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寶丹”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WikiTCM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CSV导入)
(CSV导入)
第43行: 第43行:
 
|備注=  
 
|備注=  
 
|摘錄=《救傷秘旨》
 
|摘錄=《救傷秘旨》
 +
}}
 +
{{FangJi
 +
|別名=
 +
|組成=何首烏(赤、白)各1斤(用竹刀刮去粗皮,米泔水浸1宿,用黑豆3鬥,每次用豆3升3合3勺,用水泡漲,將豆鋪1層,何首烏1層,重迭鋪足,用砂鍋蒸之,豆熟為節,將豆摒去,何首烏曬乾,如此9次,為末聽用),赤茯苓1斤(用竹刀刮去粗皮,為末,用盆盛水,將藥末傾入水內,其筋膜浮在水面者,撈而棄之,沉在盆底者留用,如此3次,濕團為塊,就用黑牛乳5碗,放砂鍋內慢火煮之,候乳盡,入茯苓內為度,仍研為細末聽用),白茯苓1斤(制法同上,亦濕團為塊,就用人乳5碗,放砂鍋內煮之,候乳盡,入茯苓內為度,仍研為細末聽用),川牛膝8兩(去蘆,酒浸1日,使何首烏蒸7次,將牛膝同鋪黑豆內蒸之,至第9次止,曬於,研末聽用),破故紙4兩(用黑芝麻炒,以芝麻熟為度,去芝麻,研末,聽用),當歸8兩(酒浸,曬乾,為末聽用),懷山藥4兩(研末聽用),枸杞子8兩(酒浸,曬乾,研末聽用),菟絲子8兩(酒浸生芽,研為泥,曬乾,為末聽用)。
 +
|制法=煉蜜為丸。先丸如大彈子者150丸,
 +
|形狀=
 +
|功能主治=烏須延壽。平調氣血,滋補五臟。主陰虛陽弱無子者。
 +
|用法用量=每日3丸,清晨,酒浸1丸;午,薑湯1丸;晚,鹽湯1丸。餘為梧桐子大,每日清晨50-70丸,酒與鹽湯任下。
 +
|注意=以上藥俱不犯鐵器;忌黃白蘿蔔、牛肉。
 +
|規格=
 +
|儲藏=
 +
|各家論述=
 +
|臨床應用=
 +
|備注=
 +
|摘錄=《攝生眾妙方》卷二
 
}}
 
}}

2020年9月22日 (二) 04:04的版本

《眼科全書》卷六

【別名】

【組成】甘石1錢,熊膽3分,珍珠3分,琥珀2分,石燕7分,石蟹7分,朱砂6分,硼砂4分,蕤仁3分,麝香2分。

【功能主治】目翳。

【用法用量】點翳上。

【各家論述】

【臨床應用】

【注意】

【備注】

【制法】上為極細末。

【性狀】{{{性狀}}}

【規格】

【儲藏】

《絳囊撮要》

【別名】

【組成】五穀蟲1兩(洗淨,焙幹),大蝦蟆1個(黃者佳),山楂肉(蒸熟)2兩,蓮肉(去心)2兩,青黛3錢,胡連5錢,使君子肉5錢,麥芽1兩。

【功能主治】疳積,脾胃怯弱,不長肌肉。

【用法用量】上為細末,砂糖拌勻,搗為餅。任兒食之。

【各家論述】

【臨床應用】

【注意】實者可用,虛者宜忌。

【備注】

【制法】

【性狀】{{{性狀}}}

【規格】

【儲藏】

《救傷秘旨》

【別名】

【組成】沒藥2錢,乳香2錢(去油),輕粉兒茶1錢,龍骨1錢,鉛粉1錢,血竭1錢,冰片1分,珍珠2粒,百草霜2錢。

【功能主治】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敷之。

【各家論述】

【臨床應用】

【注意】

【備注】

【制法】上為極細末。

【性狀】{{{性狀}}}

【規格】

【儲藏】

《攝生眾妙方》卷二

【別名】

【組成】何首烏(赤、白)各1斤(用竹刀刮去粗皮,米泔水浸1宿,用黑豆3鬥,每次用豆3升3合3勺,用水泡漲,將豆鋪1層,何首烏1層,重迭鋪足,用砂鍋蒸之,豆熟為節,將豆摒去,何首烏曬乾,如此9次,為末聽用),赤茯苓1斤(用竹刀刮去粗皮,為末,用盆盛水,將藥末傾入水內,其筋膜浮在水面者,撈而棄之,沉在盆底者留用,如此3次,濕團為塊,就用黑牛乳5碗,放砂鍋內慢火煮之,候乳盡,入茯苓內為度,仍研為細末聽用),白茯苓1斤(制法同上,亦濕團為塊,就用人乳5碗,放砂鍋內煮之,候乳盡,入茯苓內為度,仍研為細末聽用),川牛膝8兩(去蘆,酒浸1日,使何首烏蒸7次,將牛膝同鋪黑豆內蒸之,至第9次止,曬於,研末聽用),破故紙4兩(用黑芝麻炒,以芝麻熟為度,去芝麻,研末,聽用),當歸8兩(酒浸,曬乾,為末聽用),懷山藥4兩(研末聽用),枸杞子8兩(酒浸,曬乾,研末聽用),菟絲子8兩(酒浸生芽,研為泥,曬乾,為末聽用)。

【功能主治】烏須延壽。平調氣血,滋補五臟。主陰虛陽弱無子者。

【用法用量】每日3丸,清晨,酒浸1丸;午,薑湯1丸;晚,鹽湯1丸。餘為梧桐子大,每日清晨50-70丸,酒與鹽湯任下。

【各家論述】

【臨床應用】

【注意】以上藥俱不犯鐵器;忌黃白蘿蔔、牛肉。

【備注】

【制法】煉蜜為丸。先丸如大彈子者150丸,

【性狀】{{{性狀}}}

【規格】

【儲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