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脾散”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WikiTCM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CSV导入)
 
(CSV导入)
第13行: 第13行:
 
|備注=  
 
|備注=  
 
|摘錄=《百一》卷二
 
|摘錄=《百一》卷二
 +
}}
 +
{{FangJi
 +
|別名=
 +
|組成=白朮、白豆蔻仁(炒)、香附子(炒)、人參、甘草各等分。
 +
|制法=
 +
|形狀=
 +
|功能主治=脾胃病。
 +
|用法用量=白湯點服。
 +
|注意=
 +
|規格=
 +
|儲藏=
 +
|各家論述=
 +
|臨床應用=
 +
|備注=
 +
|摘錄=《朱氏集驗方》卷四
 
}}
 
}}

2020年9月22日 (二) 11:55的版本

《百一》卷二

【別名】

【組成】高良薑1兩(以百年壁上土2-3合敲碎,用水2碗煮幹,薄切成片),南木香半現 ,草果(面裹煨,去殼)半兩,胡椒半兩,白茯苓半兩,白朮半兩,丁香(懷幹)半兩,人參(去蘆)半兩,陳橘皮(湯浸,去瓤)半兩,甘草(炙)1兩半。

【功能主治】翻胃吐食,及吃食咽酸,口吐黃水,曾經諸方不愈者。

【用法用量】每服2大錢,空心、食前米飲入鹽點服;鹽酒亦得。

【各家論述】

【臨床應用】翻胃:甲申之春,以事至臨安,寓止朱家橋詹翁店,詹翁年六十餘,苦翻胃,危殆,已治棺在床側,適予有宣司之辟,往別而去,其詹翁已不能言。及11月自淮上歸,過其門,意此翁已不存,為之慘然,方訪問間,而此翁已出迎揖,見其顏色極紅潤,甚驚異之,問其所以,乃雲:官人此日離去,即有一州官來歇,得藥數服,遂無事。其後授得此方,昨以此在建康醫朱機宜新婦,及近日醫圓通觀維那,皆作效。

【注意】

【備注】

【制法】上為細末。

【性狀】{{{性狀}}}

【規格】

【儲藏】

《朱氏集驗方》卷四

【別名】

【組成】白朮、白豆蔻仁(炒)、香附子(炒)、人參、甘草各等分。

【功能主治】脾胃病。

【用法用量】白湯點服。

【各家論述】

【臨床應用】

【注意】

【備注】

【制法】

【性狀】{{{性狀}}}

【規格】

【儲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