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眠散”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WikiTCM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CSV导入)
(文本替换 - 替换“形狀=”为“性狀=”)
 
第3行: 第3行:
 
|組成=罌粟殼(去蒂瓤)、杏仁、烏梅、甘草各等分。
 
|組成=罌粟殼(去蒂瓤)、杏仁、烏梅、甘草各等分。
 
|制法=  
 
|制法=  
|形狀=  
+
|性狀=  
 
|功能主治=一切咳嗽,夜不得臥眠。
 
|功能主治=一切咳嗽,夜不得臥眠。
 
|用法用量=每服半兩,水煎,臥服。
 
|用法用量=每服半兩,水煎,臥服。
第18行: 第18行:
 
|組成=款冬花 烏梅肉 佛耳草 麥門冬(去心)各7.5克 陳皮(去白)15克 甘草(炙)10.5克 禦米殼22.5克(酥炒)
 
|組成=款冬花 烏梅肉 佛耳草 麥門冬(去心)各7.5克 陳皮(去白)15克 甘草(炙)10.5克 禦米殼22.5克(酥炒)
 
|制法=上為細末。
 
|制法=上為細末。
|形狀=  
+
|性狀=  
 
|功能主治=上喘咳嗽,久而不愈。
 
|功能主治=上喘咳嗽,久而不愈。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入黃蠟如棗核大,伺煎至120毫升,去滓,臨臥溫服。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入黃蠟如棗核大,伺煎至120毫升,去滓,臨臥溫服。

2020年9月30日 (三) 08:54的最新版本

《普濟方》卷一六二

【別名】

【組成】罌粟殼(去蒂瓤)、杏仁、烏梅、甘草各等分。

【功能主治】一切咳嗽,夜不得臥眠。

【用法用量】每服半兩,水煎,臥服。

【各家論述】

【臨床應用】

【注意】

【備注】

【制法】

【性狀】

【規格】

【儲藏】

《禦藥院方》卷五

【別名】

【組成】款冬花 烏梅肉 佛耳草 麥門冬(去心)各7.5克 陳皮(去白)15克 甘草(炙)10.5克 禦米殼22.5克(酥炒)

【功能主治】上喘咳嗽,久而不愈。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入黃蠟如棗核大,伺煎至120毫升,去滓,臨臥溫服。

【各家論述】

【臨床應用】

【注意】

【備注】

【制法】上為細末。

【性狀】

【規格】

【儲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