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證活人書”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WikiTCM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没有差异)

2019年9月26日 (四) 05:30的最新版本

類證活人書

作者
朱肱
朝代
北宋
年份
公元1118年

傷寒諸家方論不一。獨伊尹仲景之書。猶六經也。其餘諸子百家。時有一得。要之不可為法。又況邪說妄意。世業名家。規利雖厚。因果歷然。特以伊尹湯液。仲景經絡。常人難曉。士大夫又以藝成而下。恥而不讀。往往倉卒之際。束手待盡。卒歸之於命而已。世人知讀此書者亦鮮。縱欲讀之。又不曉其義。況又有好用涼藥者。如附子硫黃。則笑而不喜用。雖隆冬使人飲冷、服三黃丸之類。有好用熱藥者。如大黃、芒硝。則畏而不敢使。雖盛暑勸人炙煆、服金液丹之類。非不知罪福。偏見曲說。所趣者然也。陽根於陰。陰本於陽。無陰則陽無以生。無陽則陰無以化。是故春時氣溫。當將理以涼。夏月盛熱。當食以寒。君子扶陰氣以養陽之時也。世人以為陰氣在內。反抑以熱藥。而成瘧痢、脫血者多矣。秋時氣涼。當將息以溫。冬時嚴寒。當食以熱。君子扶陽氣以養陰之時也。世人以陽氣在內。乃抑以涼藥。而成吐痢、腹痛者多矣。伐本逆根。豈知天地之剛柔。陰陽之逆順。求其不夭橫也難矣。偶有病家。曾留意方書。稍別陰陽。知其熱證。則召某人。以某人善醫陽病。知其冷證。則召某人。以某人善醫陰病。往往隨手全活。若病家素不曉者。道聽泛請。委而聽之。近世士人。如高若訥、林億、孫奇、龐安常。皆惓惓於此。未必章句之徒不誚且駭也。僕因閒居。作為此書。雖未能盡窺伊尹之萬一。庶使天下之大。人無夭伐。老不哭幼。士大夫易曉而喜讀。漸浸積習。人人尊生。豈曰小補之哉。仲尼曰。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學者不以為鄙。然後知余用意在此而不在彼。

大觀元年正月日。前進士朱肱序。

僕乙未秋。以罪去國。明年。就領宮祠以歸。過方城。見同年範內翰云活人書詳矣。比百問十倍。然證與方分為數卷。倉卒難檢耳。及至濉陽。又見王先生活人書。京師、京都、湖南、福建、兩浙、凡五處印行。惜其不曾校勘。錯誤頗多。遂取繕本重為參詳。改一百餘處。命工於杭州太隱坊鏤板。作中字印行。庶幾緩急易以檢閱。然方術之士。能以此本遊諸聚落。悉為改證。使人讀誦。廣說流布。不為俗醫妄投藥耳。其為功德。獲福無量。

政和八年季夏朔。

朝奉郎提點洞霄宮朱肱重校證。

余頃在三茅。見無求子傷寒百問。披而讀之。不知無求子何人也。愛其書。想其人。非居幽而志廣、形愁而思遠者。不能作也。惠民憂國。不見施設。遊戲藝文。以閱歲月者之所作乎。逃世匿跡。抗心絕慮。灌園荒丘。賣藥都市者之所作乎。顛倒五行。推移八卦。積功累行。以就丹灶者之所作乎。不然。則窮理博物。觸類多能。東方朔者耶。浩歌散發。採掇方技。皇甫謐者耶。周流人間。衛生救物。封君達者耶。前非古人。後無作者。則所謂無求子者。余不得而知也。三茅三年。挾冊抵掌。未嘗停手。所藉以全活者。不知其幾人也。惜其論證多而說脈少。治男子詳而婦人略。銖兩訛舛。升掬不明。標目混淆。語言不通俗。往往閭閻有不能曉者。此余之所以夙夕歉然者也。今秋遊武林。邂逅致政朱奉議。泛家入境。相遇於西湖之叢林。因論方士。奉議公乃稱賈誼云。古之人不在朝廷之上。必居醫卜之中。故嚴君平隱於卜。韓伯休隱於醫。然卜占吉凶。醫有因果。不精於醫。寧隱於卜。班固所謂有病不治得中醫。蓋慎之也。古人治傷寒有法。治雜病有方。葛稚川作肘後。孫真人作千金。陶隱居作集驗。元晏先生作甲乙。率著方書。其論傷寒活法者。長沙太守一人而已。華陀指張長沙傷寒論為活人書。昔人又以金匱玉函名之。其重於世如此。然其言雅奧。非精於經絡。不可曉會。頃因投閒。設為對問。補苴綴緝。僅成卷軸。因出以相示。然後知昔之所見百問。乃奉議公所作也。因乞其繕本。校其詳略。而傷寒百問。十得五六。前日之所謂歉然者。悉完且備。書作於己巳。成於戊子。增為二十卷。釐為七冊。計九萬一千三百六十八字。得此書者。雖在崎嶇僻陋之邦。道途倉卒之際。據病可以識證。因證可以得方。如執左契。易如反掌。遂使天下傷寒。無橫夭之人。其為饒益不可思議。昔樞密使高若訥、作傷寒纂類。翰林學士沈括、作別次傷寒。直秘閣胡勉、作傷寒類例。殿中丞孫兆、作傷寒脈訣。蘄水道人龐安常、作傷寒卒病論。雖互相發明。難於檢閱。比之此書。天地遼落。張長沙。南陽人也。其言雖詳。其法難知。奉議公祖述其說。神而明之。以遺惠天下後世。

余因揭其名為南陽活人書云。

大觀五年正月日敘。

青詞

竊以神農嘗藥。伊尹論方。證順陰陽。雖克求於民瘼。時無疫癘。蓋有賴於神休。瞻彼旻穹。哀此黎庶。伏念(臣)浪遊東土。空閱流光。蔑聞經國之謀。端議濟人之術。冥冥長夜。憐橫死之無辜。斷斷窮年。矧餘生之多病。自朝及夕。考古驗今。首尾幾二十一年。前後僅九萬餘字。焦心皓首。編筆青編。原其微功。實自潛祐。屬成書之將上。爰奏牘以先天。恭即蘭場。四陳醮席。冀九清之降鑑。祈萬宇於康寧。仰獲證明。庶傳永久。(臣)無任懇禱之至。

進表

(臣)聞鐘山非矯。幽人躡屩於深林。衡岳雖遙。志士獻書於北闕。蓋行藏之有數。非狂狷所能知。(中謝)伏念(臣)出自蔀屋之微。嘗奉大廷之對。昔為冗吏。今作閒人。乃因三餘。著成百問。上稽伊尹湯液之論。下述長沙經絡之文。詮次無差。蒐羅殆盡。從微至著。蓋不可加。亙古及今。實未曾有。載在簡冊。圖之丹青。思欲膠口而不傳。大懼利己而無益。恐先朝露。虛棄寸陰。學古入官。既無裨於國論。博施濟眾。庶或廣於仁風。伏惟皇帝陛下。經緯之文。出自天縱。紀綱之治。成於日躋。疆宇開拓於版圖。絃歌洋溢乎天下。棲神內景。屬意生民。收拾人材。凡片善寸長。皆有所用。勤恤民隱。雖沉痾垂老。各安其居。玉燭亙天以流離。朱草填廷而委積。湛恩滂沛。溫韶下寧。致茲丘園一介之愚。亦效涓埃萬分之助。蕆明大道。敷奏彌文。楊雄所懷以既章。蔡澤沒齒而無憾。重惟道途修阻。巾笈護持。未免客嘲。焉令鬼泣。顧因果之有在。茲俯仰而不慚。儻合宸衷。自讋與議。特羈縻于丹灶。徙景仰乎公車。謹遣男遺直齎(臣)所撰書一函八冊。共二十卷。躬詣檢院。投進以聞。委有觀採。伏乞宣付國子監印造頒行。如(臣)學植淺陋。違戾於經。即乞委官參詳。然後布之天下。以福群生。(臣)無任干天冒聖。激切屏營。之至。政和元年正月一日。奉議郎致仕(臣)朱肱謹上。

謝啟

命出於中。恩歸有自。藝成而下。唯濟世可以無嫌。祿在其中。苟為貧有何不可。如肱者瞿聃遮眼。醫卜藏身。十載投閒。憐桑麻之已長。一朝就列。愧鬆菊以難存。方將穿墨池以灌園。安丹灶而息火。掃除伎倆。淘汰因緣。不虞湯液之言。偶合春秋之法。道俗交慶。魚鳥亦驚。龍光祗荷於殊恩。陶冶實資於大化。此蓋伏遇太師相公。無心造物。有意為民。以人物升沉為深憂。以世諦俯仰為可愧。苟有一得。不問其他。致茲流落之餘。亦在使令之數。敢不激昂晚節。箠策下愚。稽首傾心。豈特平日之師仰。斷臂抉目。蓋將投老以依歸。

卷第一

此一卷論經絡。治傷寒先須識經絡。不識經絡。觸途冥行。不知邪氣之所在。往往病在太陽。反攻少陰。證是厥陰。乃和少陽。寒邪未除。真氣受斃。又況傷寒看外證為多。未診先問。最為有準。孫真人云。問而知之。別病淺深。名為巧醫。病家云。發熱惡寒。頭項痛。腰脊強。則知病在太陽經也。身熱目疼。鼻幹不得臥。則知病在陽明經也。胸脅痛耳聾。口苦舌乾。往來寒熱而嘔。則知病在少陽經也。腹滿咽乾。手足自溫。或自利不渴。或腹滿時痛。則知病在太陰經也。引飲惡寒。或口燥舌乾。則知病在少陰經也。煩滿囊縮。則知病在厥陰經也。然後切脈以辯其在表在裡。若虛若實。以汗下之。古人所以云問而知之為中工。切而知之為下工。若經隧支絡懵然不分。按寸握尺。妄意疾證。豈知坐授明堂。藏室金蘭者耶。

經絡圖

<figure> <img alt="足太陽經"> </figure>

風府穴:兩旁各一從此分為四道

膀胱:重九兩二銖縱廣九寸盛溺九升九合

膕:膕謂膝後曲腳之中委中穴也

足太陽膀胱之經。(腎與膀胱為合。故足少陰與足太陽為表裡)從目內眥上頭連於風府。分為四道。下項並正別脈上下六道以行於背。與身為經。太陽之經為諸陽主氣。或中寒邪。必發熱而惡寒。緣頭項腰脊。是太陽經所過處。今頭項痛。身體疼。腰脊強。其脈尺寸俱浮者。故知太陽經受病也。

(靈樞經云。足太陽之脈起於目內眥。上額交巔。其支者。從巔至耳上角。其直者。從巔入絡腦,還出別下項。循肩髆。內挾脊。抵腰中。入循膂。絡腎。屬膀胱。其支者。從腰中,下挾脊貫臀入膕中,其支者,從髆內左右別下貫胛。挾脊內。過髀樞。循髀。從廉下合膕中。以下貫踹內。出外踝之後。循京骨。至小趾外側)

<figure> <img alt="足陽明經"> </figure>

大迎穴:在曲頷前一寸一分骨陷中動脈又以口下當兩肩者得之是

承漿穴:在唇下陷者中是

人迎穴:在結喉旁一寸五分動脈應手者是

缺盆穴:一名天蓋在肩下橫骨陷者中是

胃:重二斤十四兩盛谷二斗水一斗五升為水穀之海

脾:絡脾

伏兔穴:在膝上六寸起內是一云是膝蓋上七寸是

髀關穴:在膝上伏兔後交分中是

氣衝穴:在歸來下鼠鼷上一寸動脈又云在陰毛兩旁

下膝:三寸者正白三里穴而下也三里穴在膝下三寸是

足陽明胃之經。(脾與胃為合。故足太陰與足陽明為表裡)從鼻起挾於鼻。絡於目。下咽分為四道。並正別脈六道上下行腹綱維於身。蓋諸陽在表。陽明主肌肉。絡於鼻。故病人身熱目疼鼻幹不得臥。其脈尺寸俱長者。知陽明經受病也。

