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疕丸”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WikiTCM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CSV导入)
 
(文本替换 - 替换“形狀=”为“性狀=”)
 
第3行: 第3行:
 
|組成=蒼朮2兩,白附子2兩,桂枝2兩,當歸2兩,西秦艽2兩,草烏2兩,追地風2兩,千年健2兩,威靈仙2兩,川芎2兩,鉤藤2兩,兔絲子2兩,川牛膝2兩,何首烏2兩,川烏2兩,知母2兩,梔子2兩,紅花2兩,白花蛇1兩,苦參4兩,刺蒺藜4兩,防風4兩,小胡麻4兩,蒼耳子4兩,黃柏4兩,桃仁4兩,紫草4兩,全蟲4兩,丹皮4兩,荊芥6兩,白鮮皮6兩。
 
|組成=蒼朮2兩,白附子2兩,桂枝2兩,當歸2兩,西秦艽2兩,草烏2兩,追地風2兩,千年健2兩,威靈仙2兩,川芎2兩,鉤藤2兩,兔絲子2兩,川牛膝2兩,何首烏2兩,川烏2兩,知母2兩,梔子2兩,紅花2兩,白花蛇1兩,苦參4兩,刺蒺藜4兩,防風4兩,小胡麻4兩,蒼耳子4兩,黃柏4兩,桃仁4兩,紫草4兩,全蟲4兩,丹皮4兩,荊芥6兩,白鮮皮6兩。
 
|制法=上為細末,水泛為丸,如綠豆大。
 
|制法=上為細末,水泛為丸,如綠豆大。
|形狀=  
+
|性狀=  
 
|功能主治=驅風攻毒,除濕止癢。主牛皮癬(白疕風),神經性皮炎(頑癬),慢性濕疹(頑濕瘍)。
 
|功能主治=驅風攻毒,除濕止癢。主牛皮癬(白疕風),神經性皮炎(頑癬),慢性濕疹(頑濕瘍)。
 
|用法用量=每服1-2錢,溫開水送下,日2次。
 
|用法用量=每服1-2錢,溫開水送下,日2次。

2020年10月1日 (四) 11:50的最新版本

《趙炳南臨床經驗集》

【別名】

【組成】蒼朮2兩,白附子2兩,桂枝2兩,當歸2兩,西秦艽2兩,草烏2兩,追地風2兩,千年健2兩,威靈仙2兩,川芎2兩,鉤藤2兩,兔絲子2兩,川牛膝2兩,何首烏2兩,川烏2兩,知母2兩,梔子2兩,紅花2兩,白花蛇1兩,苦參4兩,刺蒺藜4兩,防風4兩,小胡麻4兩,蒼耳子4兩,黃柏4兩,桃仁4兩,紫草4兩,全蟲4兩,丹皮4兩,荊芥6兩,白鮮皮6兩。

【功能主治】驅風攻毒,除濕止癢。主牛皮癬(白疕風),神經性皮炎(頑癬),慢性濕疹(頑濕瘍)。

【用法用量】每服1-2錢,溫開水送下,日2次。

【各家論述】

【臨床應用】

【注意】

【備注】

【制法】上為細末,水泛為丸,如綠豆大。

【性狀】

【規格】

【儲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