)1兩,五靈脂1兩。

【功能主治】消酒,消食,消痰,消氣,消水,消痞,消腫,消脹,消積,消痛,消塊。主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或50-60丸,食後生薑湯送下。

【各家論述】

【臨床應用】

【注意】

【備注】

【制法】上為細末,醋糊為丸,如綠豆大。

【性狀】

【規格】

【儲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