(靈樞經云。足陽明之脈。起於鼻交頞中。旁約太陽之脈。下循鼻外。入上齒中。還出挾口。環唇。下交承漿。卻循頤後下廉。出大迎。循頰車。上耳前。過客主人。循髮際,至額顱。其支者。從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嚨。入缺盆。下膈屬胃絡脾。其直者從缺盆下乳內廉。下挾臍。入氣衝中。其支者。起胃口下循腹裡。下至氣衝中而合。以下髀關。抵伏兔。下膝臏中。下循脛外廉。下足跗。入中趾內間。其支者。下廉三寸而別。以下入中趾外間。其支者。別跗上。入大趾間。出其端)

<figure> <img alt="足少陽經"> </figure>

氣衝穴:在陰毛兩旁動脈應手

膽:在肝之短葉間重三兩三銖盛精汁三合

足少陽膽之經。(肝與膽為合。故足厥陰與足少陽為表裡)起目外眥。絡於耳。遂分為四道。下缺盆。循於脅並正別脈六道上下主經營百節流氣三部。故病人胸脅痛而耳聾。(黃帝針經曰。邪在肝則兩脅痛。又曰。膽脹者脅下痛。口中苦。善太息)或口苦咽乾。或往來寒熱而嘔。其脈尺寸俱弦者。知少陽經受病也。

(靈樞經云。足經少陽之脈。起於目銳眥。上抵頭角下耳後。循頸。行手少陽之前。至肩上。卻交出手少陽之後。入缺盆。其支者。從耳下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銳眥後。其支者。別銳眥。下大迎。合手少陽抵於䪼下。加頰車下頸。合缺盆以下胸中。貫膈絡肝屬膽。循脅裡。出氣沖。繞毛際。入髀厭中。其直者。從缺盆下腋。循胸中。過季脅。下合髀厭中。以下循髀陽出膝之廉下。外輔骨之前。直下抵絕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出小趾次趾之端。其支別者。從跗上。入大趾。循岐骨內出其端)

<figure> <img alt="足太陰經"> </figure>

舌本:舌本者舌根也

咽門:重十兩為胃之系

胃:絡胃

脾:重二斤三兩象馬蹄內色胃脘象土形也經絡之氣交歸於中以營運真靈之氣意之舍也

上循膝:股內前廉

足太陰脾之經。為三陰之首。其脈布於脾胃。絡於嗌喉。故病人腹滿而嗌乾。尺寸俱沉細者。知太陰經受病也。

靈樞經云。足太陰之脈。起於大趾之端。循趾內側白肉際。過核骨後。上內踝前廉。上腨(示兗切)內循脛骨後。交出厥陰之前。上循膝股內前廉。入腹屬脾絡胃。上膈。挾咽。連舌本。散舌下。其支者。復從胃別上膈。注心中。

<figure> <img alt="足少陰經"> </figure>

腎臟:有二形如紅豆相併而曲附於膂筋外有脂裹里白表黑主藏精。

足少陰腎之經。其脈起於小趾之下。斜趣足心。別行者。入跟中。上至股內後廉。貫腎絡膀胱。直行者。從腎上貫肝膈。入肺中。系舌本。傷寒熱氣入於臟。流於少陰之經。少陰主腎。腎惡燥。故渴而引飲。又經發汗吐下以後。臟腑空虛。津液枯竭。腎有餘熱亦渴。故病人口燥舌乾而渴。其脈尺寸俱沉者。知少陰經受病也。

靈樞經云。足少陰之脈起於小趾之下。斜趣足心。出於然骨之下。循內踝之後。別入跟中。以上踹(時兗切)內。出膕內廉。上股內後廉。貫脊屬腎絡膀胱。其直者。從腎上貫肝膈。入肺中。循喉嚨。挾舌本。其支者。從肺出絡心。注胸中。

<figure> <img alt="足厥陰經"> </figure>

上膕:內廉。

循足跗:上廉。

巔:頂上曰巔。

頏顙者:懸雍兩旁肉也又靈樞經曰頏顙者分氣之泄。

肝:重四斤四兩有七布葉一葉小如木甲拆之象也各有支絡脈進中以宦發陽和之氣魏之宮也

足厥陰肝之經。厥者。盡也。靈樞曰。亥為左足之厥陰。戌為右足之厥陰。兩陰俱盡。故曰厥陰。夫陰盡為晦。陰出為朔。厥陰者。以陰盡為義也。其脈循陰器而脈絡於舌本也。脈弗營則筋急。筋急則引舌與卵。故唇青舌卷而卵縮。凡病人煩滿而囊縮。其尺寸俱微緩者。知厥陰經受病也。

(靈樞經云。足厥陰之脈。起於大趾叢毛之際。上循足跗上廉。去內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陰之後。上膕內廉。循股陰。入毛中。環陰器。抵小腹。挾胃屬肝絡膽。上貫膈。布脅肋。循喉嚨之後。上入頏顙。連目系。上出額。與督脈會於巔。其支者。從目系下頰裡。環唇內。其支者。復從肝別貫膈。上注肺中)

(一)問傷寒一二日。發熱惡寒。頭項痛。腰脊強。尺寸脈俱浮。

此足太陽膀胱經受病也。(仲景云。太陽病欲解時。從巳至未上)太陽病頭疼發熱。汗出惡風。宜桂枝湯。(正一)輕者。只與柴胡桂枝湯(正方三十一)太陽病頭痛發熱無汗惡寒。宜麻黃湯。(正二十)輕者只與桂枝麻黃各半湯。(正二)麻黃湯桂枝湯。二者均為解散。正分陰陽。不可不慎也。仲景所謂無汗不得服桂枝。有汗不得服麻黃。常須識此。勿令誤也。今人才見身熱頭痛。便發汗。不知汗孔閉而用麻黃。汗孔疏而用桂枝。傷寒傷風。其治不同。古人有汗者當解肌。無汗者可發汗。

(二)問傷寒二三日。身熱目疼鼻干。不得臥。尺寸脈俱長。

此足陽明胃經受病也。(仲景云。陽明病欲解時。從申至戌上)傷寒二日。陽明經受病。可發其汗。非正陽明也。(正陽明者。身熱汗出不惡寒。反惡熱。故可下也)今言一二日傳陽明經。身熱目疼。鼻幹不得臥。其脈俱長者。是太陽陽明可表而已。若無汗尚惡寒。宜升麻湯。(雜方)有汗微惡寒者。表未解也。宜桂枝湯。(正方一)無汗脈浮。其人喘者。與麻黃湯。(正二十)○又問十二經皆一。而陽明有三。何也。有太陽陽明。有少陽陽明。有正陽陽明也。太陽陽明者。本太陽病。若發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乾燥。因轉屬陽明也。(太陽陽明。脾約是也。大便堅。小便利。其脾為約)少陽陽明者。本傳到少陽。因發汗利小便已。胃中燥實。大便難也。正陽陽明者。病人本風盛氣實也。三陽明俱宜下。唯惡寒乃中寒為病在經。與太陽合病。屬表。可發其汗。蓋太陽與陽明合病。脈必浮大而長。外證必頭疼腰痛肌熱目痛鼻干也。脈浮大者。太陽也。長者。陽明也。頭疼腰痛者。太陽也。肌熱目痛鼻干者。陽明也。尚惡寒者。可升麻湯(雜方一)汗之。若不惡寒反惡熱。大便不秘者。可白虎湯(正方六十四)解利之。不惡寒反惡熱。大便秘。或譫語者。屬胃家實也。可調胃承氣湯下之。(正四十三)○又問三陽有合病。有並病。何也。脈浮大而長。頭疼腰痛肌熱目疼鼻干者。合病也。太陽初得病時。發其汗。汗先出不徹。因轉屬陽明。續自微汗出。不惡寒者。並病也。三陽皆有合病。唯三陰無合病。不可不知也。太陽證罷。但發潮熱。手足漐漐汗出。大便難而譫語者下之愈。宜大承氣湯。(正四十一)若太陽證不罷。不可下。宜用桂枝麻黃各半湯(正方二)小發汗。設面赤色者。陽氣怫鬱在表。當解之熏之。若發汗不大徹。則陽氣怫鬱。不得越散。當汗不汗。煩躁不知痛處。其人短氣但坐。蓋以汗出不徹故也。更以麻黃湯發其汗則愈。何以知汗出不徹。以脈澀故知之。

(三)問傷寒三四日。胸脅痛而耳聾。或口苦舌乾。或往來寒熱而嘔。其尺寸脈俱弦。

此足少陽膽經受病也。(仲景云。少陽病欲解時。從寅至辰上)太陽病不解。轉入少陽。脅下硬滿。乾嘔不能食。往來寒熱。尚未可吐下。診其脈弦緊者。小柴胡湯主之。(正方二十九)蓋脈弦細頭疼發熱屬少陽。少陽受病。口苦咽乾目眩。宜小柴胡湯以解表。不可發汗。(仲景少陽證唯小柴胡為解表藥耳)發汗則譫語。譫語屬胃。胃和則愈。不和則煩而燥。宜調胃承氣湯(正四三)此屬少陽陽明也。

(四)問傷寒四五日。腹滿咽乾。手足自溫。或自利不渴。或腹滿時痛。尺寸俱沉細。

此足太陰脾經受病也。(仲景云。太陰病欲解時。從亥至醜上)傷寒手足必微冷。若手足自溫者。系太陰也。自利不渴。屬太陰也。腹滿時痛。屬太陰也。自利不渴者臟寒也。當溫之。宜四逆湯、(正方七十五)理中湯也。(正方七十四)腹滿脈浮者。可桂枝(正方一)微發汗。腹痛者。桂枝加芍藥湯。(正十二)痛甚者。桂枝加大黃湯。(正十三)○古人以四日太陰證病在胸膈。可吐而愈何也。答曰。不然。有太陰證脈大胸滿多痰者。可吐之。脈大而無吐證者。可汗而已。大抵在表者汗之。在裡者下之。在上者湧之。在下者泄之。瓜蒂(正百十一)梔豉(雜十九)隨證施用。不可拘以日數也。

(五)問傷寒五六日。尺寸脈俱沉。或口燥舌乾而渴。或口中和而惡寒。

此足少陰腎經受病也。(仲景云。少陰病欲解時。從子至寅上)少陰病口燥舌乾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正四十一)若不渴。不口燥舌乾而脈沉者。急溫之。宜四逆湯。(正方七十五)太陰厥陰皆不惡寒只有少陰有惡寒之證。不可不知也。少陰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惡寒者。宜著灸並附子湯也。大抵傷寒陽明證宜下。少陰證宜溫。然仲景於少陰證口燥咽乾即云急下之。蓋少陰主腎。系舌本。傷寒熱氣入於臟。流於少陰之經。腎汁干。咽路焦。故口燥咽乾而渴。須宜急下之。非若陽明證宜下而可緩也。雖然。陽明亦有一證。發熱汗出多。急下之。陽明屬胃。汗多則胃汁干。亦須急下也。

