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薇十味丸”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WikiTCM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CSV导入)
 
(文本替换 - 替换“形狀=”为“性狀=”)
 
第3行: 第3行:
 
|組成=白薇3兩,知母4兩,地骨皮3兩,幹地黃6兩,麥門冬5兩(去心),甘草4兩(炙),蜀漆3兩,萎蕤3兩,橘皮2兩,人參3兩。
 
|組成=白薇3兩,知母4兩,地骨皮3兩,幹地黃6兩,麥門冬5兩(去心),甘草4兩(炙),蜀漆3兩,萎蕤3兩,橘皮2兩,人參3兩。
 
|制法=上為散,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制法=上為散,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形狀=  
+
|性狀=  
 
|功能主治=天行後不了了,體氣虛羸,每覺頭痛唇口幹,乍寒乍熱,發作有時。
 
|功能主治=天行後不了了,體氣虛羸,每覺頭痛唇口幹,乍寒乍熱,發作有時。
 
|用法用量=初服15丸,以飲送下,1日2次,稍加至30丸。服經3數日後,自候腹中,若覺熱則食前服,如不能以空飲下藥,宜合烏梅飲下。
 
|用法用量=初服15丸,以飲送下,1日2次,稍加至30丸。服經3數日後,自候腹中,若覺熱則食前服,如不能以空飲下藥,宜合烏梅飲下。

2020年10月1日 (四) 18:52的最新版本

《外臺》卷三引《許仁則方》

【別名】

【組成】白薇3兩,知母4兩,地骨皮3兩,幹地黃6兩,麥門冬5兩(去心),甘草4兩(炙),蜀漆3兩,萎蕤3兩,橘皮2兩,人參3兩。

【功能主治】天行後不了了,體氣虛羸,每覺頭痛唇口幹,乍寒乍熱,發作有時。

【用法用量】初服15丸,以飲送下,1日2次,稍加至30丸。服經3數日後,自候腹中,若覺熱則食前服,如不能以空飲下藥,宜合烏梅飲下。

【各家論述】

【臨床應用】

【注意】忌菘菜、海藻、蕪荑等。

【備注】

【制法】上為散,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性狀】

【規格】

【儲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