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芍湯”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WikiTCM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CSV导入)
 
(CSV导入)
第13行: 第13行:
 
|備注=  
 
|備注=  
 
|摘錄=《梅氏驗方新編》卷七
 
|摘錄=《梅氏驗方新編》卷七
 +
}}
 +
{{FangJi
 +
|別名=
 +
|組成=白芍、棗仁、烏梅。
 +
|制法=
 +
|形狀=
 +
|功能主治=肝虛自汗。
 +
|用法用量=
 +
|注意=
 +
|規格=
 +
|儲藏=
 +
|各家論述=
 +
|臨床應用=
 +
|備注=
 +
|摘錄=《雜病源流犀燭》卷七
 
}}
 
}}

2020年9月25日 (五) 02:53的版本

《梅氏驗方新編》卷七

【別名】

【組成】白芍(酒炒)1錢,苡仁(炒)1錢,鉤藤1錢,茯苓1錢,澤瀉5分,桂心5分,甘草5分。

【功能主治】臍腫如吹,驚悸多啼。

【用法用量】生薑為引,水煎服。

【各家論述】

【臨床應用】

【注意】

【備注】

【制法】

【性狀】{{{性狀}}}

【規格】

【儲藏】

《雜病源流犀燭》卷七

【別名】

【組成】白芍、棗仁、烏梅。

【功能主治】肝虛自汗。

【用法用量】

【各家論述】

【臨床應用】

【注意】

【備注】

【制法】

【性狀】{{{性狀}}}

【規格】

【儲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