(六)問傷寒六七日。煩滿囊縮。其脈尺寸俱微緩。

此足厥陰肝經受病也。(仲景云。厥陰病欲解時。從醜至卯上)厥陰病其脈微浮為欲愈。不浮為未愈。宜小建中湯。(正三十七)脈浮緩者。必囊不縮。外證必發熱惡寒似瘧。為欲愈。宜桂枝麻黃各半湯。(正方二)若尺寸脈俱沉短者。必是囊縮毒氣入臟。宜承氣湯下之。(正方四十二)○大抵傷寒病臟腑傳變。陽經先受病。故次第傳入陰經。以陽主生。故太陽水傳足陽明土。土傳足少陽木。為微邪也。陰主殺。故木傳足太陰土。土傳足少陰水。水傳足厥陰木。至六七日當傳厥陰肝木。必移氣克於脾土。脾再受賊邪。則五臟六腑皆困而危殆。營衛不通。耳聾囊縮。不知人而死矣。速用承氣湯下之。可保五死一生。古人云。脾熱病則五臟危。又云。土敗木賊則死。若第六七日傳厥陰。脈得微緩微浮。為脾胃脈也。故知脾氣全。不再受克。邪無所容。痞極泰來。營衛將復。水升火降。則寒熱作而大汗解矣。

卷第二

此一卷論切脈。治傷寒先須識脈。若不識脈。則表裡不分。虛實不辨。仲景猶誚當時之士。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必欲診衝陽。按太谿而後慊。況於寸關尺耶。大抵問而知之以觀其外。切而知之以察其內。證之與脈不可偏廢。且如傷寒脈緊。傷風脈緩。熱病脈盛。中暑脈虛。人迎緊盛傷於寒。氣口緊盛傷於食。率以脈別之。非特此也。病人心下緊滿。按之石硬而痛者。結胸也。結胸證於法當下。雖三尺之童皆知。用大黃甘遂陷胸湯下之。然仲景云。結胸脈浮者。不可下。下之則死。以此推之。若只憑外證。便用陷胸湯則誤矣。況傷寒尤要辨表裡。脈浮為在表。脈沉為在裡。陽動則有汗。陰動則發熱。得汗而脈靜者生。汗已而脈躁者死。陰病陽脈則不成。陽病陰脈則不永。生死吉凶。如合龜鏡。其微至於禍福休咎。修短貴賤。無不可考。然古人乃以切脈為下者。特以脈理精微。其體難辨。而傷寒得外證為多故也。外證易見。切脈難明。弦緊之混淆。遲緩之參差。沉與伏相類。濡與弱相似。非得之於心。超然領解。孰能校疑似於錙銖者哉。苟知浮芤滑實弦緊洪屬於表。遲緩微澀沉伏濡弱屬於里。表裡內外。陰陽消息。以經處之。亦過半矣。

脈穴圖

(帝曰。氣口何以獨為五臟主。岐伯曰。胃者水穀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於胃以養五氣。氣口亦太陰也。是以五臟六腑之氣味。皆出於胃。變見於氣口。右手關前一分。氣口之位)

<figure> <img alt="氣口脈"> </figure> <figure> <img alt="人迎脈"> </figure>

人迎在頸法象天地要會始終之門戶。(人迎屬太陰肺之經。而黃帝乃云。人迎亦胃脈何也。左手關前一分者人迎之位。挾喉嚨兩旁者人迎之穴。人迎之位屬手太陰肺之經。人迎之穴屬足陽明胃之經。故素問云人迎亦胃脈也)

<figure> <img alt="太谿脈"> </figure>

傷寒何以須診太谿脈耶。答曰。太谿穴是足少陰腎之經。男子以右腎為命門。女子以左腎為命門。(三十六難曰命門者神精所舍。原氣所繫。男子藏精。女子以胞)主生死之要。病人有命門脈者活。無者死。仲景云。少陰病手足逆冷發熱者。不死。脈不至者灸太谿七壯。故傷寒必診太谿以察其腎之盛衰也。(太谿二穴。在足內踝後跟骨上動脈陷中)

<figure> <img alt="衝陽脈"> </figure>

傷寒何以須診衝陽脈耶。答曰。衝陽穴是足陽明胃之經。人受氣於谷。谷入於胃。乃傳與五臟六腑。臟腑皆受氣於胃。其清者為營。濁者為衛。營行脈中。衛行脈外。陰陽相貫。如環無端。胃為水穀之海。主稟四時。皆以胃氣為本。是謂四時之變病。死生之要會。故傷寒必診衝陽。以察其胃之有無也。(衝陽二穴。一名會源。在足跗上五寸骨間動脈上去陷骨三寸)

<figure> <img alt="風池穴"> </figure> <figure> <img alt="風府穴"> </figure>

仲景云。太陽病初服桂枝湯。反煩不解者。先刺風池風府。卻與桂枝湯。(正一)愈。謂服桂枝湯後。其證尚自汗發熱惡寒。脈尚寸浮尺弱而反煩。為邪痹在陽維經。故可先針風池。(風池二穴。是足少陽陽維之會。在項後髮際陷中。是穴。甲乙經云。風池穴在擿顬後髮際陷者。中是穴。針入一寸一分)風府。(風府一穴。是督脈陽維之會。在項後入髮際一寸。大筋穴中。不可灸。針入四分留三呼)此二穴陽維之會。非太陽經也。太陽經穴在挾項後髮際大筋外廉陷中。名曰天柱。不針此者。桂枝已主太陽病故也。

<figure> <img alt="期門穴"> </figure>

期門穴。在乳直下筋骨近腹處是也。凡婦人病。法當針期門。不用行子午法。恐纏臟膜引氣上。但下針令病人吸五吸。停針良久。徐徐出針。此是平瀉法也。凡針期門。必瀉勿補。可肥人二寸。瘦人寸半深。

<figure> <img alt="關元穴"> </figure>

臍下一寸五分。名氣海。二寸名丹田。三寸名關元。關元穴。是小腸募足少陰任脈之會。針入八分。留三呼瀉五吸。灸亦良。然不及針。(氣海穴。或作臍下一寸。按針灸經云。臍下一寸曰陰交穴。陰交下五分曰氣海)

(七)問三部之位

左右手去魚一寸名曰寸口。去澤一尺名曰尺部。兩境之間。名為關位。關位六分。陽部出三分。陰部入三分。關前為陽。關後為陰。為陰陽之關津。寸脈下不至關為陽絕。尺脈上不至關為陰絕。陽得寸內九分。取陽奇之數。陰得尺內一寸。取陰耦之數。是名寸關尺也。寸上一分為魚際。關下一分為神門。左關為人迎。右關為氣口。三陽從地長。故男子尺脈常沉。三陰從天生。故女子尺脈常浮。男子陽多而陰少。其脈在關上。故寸盛而尺弱。女子陰盛而陽微。其脈在關下。故寸沉而尺盛。所以男子不可以久瀉。女子不可以久吐。男得女脈為不足。女得男脈為太過。所謂反也。(今人以男子尺脈常弱。女子尺脈常盛謂之反。非也。男子陽有餘。脈在上。尺脈必弱。女子陰有餘。脈在下。寸脈必微。乃是正也。非反也。又以男子以右尺為命門。女子以左尺為命門。謂之反亦非也。男子得陰以生。先生右腎。女子得陽以長。先生左腎。乃是正也。非反也。所謂反者。只是男子尺脈當弱今反盛。女子尺脈應盛今反弱。謂之反耳)聖人以察陰陽以決生死。雖經絡流注。如環無端。豈能逃於三部者耶。

(八)問診候之法

凡初下指。先以中指揣按得關位。乃齊下前後二指為三部脈。前指寸口也。後指尺部也。若人臂長乃疏下指。若臂短乃密下指。先診寸口。(男先左手。女先右手)浮按消息之。次。中按消息之。次。重按消息之。次。上竟消息之。次。下竟消息之。次。推指外消息之。次。推指內消息之。(醫家責肥人脈浮為肌肉厚實。重取乃得。若舉手而得。則其浮也甚矣。責瘦人脈沉為皮脈相附而易見。若按之始應。則其沉也亦甚矣)凡診脈以氣息平定。方下指。以一呼一吸為一息。其一息之間。脈息四至。或五至。不大不小。與所部分四時相應者。為平和脈也。過則為至。不及則為損。損至之脈。難經言之詳矣。(所屬部分。謂心位洪。肺位浮。腎位沉。肝位弦。脾位緩也。四時謂春脈弦。夏脈洪。四季脈緩。秋脈浮。冬脈沉也。假令心脈本位雖當見洪。得冬脈須微帶沉下。是四時相應。余皆仿此)

(九)問脈息之證

脈之字。從肉從䗃。又作⿰氵⿸戶兀。蓋脈以肉為陽。⿰氵⿸戶兀以血為陰。華佗云。脈者氣血之先也。氣血盛則脈盛。氣血衰則脈衰。氣血熱則脈數。氣血寒則脈遲。氣血微則脈弱。氣血平則脈緩。又長人脈長。短人脈短。性急則脈急。性緩則脈緩。反此者逆。按內經云。形盛脈細。氣少不足以息者危。形瘦脈大。胸中氣多者死。形氣相得者生。參伍不調者病。難經云。數者腑也。遲者臟也。數則為熱。遲則為寒。諸陽為熱。諸陰為寒。王叔和云。脈沉為在裡。脈浮為在表。遲則在臟。數則在腑。滑為實為下。數為虛為熱。張仲景云。脈大浮數動滑。此名陽也。脈沉澀弱弦微。此名陰也。陰病見陽脈者生。陽病見陰脈者死。大抵陽脈常浮而速。陰脈常沉而遲。七表屬腑。病在於陽。春夏見之易治。八里屬臟。病在於陰。秋冬見之猶輕。假令數在左寸。浮之得者熱入小腸。沉之得者熱入於心。余皆仿此。脈理精微。非言可盡。論其梗概。不出於此矣。王叔和云。在心易了。指下難明。亦在乎人熟之而已矣。

(十)問七表

七表陽也。陽數奇。浮。按之不足。舉之有餘。(寸口浮。其人傷風。發熱頭疼。關上浮腹滿。尺中浮小便難。趺陽浮即為虛)芤。浮大而軟。按之中央空兩邊實。(芤主失血。寸口芤主吐血。微芤者衄。關上芤。大便血。尺中芤。小便血)滑。往來前卻流利。替替然與數相似。(脈滑為陽。寸口滑為陽盛。關上滑為嘔逆。尺中滑小便赤。婦人經脈不利。然而尺脈滑者。亦本形也。趺陽脈滑者。胃氣實)實。脈大而長。按之隱指。愊愊然。浮沉皆得。(寸口實。主上焦熱。關上見之腹脹。尺中有此。主小腹痛。並小便澀)弦。舉之無有。按之如弓弦狀。又曰。浮緊乃為弦。狀如弓弦。按之不移。(陽弦則頭痛。陰弦則腹痛。大抵傷寒脈須弦。蓋人迎緊盛傷於寒。人迎者少陽之分。少陽脈主弦故也。寒邪中人。其脈必弦。弦則多兼洪數。為其先有邪熱也。洪數甚者。正為陽證。若沉細而弦疾。乃正陰證也)緊。按之實。數似切繩狀。(緊則為寒。寸口緊頭痛。關緊心中滿痛。尺緊臍下痛。陰陽俱緊。當清邪中於上。濁邪中於下)洪。極大在指下。舉按滿指。(寸口洪主胸膈煩熱。關洪主胃熱口乾。尺中洪。主大小便血。三部洪。三焦俱熱)

