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丹”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WikiTCM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CSV导入)
 
(CSV导入)
第13行: 第13行:
 
|備注=  
 
|備注=  
 
|摘錄=《雞峰》卷十四
 
|摘錄=《雞峰》卷十四
 +
}}
 +
{{FangJi
 +
|別名=
 +
|組成=鐘乳粉1兩,陽起石半兩(火煆赤,放冷,研如粉)。
 +
|制法=上為細末,入白石脂末少許,同糯米粽子為丸,如雞頭子大,丸時急以氣吹之,則不粘手,候幹,以生布袋打過。
 +
|形狀=
 +
|功能主治=益陽退陰。主虛損痼冷,及吐瀉暴脫,傷寒陰證,手足厥冷,脈息沉細。
 +
|用法用量=每服3-5丸,空心、食前以溫酒或鹽湯送下。
 +
|注意=
 +
|規格=
 +
|儲藏=
 +
|各家論述=
 +
|臨床應用=
 +
|備注=
 +
|摘錄=《楊氏家藏方》卷十四
 
}}
 
}}

2020年9月23日 (三) 03:26的版本

《雞峰》卷十四

【別名】

【組成】陽起石10兩(火煆通赤1宿,成白色如粉),鐘乳粉3兩(內稱半兩)。

【功能主治】臟腑不和,注瀉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2-3丸,空心米飲送下。

【各家論述】

【臨床應用】

【注意】

【備注】

【制法】取白礬末半兩,研細,用垍盞子銷成汁,下半兩鐘乳粉,攪,候成丹頭,與前陽起石同研勻細,滴水為丸,如雞頭子大。

【性狀】{{{性狀}}}

【規格】

【儲藏】

《楊氏家藏方》卷十四

【別名】

【組成】鐘乳粉1兩,陽起石半兩(火煆赤,放冷,研如粉)。

【功能主治】益陽退陰。主虛損痼冷,及吐瀉暴脫,傷寒陰證,手足厥冷,脈息沉細。

【用法用量】每服3-5丸,空心、食前以溫酒或鹽湯送下。

【各家論述】

【臨床應用】

【注意】

【備注】

【制法】上為細末,入白石脂末少許,同糯米粽子為丸,如雞頭子大,丸時急以氣吹之,則不粘手,候幹,以生布袋打過。

【性狀】{{{性狀}}}

【規格】

【儲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