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戟天酒”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WikiTCM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CSV导入)
 
(文本替换 - 替换“形狀=”为“性狀=”)
 
(未显示同一用户的1个中间版本)
第3行: 第3行:
 
|組成=巴戟天3斤,牛膝3斤,枸杞根皮2斤,麥門冬2斤,地黃2斤,防風2斤(上並生用,如無可得則用幹者)。
 
|組成=巴戟天3斤,牛膝3斤,枸杞根皮2斤,麥門冬2斤,地黃2斤,防風2斤(上並生用,如無可得則用幹者)。
 
|制法=  
 
|制法=  
|形狀=  
+
|性狀=  
 
|功能主治=虛羸,陽道不舉,五勞七傷。
 
|功能主治=虛羸,陽道不舉,五勞七傷。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酒1擔4鬥,浸7日,去滓溫服。常令酒氣相及,勿至醉吐。此酒每年入9月中旬即合,入10月上旬即服。滓曬乾搗末,以此酒服方寸匕,1日3次益佳。先患冷者,加幹薑、桂心各1斤;好忘,加遠志1斤;大虛癆,加五味子、蓯蓉各1斤;除下濕,加五加根皮1斤;有石斛加1斤佳;常服加甘草10兩;虛勞加黃耆1斤。每加藥1斤則加酒7升。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酒1擔4鬥,浸7日,去滓溫服。常令酒氣相及,勿至醉吐。此酒每年入9月中旬即合,入10月上旬即服。滓曬乾搗末,以此酒服方寸匕,1日3次益佳。先患冷者,加幹薑、桂心各1斤;好忘,加遠志1斤;大虛癆,加五味子、蓯蓉各1斤;除下濕,加五加根皮1斤;有石斛加1斤佳;常服加甘草10兩;虛勞加黃耆1斤。每加藥1斤則加酒7升。
第13行: 第13行:
 
|備注=  
 
|備注=  
 
|摘錄=《千金》卷十二
 
|摘錄=《千金》卷十二
 +
}}
 +
{{FangJi
 +
|別名=
 +
|組成=巴戟天18g 牛膝18g 石斛18g 羌活27g 當歸27g 生薑27g 椒2g 酒1000ml
 +
|制法=1. 將上述藥材搗細,放入乾淨的器皿中;
 +
2. 倒入酒浸泡,密封,煮1小時;
 +
3. 取下冷卻,過濾後裝瓶備用。
 +
|性狀=
 +
|功能主治=補腎壯陽,活血通經,舒筋利關節。主治腹部瘀結冷痛,折傷閃挫,腰膝痹痛,足痿無力,肢節不利、四肢拘攣,腎虛陽痿。
 +
|用法用量=每次15~20ml,將酒溫熱服用,不拘時候,常覺有酒力為好。
 +
|注意=
 +
|規格=
 +
|儲藏=
 +
|各家論述=
 +
|臨床應用=
 +
|備注=
 +
|摘錄=《聖濟總錄》
 
}}
 
}}

2020年9月30日 (三) 12:38的最新版本

《千金》卷十二

【別名】

【組成】巴戟天3斤,牛膝3斤,枸杞根皮2斤,麥門冬2斤,地黃2斤,防風2斤(上並生用,如無可得則用幹者)。

【功能主治】虛羸,陽道不舉,五勞七傷。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酒1擔4鬥,浸7日,去滓溫服。常令酒氣相及,勿至醉吐。此酒每年入9月中旬即合,入10月上旬即服。滓曬乾搗末,以此酒服方寸匕,1日3次益佳。先患冷者,加幹薑、桂心各1斤;好忘,加遠志1斤;大虛癆,加五味子、蓯蓉各1斤;除下濕,加五加根皮1斤;有石斛加1斤佳;常服加甘草10兩;虛勞加黃耆1斤。每加藥1斤則加酒7升。

【各家論述】

【臨床應用】

【注意】服藥後,慎食生冷、豬、魚、油、蒜,春六日,秋、冬二七日,夏勿服。

【備注】

【制法】

【性狀】

【規格】

【儲藏】

《聖濟總錄》

【別名】

【組成】巴戟天18g 牛膝18g 石斛18g 羌活27g 當歸27g 生薑27g 椒2g 酒1000ml

【功能主治】補腎壯陽,活血通經,舒筋利關節。主治腹部瘀結冷痛,折傷閃挫,腰膝痹痛,足痿無力,肢節不利、四肢拘攣,腎虛陽痿。

【用法用量】每次15~20ml,將酒溫熱服用,不拘時候,常覺有酒力為好。

【各家論述】

【臨床應用】

【注意】

【備注】

【制法】1. 將上述藥材搗細,放入乾淨的器皿中; 2. 倒入酒浸泡,密封,煮1小時; 3. 取下冷卻,過濾後裝瓶備用。

【性狀】

【規格】

【儲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