(十一)問八里

八里。陰也。陰數耦。微。若有若無。極細而軟。(微則為虛。寸口微為陽不足。陽微則惡寒。陰微則下利)沉。舉之不足。按之有餘。(沉為在裡。尺寸俱沉者少陰受病也。然沉而遲者。乃陰證也。宜溫之。沉而數者有熱也。宜下之)緩。去來亦遲。小快於遲。(緩則為虛。太陽病。其脈緩者為傷風。惟脾得之即是本形)澀。細而遲。往來難。時一止。(澀則少血。寸口澀少氣。上焦冷。關上澀胃冷脾痛。尺中澀小便數。小腹冷。三部俱澀。腹中氣結。王冰曰。陽有餘則血少。故脈澀也。又曰。澀者陽氣有餘。陽氣有餘為身熱無汗)遲。呼吸三至。去來極遲。(遲則為寒。寸口遲則上焦冷。關上遲胃冷不欲食。吞酸吐水。尺中遲。小便多。並白濁)伏。極重按之。指著骨乃得。(伏主物聚。寸口伏胸中逆氣。關上伏有水氣。溏泄。尺中伏。水穀不化。大抵關前得之多為熱。關後得之多為冷。關中得之陰陽結。或冷或熱不定。當以余證參之)濡。按之似無。舉之全無力。(形與緩澀遲脈雖稍殊。其為冷證皆一也)弱極軟而沉細。按之欲絕指下。(弱為虛。寸口弱。陽氣虛。汗自出。關弱無胃氣。胃中有熱。脈弱為虛熱病作。不可大攻。熱去寒起。尺中弱。氣少發熱也)

(十二)問脈按之來緩。時一止復來。又脈來動而中止。不能自還。因而復動。

有結脈。有促脈。有代脈。結者。陰也。陰盛則結。脈來緩時一止復來曰結。主胸滿煩躁。促者。陽也。陽盛則促。脈來數時一止復來。曰促。主積聚氣痞。憂思所成。太陽病。下之後。脈促胸滿者。桂枝去芍藥湯主之。(正方七)若微寒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主之。(正八)太陽病桂枝證醫反下之。利遂不止。脈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黃芩黃連湯主之(正二十八)大抵結促之脈。雖時一止為病脈。非死脈也。惟代脈者。真死矣。往來緩。動而中止。不能自還。因而復動。名曰代也。代者。死也。仲景傷寒。脈結代。心動悸。炙甘草湯主之。(正五十六)

卷第三

此一卷論表裡。治傷寒。須辨表裡。表裡不分。汗下差誤。古人所以云桂枝下咽。陽盛即斃。承氣入胃。陰盛以亡。傷寒有表證。有里證。有半在表半在裡。有表裡兩證俱見。有無表裡證。在表宜汗。在裡宜下。半在裡半在表宜和解。表裡俱見。隨證滲泄。無表裡證。用大柴胡湯下之。(正方三十)又四逆湯(正七十五)證。有先溫里乃發表。桂枝湯(正方一)證。有先解表乃攻里。仲景云。下利清穀。身體疼痛。急當救里。身體疼痛。清便自調。急當救表。如響應桴。間不容櫛。非特此也。均是發熱。身熱不渴為表有熱。小柴胡加桂主之。(正二十九)厥而脈滑為里有熱。白虎加人參主之。(正六十五)(黃帝所謂發表不遠熱。攻里不遠寒也)均是水氣乾嘔。微利發熱而咳為表有水。小青龍加蕘花主之。(正三十六)身體涼。表證罷。咳而脅下痛為里有水。十棗湯主之。(正八十九)均是惡寒發熱而惡寒者。發於陽也。麻黃桂枝小柴胡主之。(無麻黃桂枝小柴胡湯。只有柴胡桂枝湯。見正方三十一)無熱而惡寒者發於陰也。附子四逆湯主之。(正七十五)均是身體痛。脈浮發熱頭疼身體痛者為表未解。麻黃湯主之。(正二十)脈沉自利身體痛者為里不和。四逆湯主之(正七十五)。以此觀之。仲景之於表裡亦詳矣。學者宜深究之。雖然。傷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無表裡證。脈雖浮亦有下之者。少陰病二三日無陽證。亦有發汗者。非表裡之所能拘。又不可不知也。

(十三)問表證

發熱惡寒。身體痛而脈浮者。表證也。(浮。表陽也。其脈按之不足。舉之有餘。素問云。寸口脈浮而盛。曰病在外。寸口脈沉而緊。曰病在中。仲景云。脈浮者病在表。可發汗。又曰表有病者。脈當浮。又曰。結胸證脈浮者不可下。則知脈浮者表證也)表證者。惡寒是也。惡寒者。表之虛。此屬太陽。宜汗之。然傷寒發表。須當隨病輕重而汗之。故仲景有發汗者。有和解之者。兼四時發汗。亦自不同。○春不可大發汗。以陽氣尚弱。不可亟奪。使陰氣勝於時。天寒初解。營衛腠理緩。可用小柴胡湯(正二十九)之類。○冬不可汗者。以陽氣伏藏。不可妄擾。不問傷寒中風。以輕藥解利之。傷寒無汗者。只與桂枝麻黃各半湯。(正方二)傷風有汗。只與柴胡桂枝湯。(正三十一)或得少汗而解。或無汗自解。(病勢甚者不拘此)○夏月天氣大熱。玄府開。脈洪大。宜正發汗。但不可用麻黃桂枝熱性藥。須是桂枝麻黃湯加黃芩石膏知母升麻也。(加減法在第十二卷藥方中)夏月有桂枝麻黃證。不加黃芩輩服之。轉助熱氣。便發黃斑出也。白虎湯雖可用。然治中暑與汗後一解表藥耳。一白虎未能驅逐表邪。況夏月陰氣在內。或患熱病而氣虛人。妄投白虎。往往有成結胸者。以白虎性寒。非治傷寒藥也。○凡發汗欲令手足俱周。濈濈然一時許為佳。不欲如水淋漓。服湯中病即止。不必盡劑。然發汗。須如常覆腰以上。厚衣覆腰以下。蓋腰以上流漓。而腰以下至足心微潤。病終不解。凡發汗病證仍在者。三日內可二三汗之。令腰腳周遍為度。○又問三陰有可汗者乎。陰病不當發汗。發汗即動經。然太陰脈浮。少陰發熱。亦須微微取汗。但不正發汗耳。大抵風寒中人與營衛俱薄而發熱。又未曾行諸汗藥。雖無陽證。須少汗解逐之。王叔和云。表中風寒。入里則不消。故知初病脈沉細數。雖里不消。本表中風寒。須宜溫覆少汗而解。仲景太陰證脈浮可汗。宜桂枝湯。(正方一)少陰病發熱脈沉。宜麻黃細辛附子湯。(正二十三)少陰二三日。常見少陰證。無陽證者。宜麻黃附子甘草湯(正二十二)微發汗。皆陰證表藥也。要知脈沉細數。病在裡不可發汗。此大略之言耳。脈應里而發熱在表。宜以小辛之藥取微汗而溫散也。○大抵傷寒太陽證發熱惡寒。宜發其汗。然熱多寒少。其脈微弱。或尺脈遲者。不可表也。太陽病發熱惡寒。熱多寒少。脈微弱者。此無陽也。不可發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湯。(正方四)尺脈遲者。血少也。先以小建中加黃耆湯。(正三十七)以養其血。晬時用小柴胡桂枝二越婢一湯。小分劑以和解之其人當汗而衄血下血者。不可表也。(太陽病脈浮而緊。發熱身無汗。自衄者愈。不可汗。汗出必額上陷脈緊急。直視不得瞬。又云。太陽病不解。熱結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不愈宜桂枝湯。正方一)壞病者。不可表也。太陽病三日。已發汗。若吐若下若溫針仍不解者。為壞病。桂枝不中與也。當犯何逆。隨證治之。又云太陽病不解。傳入少陽者。脅下硬滿。乾嘔不能食。往來寒熱。尚未吐下。脈沉緊者。與小柴胡湯。(正二十九)若已吐下發汗。柴胡證罷。此為壞病。知犯何逆。以法治之。婦人經水適來者。不可表也。(婦人病經水適下而發其汗。則鬱冒不知人。此病為表裡俱虛。故令鬱冒也)風溫者。不可表也。脈尺寸俱浮。頭疼身熱常自汗。體重。其息必喘。其形不仁。嘿嘿但欲眠者。風溫證也。復發其汗者死。宜葳蕤湯。(雜四十五)濕溫者。不可表也。兩脛逆冷。胸腹滿。頭目痛苦妄言。必多汗者。濕溫證也。不可發汗。發汗者。名曰重暍。如此死者醫殺之耳。宜桂附湯(正十七)、白虎加蒼朮湯。(雜一百十七)虛煩者。不可表也。諸虛煩熱與傷寒相似。然不惡寒。身不疼。故知非傷寒也。不可發汗。頭不痛。脈不緊。故知非裡實也。不可下。宜服竹葉湯。(正九十五)病人腹間左右上下有築觸動氣者。不可表也。動氣在左。不可發汗。發汗則頭眩。汗不止。筋惕肉瞤。此為逆難治。先服防風白朮牡蠣湯。(雜方二)汗止。次當服建中湯。(正三十七)動氣在右。不可發汗。發汗則衄而渴。心苦煩。飲則吐水。先服五苓散一二服。(正六十六)次服竹葉湯。動氣在下不可發汗。發汗則氣上衝。正在心端。宜服李根湯。(雜方三)動氣在下。不可發汗。發汗則無汗。心中大煩(雜方四)。骨節疼煩。目暈惡寒。食即反吐。谷不得化。先服大橘皮湯。(雜方四)吐止後。服小建中湯(正三十七)以此見古人慎用表藥如此。

