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部膏”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WikiTCM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CSV导入)
 
(CSV导入)
第13行: 第13行:
 
|備注=  
 
|備注=  
 
|摘錄=《醫學心悟》卷六
 
|摘錄=《醫學心悟》卷六
 +
}}
 +
{{FangJi
 +
|別名=
 +
|組成=百部(肥實者,酒浸,竹刀刮去心皮)、款冬、百合、沙參、麥冬、五味、紫菀、貝母、杏仁、白蜜。
 +
|制法=
 +
|形狀=
 +
|功能主治=殺蟲治嗽。主
 +
|用法用量=熬膏服。
 +
|注意=
 +
|規格=
 +
|儲藏=
 +
|各家論述=
 +
|臨床應用=
 +
|備注=
 +
|摘錄=《類證治裁》卷七
 
}}
 
}}

2020年9月22日 (二) 16:30的版本

《醫學心悟》卷六

【別名】

【組成】百部 蓖麻子(去殼)白鮮皮 鶴虱 黃柏 當歸 生地各30克 黃蠟60克 明雄黃末15克 麻油240克

【功能主治】治牛皮癬。

【用法用量】用時搽敷患處。

【各家論述】

【臨床應用】

【注意】

【備注】

【制法】先將百部等七味入油熬枯,濾去滓,再將油熬至滴水成珠,下黃蠟,至入水不散為度,起鍋;將雄黃末和入,候稍冷,傾入瓷缽中收貯,退火備用。

【性狀】{{{性狀}}}

【規格】

【儲藏】

《類證治裁》卷七

【別名】

【組成】百部(肥實者,酒浸,竹刀刮去心皮)、款冬、百合、沙參、麥冬、五味、紫菀、貝母、杏仁、白蜜。

【功能主治】殺蟲治嗽。主

【用法用量】熬膏服。

【各家論述】

【臨床應用】

【注意】

【備注】

【制法】

【性狀】{{{性狀}}}

【規格】

【儲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