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胃散”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WikiTCM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CSV导入)
(CSV导入)
第43行: 第43行:
 
|備注=  
 
|備注=  
 
|摘錄=《直指》卷六
 
|摘錄=《直指》卷六
 +
}}
 +
{{FangJi
 +
|別名=
 +
|組成=丁香5分,茱萸1錢,草蔻1錢,參1錢,炙甘草5分,耆1錢,柴胡5分,升麻7分,柏3錢,陳皮5分,歸1錢5分,蒼朮1錢。
 +
|制法=
 +
|形狀=
 +
|功能主治=胃寒所致嘔吐噦。
 +
|用法用量=水煎,溫服。痰飲為患,嘔吐痰涎者,加半夏、茯苓、陳皮。
 +
|注意=
 +
|規格=
 +
|儲藏=
 +
|各家論述=
 +
|臨床應用=
 +
|備注=
 +
|摘錄=《脈因證治》卷下
 
}}
 
}}

2020年9月22日 (二) 09:15的版本

《普濟方》卷三十六引《指南方》

【別名】

【組成】五靈脂杏核大(以醋和麵裹,燒令香熟,去面),白茯苓1枚杏核大,丁香30粒,朱砂5分,人參1分,木香1分。

【功能主治】胃反,嘔吐。

【用法用量】每服半錢,茶清調下。

【各家論述】

【臨床應用】

【注意】

【備注】

【制法】上為細末。

【性狀】{{{性狀}}}

【規格】

【儲藏】

《杏苑生春》卷四

【別名】

【組成】茯苓 白朮 車前子各3克 五味子1.5克 烏梅1枚 粟殼4.5克

【功能主治】下痢膿血相雜,腹中窘痛,裏急後重,日夜無度。

【用法用量】水煎,空腹時溫服。

【各家論述】

【臨床應用】

【注意】

【備注】

【制法】上藥哎咀。

【性狀】{{{性狀}}}

【規格】

【儲藏】

《直指》卷六

【別名】

【組成】人參、白朮、木香、檳榔、丁香、半夏曲、肉豆蔻(濕紙煨)、橘紅、藿香、白茯苓、青皮、甘草(炙)各等分。

【功能主治】開胃和中,止嘔進食。主

【用法用量】每服3錢,加生薑4片,水煎服。

【各家論述】

【臨床應用】

【注意】

【備注】

【制法】上銼散。

【性狀】{{{性狀}}}

【規格】

【儲藏】

《脈因證治》卷下

【別名】

【組成】丁香5分,茱萸1錢,草蔻1錢,參1錢,炙甘草5分,耆1錢,柴胡5分,升麻7分,柏3錢,陳皮5分,歸1錢5分,蒼朮1錢。

【功能主治】胃寒所致嘔吐噦。

【用法用量】水煎,溫服。痰飲為患,嘔吐痰涎者,加半夏、茯苓、陳皮。

【各家論述】

【臨床應用】

【注意】

【備注】

【制法】

【性狀】{{{性狀}}}

【規格】

【儲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