(十四)問里證

不惡寒。反惡熱。手掌心並腋下濈濈汗出。胃中乾涸。燥糞結聚。潮熱。大便硬。小便如常。腹滿而喘。或譫語。脈沉而滑者。里證也。(仲景云。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傷寒欲下而小便少。手足心並腋下不滋潤者。不可攻也)里證者。(內熱是也。內熱者。里之弱)此屬陽明也。宜下之。○傷寒始發熱惡寒。今汗後不惡寒。但倍發熱而躁。始脈浮大。今脈洪實。或沉細數。始惺靜。今狂語。此為胃實陽盛。再汗即死。須下之即愈。○亦有始得病。便變陽盛之證。須便下之。不可拘以日數。○更有心胸連臍腹大段疰悶。腹中疼。坐臥不安。冒悶喘急極者。亦不候他證。便下之。凡大便秘。妨悶恐尚有表證者。亦須少少飲小承氣湯(正四十二)微解之。不可過多。令大泄也失下則氣血不通。四肢便厥。醫人不知。反疑是陰厥。復進熱藥。禍如反掌。不可不察也。○又問三陰有可下者乎。三陰大約可溫。然須有積證方可也。何謂積證。太陰腹滿時痛。桂枝加芍藥湯(正十二)痛甚者桂枝加大黃湯。(正十三)少陰口燥咽乾。或腹滿不大便。或下利清水。心下痛。皆積證也。仲景云。少陰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乾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正四十一)。少陰病自利清水。心下痛。口乾者。宜大承氣湯。少陰病六七日腹滿不大便者。宜大承氣湯也。下證悉具。服湯已。更衣者。止後服。不爾盡劑服之。(更衣謂病人服承氣湯後得下利。故勿與也)下後慎不中服補藥。孫真人云。服大承氣湯。得利瘥。慎不中服補藥也。熱氣得補覆成。更復下之。是重困也。宜消息安養之。○大抵傷寒最慎於下。若表證未罷。不可亂投湯劑。虛其胃氣。(仲景云。表解而內不消。非大滿。猶生寒熱。則病不除也。表已解而內不消。大滿大實。堅有燥屎。乃可下之。雖四五日不能為禍。若不宜下而便攻之。內虛熱入。協熱遂利。煩躁諸變。不可勝數。輕者困篤。重者必死矣。古人所以傷寒有承氣之戒)脈浮者。不可下。(仲景云。脈浮者。病在表。可發其汗。應汗而下。為懊憹。為痞。為結胸)脈虛細者。不可下。(王叔和云。脈微不可吐。虛細不可下)惡寒者不可下。(惡寒者。表之虛。雖是陽明證。尚惡寒。即與太陽合病。屬表。可發其汗。少陰惡寒。當溫之)嘔吐者。不可下。仲景云。嘔多雖有陽明證。不可下。陽明病脅下硬滿。不大便而嘔。舌上白苔者。宜與小柴胡湯。(正二十九)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氣因和。身濈然汗出。得屎而解。不轉失氣者。不可下。轉失氣。今人所謂下泄也。傷寒論云。陽明病。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與小承氣湯。腹中轉失氣者。此有燥屎也。乃可攻之。若不轉失氣者。此但頭硬後必溏。不可攻之。攻之必脹滿不能食也。又云。陽明病譫語。發潮熱。脈滑而疾者。小承氣湯主之。(正四十二)因與小承氣湯一升。腹中轉失氣者。更服一升。若不轉失氣者。勿更與之。仲景無治法。今詳。宜與小柴胡湯。(正二十九)明日又不大便。脈反微澀者。裡虛也。為難治。仲景亦無治法。宜與黃耆建中湯。大便堅。小便數。不可用承氣湯攻之。趺陽脈浮而澀。浮則胃氣強。澀則小便數。浮澀相搏。大便則硬。其脾為約。麻子仁丸主之(正九十二)。千金云。脾約者。大便堅。小便利。宜枳實丸。太陽陽明者。脾約乃是也。小便清者不可下。(仲景云。傷寒不大便。六七日頭疼有熱。與承氣湯。小便清者。知不在裡)大便硬。小便少者。未可攻。(恐津液還入胃。必先硬後溏也。小便自如。乃可攻之。當問其小便日幾行。若本小便日三四行。今日再行。故知大便不久出。今為小便數少。以津液當還入胃中。故知不久必大便也)陽明病。自汗出若發汗。小便自利者。不可下。此為津液內竭。雖硬不可攻之。當須自大便蜜導之。若土瓜根、大豬膽汁。皆可導之。(正一百十一)以此知古人慎用轉藥如此。

(十五)問表裡兩證俱見

傷寒表證當汗。里證當下。不易之法也。發表攻里。本自不同。甘遂神丹不可以合飲。桂枝承氣安可以並進。○然而假令病人脈浮而大。是表證當汗。其人發熱煩渴。小便赤。卻當下。此是表裡證俱見。五苓散主之。(正六十六)(仲景云。中風發熱。六七日不解而煩。有表裡證。渴欲飲水者。水入則吐。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假令傷寒不大便六七日。頭痛有熱者。是里證當下。其人小便清者。知不在裡。仍在表。當鬚髮汗。此是兩證俱見。即未可下。宜與桂枝湯。(正方一)○假令病人心下滿。口不欲食。大便硬。脈沉細。是里證當下。其人頭汗出。微惡寒。手足冷。卻當汗。此兩證俱見者。仲景所謂半在裡半在表也。小柴胡湯主之。(正二十九)○假令太陽病表證未除。而醫數下之。遂協熱而利。利不止。心下痞硬。仲景謂之表裡不解。桂枝人參湯主之。(正十六)○本太陽病。醫反下之。因爾腹痛。是有表。復有里。仲景用桂枝加芍藥湯。(正十二)痛甚者。桂枝加大黃湯。(正十三)此皆仲景治傷寒有表復有里之法。學者當以意推之也。

(十六)問無表裡證

傷寒四五日後。以至過經。(十三日為過經)無表證。又於裡證未可下者。但非汗證。亦非下證者。皆可用小柴胡。(正二十九)隨證加減用之。(加減法在第十二卷藥方中也)以至十餘日者。亦可用。十餘日外用小柴胡湯不愈者。若大便硬。看證可下。則用大柴胡下之。(正三十)以過經。其人氣稍虛當下者。用大柴胡湯則穩。蓋恐承氣湯太緊。病人不禁也。○仲景云。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無表裡證。大便難。身微熱。此為實也。當下之。宜大承氣湯。(正四十一)○又云。病人無表裡證。發熱七八日。脈雖浮數。可大柴胡下之。(正三十)假令已下。脈數不解。至六七日不大便者。有瘀血也。屬抵當湯。(正九十一)

(十七)問病人有身大熱。反欲得衣。有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

此名表熱裡寒。表寒裡熱也。病人身大熱。反欲得衣。熱在皮膚。寒在骨髓也。仲景無治法。宜先與陰旦湯。(雜方六)寒已。次以小柴胡加桂(雜三十九)以溫其表。病人身大寒。反不欲近衣。寒在皮膚。熱在骨髓也。仲景亦無治法。宜先與白虎加人參湯。(正六十五)熱除。次以桂枝麻黃各半湯(正方二)以解其外。大抵病有標本。治有先後。表熱裡寒者。脈須沉而遲。手或微厥。下利清穀也。所以陰證亦有發熱者。四逆湯(正七十五)、通脈四逆湯主之。(正八十一)表寒裡熱者。脈必滑而厥。口燥舌乾也。所以少陰惡寒而踡。時時自煩。不欲厚衣。用大柴胡下之(正三十)而愈。此皆仲景之餘議也。

卷第四

此一卷論陰陽。治傷寒須識陰陽二證。手足各有三陰三陽。合為十二經。在手背者為陽屬表為腑。在手掌里者為陰屬裡為臟。足經仿此。傷寒只傳足經不傳手經。素問熱論。亦只說足三陰三陽受病。巢氏言。一曰太陽屬小腸誤矣。足之陽者。陰中之少陽。足之陰者。陰中之太陰。足之三陽從頭走足。足之三陰從足走腹。陽務於上。陰務於下。陽行也速。陰行也緩。陽之體輕。陰之體重。陰家脈重。陽家脈輕。陽候多語。陰證無聲。陽病則旦靜。陰病則夜寧。陽虛則暮亂。陰虛則夜爭。陰陽消息。證狀各異。然而物極則反。寒暑之變。重陽必陰。重陰必陽。陰證似陽。陽證似陰。陰盛隔陽。似是而非。若同而異。明當消息以法治之。

(十八)問陰證

太陰少陰厥陰。皆屬陰證也。太陰者。脾也。少陰者。腎也。厥陰者。肝也。○何謂太陰證。太陰脾之經。主胸膈䐜脹。甲乙經云。邪生於陽者。得之風雨寒暑。邪中於陰者。得之飲食居處。陰陽喜怒。又曰。賊風虛邪者。陽受之。飲食不節。起居不時者。陰受之。陽受之則入腑。陰受之則入臟。入六腑則身熱。不時上為喘呼。入五臟則䐜滿閉塞。下為飧泄。久為腸澼。○何謂少陰證。少陰腎之經。主脈微細心煩。但欲寐。或自利而渴。又問經云。一二日少陰病者何也。謂初中病時。腠理寒。便入陰經。不經三陽也。傷寒雖是三陰三陽。大抵發於陽則太陽也。發於陰則少陰也。此二經為表裡。其受病最為多。陽明太陰受病頗稀。至於少陽厥陰肝膽之經。又加少焉。凡病一日至十二三日。太陽證不罷者。但治太陽。有初得病便見。(去聲)少陰證者。直攻少陰。亦不必先自太陽次傳而至。蓋寒氣入太陽。即發熱而惡寒。入少陰經。只惡寒而不發熱也。三陰中寒。微則理中湯。(正七十四)稍厥或中寒下利。即乾薑甘草湯。(正五十五)手足指頭微寒冷謂之清。(音去聲)此未消吃四逆。蓋疾輕故也。只可服理中乾薑之類。大段重者。用四逆湯。(正七十五)無脈者用通脈四逆湯也。(正八一)○何謂厥陰證。厥陰肝之經主消渴。氣上衝。心中疼。熱飢不欲食。食則吐蛔。下之利不止也。若陰氣獨盛。陽氣暴絕。則為陰毒。其證四肢逆冷。臍腹築痛。身如被杖。脈沉疾。或吐或利。當急灸臍下。服以辛熱之藥。令陽氣復而大汗解矣。古人云。辛甘發散為陽。謂桂枝甘草乾薑附子之類。能復其陽氣也。微用辛甘。甚則用辛苦。陰極發躁。陰證似陽。學者當以脈別之。

(十九)問陽證

太陽陽明少陽。皆屬陽證也。太陽者。膀胱也。發熱惡寒頭疼腰痛而脈浮也。陽明者。胃也。不惡寒反惡熱。濈濈汗出。大便秘。潮熱而脈長也。少陽者。膽也。口苦咽乾脅下滿。發熱而嘔。或往來寒熱而脈弦也。麻黃湯(正二十)、大青龍湯(正三十五)、桂枝湯、治太陽經傷風寒也。大柴胡湯(正三十)、調胃承氣湯(正四十三)、小承氣湯(正四十二)、大承氣湯(正四一)、治陽明傷寒也。小柴胡湯(正二十九)、治少陽傷寒也。其他藥皆發汗吐下後證也。○若陽氣獨盛。陰氣暴絕。即為陽毒。必發躁狂走妄言。面赤咽痛。身斑斑如錦紋。或下利赤黃。脈洪實。或滑促。當以酸苦之藥。令陰氣復而大汗解矣。古人云。酸苦湧泄為陰。謂苦參大青葶藶苦酒之類。(雜十六)能復其陰氣也。微用苦。甚則兼用酸苦。折熱復陰。若熱極發厥。陽證似陰。學者當以脈別之。

(二十)問手足逆冷。臍腹築痛。咽喉疼。嘔吐下利。身體如被杖。或冷汗。煩渴。脈細欲絕。

此名陰毒也。陰毒之為病。初得病手足冷。背強嚥痛。糜粥不下。毒氣攻心。心腹痛。短氣。四肢厥逆。嘔吐下利。體如被杖。宜服陰毒甘草湯(雜七)、白朮散(雜八)、附子散(雜九)、正陽散(雜十)、肉桂散(雜十一)、回陽丹(雜十二)、返陰丹(雜十三)、天雄散、正元散、退陰散(並雜十四)之類。可選用之。○大抵陰毒。本因腎氣虛寒。或因冷物傷脾。外感風寒。內既伏陰。外又感寒。或先感外寒而內伏陰。內外皆陰。則陽氣不守。遂發頭疼腰重腹痛。眼睛疼。身體倦怠。四肢逆冷。額上手背冷汗不止。或多煩渴。精神恍惚。如有所失。三二日間。或可起行。不甚覺重。診之則六脈俱沉細而疾。尺部短小。寸口脈或大。(六脈俱浮大。或沉取之大而不甚疾者。非陰證也。大抵陽毒傷寒。其脈多弦而洪數。陰毒傷寒。其脈沉細而弦疾。不可不知也)若誤服涼藥。則渴轉甚。躁轉急。有此病證者。便須急服辛熱之藥。一日或二日便安。○若陰毒漸深。其候沉重。四肢逆冷。腹痛轉甚。或咽喉不利。心下脹滿結硬。躁渴。虛汗不止。(陽盛則身熱而無汗。陰盛則身冷而有汗。岐伯云。陽勝則身熱。腠理閉。喘粗。為之。俯仰。汗不出而熱。陰勝則身寒汗出。身常清。數慄而寒。寒則厥)或時鄭聲。指甲面色青黑。六脈沉細而疾。一息七至已來。有此證者。速於氣海或關元二穴灸三二百壯。以手足和暖為效。仍兼服正陽散、肉桂散、回陽丹、返陰丹、天雄散、白朮散。內外通逐。令陽氣復而大汗解矣。(陰獨盛而陽氣暴絕。則為陰毒。若陽獨盛而陰氣暴絕。則為陽毒。大凡陰陽離絕。非大汗不能復其正氣也)○若陰毒已深。疾勢困重。六脈附骨。取之方有。按之即無。一息八至以上。或不可數至。此則藥耳難為攻矣。但於臍中用蔥熨法(雜十五)、或灼艾三五百以來。手足不溫者。不可治也。如得手足溫。更服前熱藥以助之。若陰氣散。陽氣來。即漸減熱藥而調治之。(陽氣乍復。往往卻煩躁。慎不可投涼藥。煩躁甚者。再與返陰丹即定。常須識此。勿令誤也)

(二十一)問發躁狂走。妄言面赤。咽痛。身斑。斑若錦文。或下利赤黃。而脈洪實。

此名陽毒也。傷寒病。若陽氣獨盛。陰氣暴絕。必發躁狂走。妄言面赤。咽痛身斑。斑若錦文。或下利赤黃。脈洪實。或滑促。宜用酸苦之藥。令陰氣復而大汗解矣。葶藶苦酒湯(雜十六)、陽毒升麻湯(雜十七)、大黃散(雜十八)、梔子仁湯(雜十九)、黑奴丸(雜二十)、可選而用之。○近人治傷寒脈洪大。內外結熱。舌卷焦黑。鼻中如煙煤。則宜以水漬布薄之。疊布數重。新水漬之。稍捩去水。搭於胸上。須臾蒸熱。又漬令冷如前薄之。仍數換新水。日數十易。熱甚者。置病人於水中。熱勢才退則已。亦良法也。

(二十二)問病人潮熱獨語。如見鬼狀。發則不識人。尋衣撮空。直視微喘。

仲景云。傷寒若吐若下後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餘日。日晡所發潮熱。不惡寒獨語。如見鬼狀。若劇者發則不識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視。但發熱譫語者。大承氣湯主之(正四一)。若一服利則止後服。脈弦者生。澀者死。(弦者陽也。澀者陰也。陽證見陰脈者死。病人有陽證而脈澀者。慎不可下)

(二十三)問胸膈不快。䐜滿閉塞。唇青手足冷。脈沉細。少情緒。或腹痛。

此名太陰也。近人多不識陰證。才見胸膈不快。便投食藥。非其治也。大抵陰證者。由冷物傷脾胃。陰經受之也。主胸膈䐜滿。面色及唇皆無色澤。手足冷。脈沉細。少情緒。亦不因嗜欲。但內傷冷物。或損動胃氣。遂成陰證。復投巴豆之類。胸膈愈不快。或吐而利。經一二日遂致不救。蓋不知寒中太陰也。太陰者。脾之經也。○又問萬一飲食不節、胸膈不快、寒中陰經、何法以治之。答云。急作理中湯、加青橘陳橘銼如麻豆大。服一二劑。胸膈即快。枳實理中丸(雜八一)、五積散、(雜二十一)尤良。

(二十四)問脈微細。欲吐不吐。心煩。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

此名少陰也。少陰之為病。欲吐不吐。心煩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虛。故引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陰病形悉具。小便白者。以下焦虛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四逆湯主之(正七五)。○少陰病。若口燥舌乾而渴者。須急下之。不可緩也。大承氣湯主之。(正四一)若脈沉而遲者。須溫之。四逆湯主之。蓋以口燥而渴者。知其熱。脈沉而遲者。別其寒也。少陰屬腎。古人謂之腎傷寒也。腎傷寒。口燥舌乾而渴。固當急下。大抵腎傷寒。亦多表里無熱。但苦煩憒。默默而極。不欲見光明。有時腹痛。其脈沉細。舊用四順湯。古人恨其熱不堪用云。腎病而體猶有熱者。可服仲景四逆散(正七六)。若已十餘日。下利不止。手足徹冷。乃無熱候。可增損四順湯。(雜百十九)○少陰病若惡寒而踡。時時自煩。不欲厚衣者。用去大黃大柴胡湯(正三十)。○少陰病始得之。反發熱。脈沉者。麻黃細辛附子湯(正二十三)微汗之。○少陰病得之二三日。常見少陰無陽證者。亦須微發汗。宜麻黃附子甘草湯(正二十二)。此學者不可不知也。

(二十五)問身微熱煩躁。面赤脈沉而微。

此名陰證似陽也。陰發躁熱發厥。物極則反也。大率以脈為主。諸數為熱。諸遲為寒。無如此最驗也。假令身體微熱。煩躁面赤。其脈沉而微者。皆陰證也。身微熱者。裡寒故也。煩躁者。陰盛故也。面戴陽者。下虛故也。若醫者不看脈。以虛陽上膈躁。誤以為實熱。反與涼藥。則氣消成大病矣。外臺秘要云。陰盛發躁。名曰陰躁。欲坐井中。宜以熱藥治之。仲景少陰證面赤者。四逆加蔥白主之。

(二十六)問手足逆冷。而大便秘。小便赤。或大便黑色。脈沉而滑。

此名陽證似陰也。重陽必陰。重陰必陽。寒暑之變也。假令手足逆冷而大便秘。小便赤。或大便黑色。其脈沉而滑者。皆陽證也。輕者白虎湯(正六四)。甚者承氣湯(正四二)。傷寒失下。血氣不通。令四肢逆冷。此是伏熱深。故厥亦深。速用大承氣(正四一)加分劑下之。汗出立瘥。(仲景所謂厥應下之者此也)○兼熱厥與陰厥自不同。熱厥者。微厥即發熱。若陰厥即不發熱。四肢逆冷。惡寒脈沉而細。大小便滑泄矣。

(二十七)問身冷脈細沉疾。煩躁而不飲水。

此名陰盛隔陽也。傷寒陰盛隔陽者。病人身冷。脈細沉疾。煩躁而不飲水者是也。若欲引飲者非也。不欲飲水者。宜服霹靂散(雜二十二)。須臾躁止。得睡汗出即瘥。此藥通散寒氣。然後熱氣上行。汗出乃愈。火焰散(雜二十二)、丹砂丸(雜二十四)、並主之。

(二十八)問手足逆冷

此名厥也。厥者。逆也。陰陽不相順接。手足逆冷也。陽氣衰。陰氣盛。陰勝於陽。故陽脈為之逆。不通於手足。所以逆冷也。傷寒熱多厥少者。其病當愈。厥多熱少者。其病為進。○然有冷厥。有熱厥。當仔細辯認。○冷厥者。初得病日。便四肢逆冷。脈沉微而不數。足多攣臥而惡寒。或自引衣覆蓋。不飲水。或下利清穀。或清便自調。(清便自調。即是大便如常)或小便數。外證多惺惺而靜。脈雖沉實。按之遲而弱者。知其冷厥也。四逆湯(正七五)理中湯(正七四)。通脈四逆湯。(正八一)當歸四逆湯。(正七八)當歸四逆加茱萸生薑湯(正八十)。白通加豬膽湯(正九八)。皆可選用也。○熱厥者。初中病。必身熱頭痛外。別有陽證。至二三日乃至四五日。方發厥兼熱厥者。厥至半日卻身熱。蓋熱氣深。則方能發厥。須在二三日後也。若微厥即發熱者。熱微故也。其脈雖沉伏。按之而滑。為里有熱。其人或畏熱。或飲水。或揚手擲足。煩躁不得眠。大便秘。小便赤。外證多昏憒者。知其熱厥也。白虎湯(正六四)。承氣湯(正四二)。隨證用之。仲景云。傷寒一二日至四五日厥者。必發熱。前熱者後必厥。厥深者熱亦深。厥微者熱亦微。厥應下之而反發汗者。必口傷爛赤。(熱厥當下。故云厥應下之者。若反發汗。必口傷爛赤也)又有下證悉具而見四逆者。是失下後。血氣不通。四肢便厥。醫人不識。卻疑是陰厥。復進熱藥禍如反掌。大抵熱厥須脈沉伏而滑。頭上有汗。其手雖冷。時復指爪溫。須便用承氣湯下之。不可拘忌也。(諸手足逆冷。皆屬厥陰。不可下。不可汗。然有須下、有須汗證者。謂手足雖逆冷。時有溫時。手足掌心必暖。非正厥逆也。當消息之)○若病人寒熱而厥。面色不澤。冒昧而兩手忽無脈。或一手無脈者。必是有正汗也。多用綿衣包手足令溫暖。急服五味子湯(雜二十五)。或兼與麻黃細辛甘草湯之類。服之晬時。必大汗而解矣。○或傷寒厥逆而心下怔忪者。宜先治水。當服茯苓甘草湯(正五三)。卻治厥。不爾。水漬入胃必下利也。○又有病人手足厥冷。脈乍結者。邪氣結在胸也。心下滿而煩。飢不能食者。病在胸中。當吐之。宜瓜蒂散(正百十一)。蓋病在胸中。亦能令人手足厥。但認脈乍結者是也。(陰虛則結。脈來緩時一止復來曰結。主胸滿煩躁)○若傷寒發厥至七八日。膚冷而躁。無時暫安者。為臟厥。此為難治。○又問仲景少陰四逆湯。又有四逆散。何也。答曰。大抵少陰病不可便用熱藥。且如少陰病亦有表熱者。仲景謂之晚發熱。用麻黃細辛之類以發汗。終不成少陰證。便不得發汗耶。今少陰病四肢冷。亦有內熱者。仲景用四逆散。(正七六)是也。四逆湯用附子乾薑。而四逆散主四逆。而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以上病皆熱證耳。

(二十九)問吐長蟲

此名蛔厥也。蛔厥者。臟寒蛔上入膈。其人吐蛔也。此是厥陰證。或病人有寒。復發其汗。胃中冷。及因發汗後身熱。重發其汗。胃中虛冷。故長蟲逆上。先服理中丸(正七四)次用烏梅丸(正百六)。

(三十)問身體重少氣。陰腫入里。腹內絞痛。熱上衝胸。頭重不欲舉。眼中生花。婦人則裡急。腰胯連腹內痛。

此名陰陽易也。傷寒病新瘥。陰陽氣未和。因合房室。則令人陰腫入腹絞痛。婦人則裡急。腰胯連腹內痛。名為陰陽易也。其男子病新瘥未平復。而婦人與之交接得病。名曰陽易其婦人病新瘥未平復。男子與之交接得病。名曰陰易。所以呼為易者。陰陽相感動。其毒疫著於人。如換易然。其病狀身體重。熱上衝胸。頭重不能舉。眼中生花。四肢拘急。小腹絞痛。手足拳。則皆死。其亦有不即死者。病苦小腹裡急。熱上衝胸。頭重不欲舉。百節解離。經脈緩弱。血氣虛。骨髓枯竭。便恍恍翕翕。氣力轉小。著床而不能搖動。起止仰人。或引歲月方死。燒裩散(正百十三)豭(音加)。鼠糞湯(雜二十六)、竹皮湯、乾薑湯、青竹茹湯、當歸白朮湯(並雜二十七)、可選用之。

卷第五

此一卷論治法。古人治傷寒有法。非雜病之比。五種不同。六經各異。陰陽傳受。日數淺深。藥劑溫涼。用有先後。差之毫釐。輕者危殆。況不識法者乎。傷寒唯兩感不治。其餘證候。雖感異氣。能消息之。無不愈者。其有差失。仲景所謂醫殺之耳。知其法者。若網在綱。如此而汗。如此而吐。如此而下。桂枝承氣。瓜蒂四逆。用之無不瘥。唯其應汗而下。為痞為結胸。為懊憹。應下而汗。為亡陽。為譫語。為下厥上竭。又有當溫反吐。療熱以溫。變證百出。無復紀律。擾擾萬緒起矣。大抵傷於寒為病熱。孫真人云。服承氣湯。得利瘥。慎不中補也。熱氣得補覆成。王叔和云。虛熱不可大攻之。熱去則寒起。二人之論。疑若相戾。然熱氣有實有虛。非深得仲景之意。豈能至此耶。

(三十一)問冬謂之傷寒。春謂之溫病。夏謂之熱病。

素問云。冬三月。是謂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又云。彼春之暖。為夏之暑。彼秋之忿。為冬之怒。是以嚴寒冬令。為殺厲之氣。君子善攝生。當嚴寒之時。行住坐臥。護身周密。故不犯寒毒。彼奔馳荷重。勞房之人。皆辛苦之徒也。當陽閉藏而反擾動之。則郁發腠理。津液強漬。為寒所薄。膚腠緻密。寒毒與營衛相渾。當是之時。壯者氣行則已。怯者、則著而成病矣。其即時而病者。頭痛身疼。肌膚熱而惡寒。名曰傷寒。其不即時而病者。寒毒藏於肌膚之間。至春夏陽氣發生。則寒毒與陽氣相搏於營衛之間。其病與冬時即病。無異。但因春溫氣而變。名曰溫病。因夏熱氣而變。名曰熱病。溫熱二名。直以熱之多少為義。陽熱未盛。為寒所制。病名為溫。陽熱已盛。寒不能制。病名為熱。故大醫均謂之傷寒也。

(三十二)問三日以前當汗。三日以後當下。

古人云。未滿三日者。可汗而已。其滿三日者。可泄而已。此大略之言耳。病人有虛有實。邪氣傳受。遲速不等。豈可拘以日數。仲景云。日數雖多。但有表證而脈浮者。由宜發汗。日數雖少。若有里證而脈沉者。即宜下之。正應隨脈以汗下之。(傷寒固有始得病便變陽盛之證。須便下之。又有腠理寒。一二日便成少陰病者。須急溫之)又況六氣之邪。乘虛入經。自背得之則入太陽。或入少陰。(緣少陰有伏脈在背)自面感之。則入陽明之類。不必皆始於太陽。兼寒邪有首尾止在一經。或間傳一二經。不可以一理推。但據脈與外證治之。此活法也。假令有人脈浮頭項強痛。發熱而惡寒。每日如此。不以日數多少。只是太陽經受之。其餘經絡皆仿此。大抵傷寒憑脈與外證以汗下之。若過日多。脈尚大浮數。按之不足者。尚責太陽也。可發汗而愈。若按之實者。汗之必死。須下之而愈也。若始得病脈細沉數。外證或腹滿咽乾。或口燥舌乾而渴。為正責屬裡。可下之而愈。若無此證。但發熱脈沉者。誤下必死。須行麻黃附子甘草湯(正二十二)、麻黃細辛附子湯(正二十三)、小發汗。此皆仲景之確論也。

(三十三)問陽虛陰盛。汗之則愈。下之則死。陽盛陰虛。汗之則死。下之則愈。

素問云。陽虛則外寒。陰虛則內熱。陽盛則內熱。陰盛則外寒。故治傷寒者。陽虛陰盛。汗之則愈。下之則死。陽盛陰虛。汗之則死。下之則愈也。陰陽虛盛。非謂分脈尺寸也。表、陽也。里、陰也。外臺云。表病里和。汗之則愈。表和里病。下之則愈。亦只是論表裡陰陽以汗下之。(難經云陰陽虛實者。說脈也。素問云陰陽虛盛者。說表裡也。仲景論傷寒汗下。故引素問表裡之義。與外臺所論合矣)○大抵營衛為表屬陽。胃腑為里屬陰。寒毒爭於營衛之中。必發熱而惡寒。尺寸俱浮大。內必不躁。設有微煩。其人飲食欲溫而惡冷。為陽虛陰盛也。汗之則愈。誤下則死。○若寒毒相搏於營衛之內。而陽勝陰衰。極陰變陽。寒盛生熱。而陽熱之氣盛而入里。熱毒居胃。水液乾涸。燥糞結聚。其人外不惡寒。必蒸蒸發熱而躁。甚則譫語。其脈浮滑而數。或洪實。為陽盛陰虛也。下之則愈。誤汗則死。

謹按黃帝素問調經論云。陽虛則外寒。陰虛則內熱。陽盛則外熱。陰盛則內寒。蓋陽主外而陰主內。又曰。陽虛陰盛。汗出而愈。下之則死。陽盛陰虛。汗出而死。下之則愈。今三十三問誤寫作陽盛則內熱。陰盛則外寒。竊詳內外寒熱不同。則汗下差誤。便分死生。又按將作監簿王宗正難經疏義有陰陽盛虛汗下圖。與素問合。以理考之。此是三十三問誤寫。合行刊正。勿誤後人。

(三十四)問仲景有發汗者。有和解之者。

傷寒表證須看營衛淺深。故仲景有正發汗湯劑。如麻黃湯(正二十)、桂枝湯(正一)、大青龍湯(正三五)、是也。有和解其表。如小青龍湯(正三六)、桂枝麻黃各半湯(正二)、白虎湯(正六四)、桂枝二越婢一湯(正四)、柴胡桂枝湯(正三十一)、小柴胡湯(正二十九)、之類是也。後人不能深究寒熱淺深。藥性緊慢。一概用藥。因茲夭傷。其間縱獲生全。往往汗後虛乏。遂致勞復。或變生百病。淹引歲月。卒至不救。此皆由汗下過度。陰陽並竭。血氣羸損。以致此禍。如遇病輕。但當和解之。所謂和其營衛以通津液。令其自解也。

(三十五)問仲景有宜下之。有微和其胃氣者。

傷寒里證須看熱氣淺深。故仲景有宜下之。如大承氣湯(正四一)、小承氣湯(正四二)、十棗湯(正八九)、大柴胡湯(正三十)、是也。有微和其胃氣。如調胃承氣湯(正四三)、脾約丸、(雜六六)少與小承氣(正四二)、微和之之類是也。金匱玉函云。虛者十補勿一瀉。強實者瀉之。虛實等者。瀉勿大泄之。故王叔和序傷寒有承氣之戒。○又問轉藥孰緊。答曰。大承氣最緊。小承氣次之。調胃承氣湯又次之。大柴胡又次之。仲景治法。盪滌熱積。皆用湯液。不得用丸子藥。不可不知也。(大柴胡加大黃。小柴胡加芒硝。方為轉藥。蓋為病輕者設也)

(三十六)問傷寒一日頭疼口乾煩滿而渴。二日腹滿身熱不欲食譫語。三日耳聾囊縮而厥。水漿不入不知人。

此名兩感傷寒也。兩感者。表裡俱病也。太陽與少陰為表裡。陽明與太陰為表裡。少陽與厥陰為表裡。陰陽雙傳。臟腑俱病。此為難治。六日而死矣。故一日太陽與少陰俱病。則頭痛口乾煩滿而渴。二日陽明與太陰俱病。則腹滿身熱不欲食譫語。三日少陽與厥陰俱病。則耳聾囊縮而厥。仲景無治法。但云兩感病俱作。治有先後。發表攻里。本自不同。尋至第三卷中。言傷寒下之後復下利不止、身疼痛者。當急救里。宜四逆湯。(正七五)復身體疼痛清便自調者。急當救表。宜桂枝湯(正一)。遂以意尋比仿效。治兩感有先後。宜先救里。若陽氣內正。即可醫也。內才正。急當救表。蓋內尤為急。才溫內。則急救表。亦不可緩也。

(三十七)問傷寒已經發汗吐下仍不解。(古人謂之壞病)

仲景云。太陽病三日已發汗。若吐若下若溫針。仍不解者。為壞病。桂枝不中與也。當知何逆。隨證治之。又云。太陽病不解。轉入少陽者。脅下硬滿。乾嘔不能食。往來寒熱。尚未吐下。其脈沉緊者。可與小柴胡湯。(正二十九)若已吐下發汗。小柴胡證罷。此為壞病。知犯何逆。以法治之。蓋為病中又感異氣。變為壞病。以時令寒暑燥濕風氣不節。脈息與少陽相異。(小柴胡證罷)證候與傷寒不同。(麻黃桂枝不中與也)明當消息其由。以法治之。若脈尺寸俱盛。重感於寒。變為溫瘧。(先熱後寒。名曰溫瘧。在第六卷四十四問)陽脈浮滑。陰脈濡弱。更遇於風。變為風溫。(四肢不收。頭疼身熱。常自汗出。在第六卷四十五問)陽脈浮數。陰脈實大。更遇溫熱。變為溫毒。為病最重。(春月肌肉發斑。名曰溫毒。在第六卷又五十問)陽脈濡弱。陰脈弦緊。更遇溫氣。變為溫疫。(一歲之中。長幼疾狀多相似。感四時不正之氣。在第六卷四十六問)脈證之變。方治不同。仲景謂溫病之脈。行在諸經。不知何經之動。隨其經而取之也。又有傷寒過經。再受熱邪。留蓄臟腑。病候多變。久而不瘥。陰陽無復綱紀。及傷寒解後虛羸少氣。皆名壞傷寒也。知母麻黃湯(雜二十八)鱉甲散(雜二十九)黑奴丸(雜二十)檢方與病證相參選用之。若傷寒解後。虛羸少氣。氣逆吐者。竹葉石膏湯主之。(正九五)

卷第六

此一卷論傷寒、傷風、熱病、中暑、溫病、溫瘧、風溫、溫疫、中濕、濕溫、痓病、溫毒之名。天下之事。名定而實辨。言順則事成。又況傷寒之名。種種不同。若識其名。縱有差失。功有淺深。效有遲速耳。不得其名。妄加治療。往往中暑乃作熱病治之。反用溫藥。濕溫乃作風溫治之。復加發汗。名實混淆。是非紛亂。性命之寄。危於風燭。今於逐問下詳載疾狀而名之曰某病。庶幾因名識病。因病識證。如暗得明。胸中曉然。而處病不瘥矣。

(三十八)問脈浮而緊澀。頭疼身體拘急。惡寒無汗。寒多熱少。面色慘而不舒。腰脊疼痛。手足指末微厥。不煩躁。

此名傷寒也。傷寒之候。發熱惡寒。頭疼腰脊痛。脈緊無汗。宜發汗而解。麻黃湯主之。(正二十)輕者只與桂枝麻黃各半湯(正二)。又人參順氣散(雜三十)。蔥豉湯。(雜七四)蒼朮散。(雜三一)麻黃葛根湯(雜三十二)可選而用之。○然太陽病亦有熱多寒少者。須仔細看脈與證也。熱多寒少不嘔清便自可。宜桂枝麻黃各半湯。若脈浮者。雖熱多寒少。自可發汗。若脈弱者無陽也。桂枝二越婢一湯主之(正四)。熱多寒少而尺脈遲者。營氣不足血少故也。先以小建中湯(正三十七)加黃耆最良。尺脈尚遲。再作一劑。○或太陽證宜汗而其人適失血及下利。則頻頻與少桂枝湯(正乙)。使體潤。漐漐連日。當自解。○假如淋家衄血家法不可汗。亦可用小柴胡(正二十九)之類和解之。

(三十九)問脈浮而緩。寸大而尺弱。自汗體熱。頭疼惡風。熱多寒少。其面光而不慘。煩躁。手足不冷。

此名傷風也。傷風之候。頭疼發熱。脈緩。汗出惡風。當須解肌。宜桂枝湯主之(正一)。輕者只與柴胡桂枝湯(正三十一)。敗毒散(雜三十三)。獨活散(雜三十四)。可選用之。治太陽中風。有汗用桂枝湯。凡脈緊必無汗。唯濡而緊。卻自汗。勿誤用小建中湯也。(正三十七)須是脈浮而緩者。方可用桂枝也。項背強者。桂枝湯加葛根也(正十八)。(本草葛根主傷風有濕。開竅解肌。蓋桂枝加葛根者。謂中風有濕。當加之去其風濕。取微汗者。風濕去也)裡寒者。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也。(正八)(不飲水者是也)凡發汗後。汗不止為漏風。桂枝加附子湯主之。(正六)腹滿者。太陰證。脈浮者。可服桂枝湯微發汗。腹痛者。桂枝加芍藥湯。(正十二)痛甚者。桂枝加大黃湯也。(正十三)○雖然。桂枝湯。自西北二方居人。四時行之。無不應驗。自江淮間。唯冬及春初可行。自春末及夏至以前。桂枝證可加黃芩半兩。陽旦湯是也(雜百十六)。夏至後有桂枝證。可加知母一兩。石膏二兩。或加升麻半兩。若病人素虛寒者。正用古方。不在加減也。(岐伯所謂同病異治者此也。大抵用溫藥當避春。用熱藥當避夏。素問所謂用溫遠溫。用熱遠熱者也)○又問傷寒與傷風何以別之。傷寒者。脈緊而澀。傷風者。脈浮而緩。傷寒者無汗。(脈澀故也)傷風者有汗。傷寒者畏寒不畏風。傷風者畏風不畏寒。大抵太陽病者。必脈浮發熱惡風惡寒也。惡寒者不當風而自增寒。惡風者當風而增寒也。六經皆有傷寒傷風。其證各異。太陽脈浮有汗為中風。脈緊無汗。為傷寒。陽明善飢為中風。不食為傷寒。少陽兩耳聾目赤胸滿而煩為中風。口苦咽乾目眩為傷寒。若三陰傷風無變異形證。但四肢煩疼。余證同三陽。

(四十)問有發熱惡寒。煩躁。手足溫而脈反浮緊者。有寒多熱少不煩躁。手足微冷而脈反浮緩者。

此名傷風見寒脈。傷寒見風脈也。蓋發熱惡風煩躁手足溫為中風。候脈浮緊為傷寒脈。是中風見寒脈也。寒多熱少。不煩躁。手足微厥為傷寒。候脈浮緩為中風脈。是傷寒見風脈也。中風見寒脈。傷寒見風脈。宜服大青龍湯(正三十五)。蓋大青龍證脈似桂枝反無汗。病似麻黃反煩躁是也。(脈弱有汗為桂枝證。脈緊不煩躁為麻黃證)大青龍湯。治病與麻黃湯證相似。但病尤重而又加煩躁者。用大青龍湯也。以其中風並傷寒俱盛。故青龍湯添麻黃作六兩。又似合桂枝湯藥味在內。添石膏所以為緊。此治營衛俱病。若證不審。誤用大青龍湯。則發汗多傷人。(以其有煩躁一證。故可用大青龍湯)大抵感外風者為傷風。感寒冷者為傷寒。故風則傷衛。寒則傷營。桂枝主傷衛。麻黃主傷營。大青龍主營衛俱傷故也。風傷衛者。病在皮膚之間也。以衛行脈外。為陽。主外。皮膚之間衛氣之道路故也。其病淺。寒傷營者。寒氣中於肌肉也。以營行脈中為陰。主內。肌肉之間。營氣之道路故也。其病深。所以桂枝與麻黃所施各異。戒勿誤用。以有淺深之別。風寒之殊。大醫當宜審諦。大青龍尤宜慎用。仲景云。脈微弱汗出惡風者。不可服青龍。服之則厥逆。筋惕肉瞤。此為逆也。類纂云。凡發汗過多。筋惕肉瞤。振搖動人。或虛羸之人。微汗出。便有此證。俱宜服真武湯(正百五)以救之。羸甚者芍藥或量多少與之。惡熱藥者。去附子。余依加減法。仲景制真武湯。乃為合用桂枝。卻用麻黃之類。發汗多。亡陽有此證。故用真武湯。若調理順者。無此證也。

(四十一)問夏月發熱惡寒。頭疼身體支節痛重。其脈洪盛者。

此名熱病也。冬傷於寒。因暑氣而發為熱病。治熱病與傷寒同。有汗宜桂枝湯。(正一)無汗宜麻黃湯。(正二十)加煩躁者。宜大青龍湯(正三十五)。然夏月藥性須帶涼。不可太溫。桂枝麻黃大青龍鬚用加減法。夏至前桂枝加黃芩半兩。夏至後桂枝麻黃大青龍加知母一兩。石膏二兩。或加升麻半兩也。蓋桂枝麻黃湯性熱。地暖之處。非西北之比。夏月服之。必有發黃斑出之失。熱病三日外。與湯不瘥。脈勢仍數。邪氣猶在經絡。未入臟腑者。桂枝石膏湯主之。(雜三十五)此方夏至後代桂枝證用。若加麻黃半兩。可代麻黃青龍湯用也。古方三月至夏為晚發傷寒。梔子升麻湯。(雜三十六)亦可選用之。○又問夏至後皆可行白虎湯液耶。白虎湯治中暑與汗後一解表藥耳。今之醫者。見六月中病。多雲中暑。不辨熱病。用藥大涼。又況夏月陰氣在內。最難調治。白虎湯尤宜戒之。

(四十二)問夏月自汗惡寒。身熱而渴。其脈微弱者。

此名中暑也。大抵中暑與熱病外證相似。但熱病者脈盛。中暑者脈虛。以此別之。甲乙經云。脈盛身寒。得之傷寒。脈虛身熱。得之傷暑。蓋寒傷形而不傷氣。所以脈盛。熱傷氣而不傷形。所以脈虛。傷寒即身體支節痛重。其脈洪盛。按之有力。此是冬月感寒深。至夏發耳。中暑即背寒面垢。(其面如塗油。類纂云。面垢者陽證也。一名面塵。若塵埃之著面)手足微冷。煩渴口燥。但覺倦怠。四肢卻不痛重。其脈微弱。按之無力。白虎湯主之(正六四)。痰逆惡寒者。橘皮湯主之。(雜四)不惡寒者。竹葉湯主之。(正九五)頭疼噁心煩躁。心下不快者。五苓散(正六六)最妙。○又問中暑何故灑然毛聳惡寒。答曰。經云。四時八風之中人也。因有寒暑。寒則皮膚急。腠理閉。暑則皮膚緩。腠理開。開則灑然寒。閉則熱而悶。近人多不明中暑。或作熱病法治之。復用溫熱藥。必致發黃斑出。更為蓄血。尤宜戒之。

(四十三)問夏至以前。發熱惡寒。頭疼身體痛。其脈浮緊。

此名溫病也。春月傷寒。謂之溫病。冬傷於寒。輕者夏至以前發為溫病。蓋因春溫暖之氣而發也。(又非溫疫也)治溫病與冬月傷寒、夏月熱病不同。蓋熱輕故也。(春初秋末。陽氣在裡。其病稍輕。縱不用藥治之。五六日亦自安)升麻湯(雜一)、解肌湯(雜三八)、柴胡桂枝湯、(正三一)最良。熱多者小柴胡湯主之。(正二九)不渴外有微熱者。小柴胡加桂枝也。嗽者小柴胡加五味子也。或煩渴發熱不惡寒與虛煩者。並竹葉石膏湯(正九五)。次第服之。麻黃桂枝大青龍。唯西北二方四時行之。無有不驗。若江淮間。地偏暖處。唯冬月及正初乃可用正方。自春末至夏至以前。桂枝麻黃大青龍內宜加減也。(加減法。在熱病門)

(四十四)問病人先熱後寒。尺寸脈俱盛。

此名溫瘧也。先熱後寒。名曰溫瘧。病人尺寸俱盛。重感於寒。變成溫瘧。小柴胡湯主之。(正二九)瘧疾寒熱相等。及先熱後寒者。俱宜與小柴胡湯。先寒後熱者。小柴胡加桂湯。(雜三九)有多熱但熱者。白虎加桂湯。(雜四十)有多寒但寒者。柴胡桂薑湯。(雜四一)有汗多煩渴。小便赤澀。素有瘴氣。及不服水土。嘔吐甚者。可服五苓散。(正六六)脈小緊。寒熱嘔吐。間日頻日。發作無時。大便秘者。可服大柴胡湯下之。(正三十)脈浮大。寒熱往來者。可服祛邪丸吐之。(雜四三)久不愈者。服瘧母煎丸。(雜四二)當自愈。治瘧之法。無以過也。○大抵瘧脈自弦。弦數者多熱。弦遲者多寒。弦小緊者可下之。弦遲者可溫之。弦緊者可發汗。浮者可吐之。夏傷於暑。秋必病瘧。此非傷寒之謂。以其壞傷寒有溫瘧一證。故因而及之。

(四十五)問脈尺寸俱浮。頭疼身熱。常自汗出體重。其息必喘。四肢不收。嘿嘿但欲眠。

此名風溫也。其人素傷於風。因復傷於熱。風熱相搏。即發風溫。主四肢不收。(左傳曰。風淫末疾)頭疼身熱。常自汗出不解。治在少陰厥陰。(少陰火。厥陰風)不可發汗。發汗即譫言。獨語。內煩躁擾。不得臥。若驚癇。目亂無精。療之者。復發其汗。如此死者。醫殺之也。風溫不可發汗。宜葳蕤湯。(雜四五)風溫身灼熱者。知母乾葛湯。(雜四六)風溫加渴甚者。栝蔞根湯。(雜四七)風溫脈浮身重汗出。漢防己湯。(雜四八)

(四十六)問一歲之中。長幼疾狀多相似。

此名溫疫也。四時皆有不正之氣。春夏亦有寒清時。秋冬或有暄暑時。人感疫厲之氣。故一歲之中。病無長少。率相似者。此則時行之氣。俗謂之天行是也。老君神明散(雜四九)、務成子螢火丸、聖散子(並雜五十)、敗毒散。(雜三十三)冬氣溫。春氣寒。夏氣冷。秋氣熱。為時氣。時氣與傷寒同而治有異者。蓋因四時不正之氣而變更。不拘以日數淺深。汗吐下隨證施行。所以聖散子不問表裡陰陽者此也。唯聖散子性差熱。用者宜詳之。若春應暖而清氣折之。則責邪在肝。三四月或有暴寒。其時陽氣尚弱。為寒所折。病熱猶輕。升麻散(雜一)解肌湯主之。(雜三十八)夏應暑而寒氣折之。則責邪在心。五月六月陽氣已盛。為寒所折。病熱則重。七月八月陽氣已衰。為寒所折。病熱亦微。調中湯(雜五一)、射干湯(雜五二)、半夏桂枝甘草湯(雜五三)。可選而用之。秋應涼而反大熱。抑之則責邪在肺。濕熱相搏。民多病癉。癉者黃也。宜白虎加蒼朮湯。(雜百十七)煎茵陳汁調五苓散。(正六十六)冬應寒而反大溫。抑之則責邪在腎。其冬有非節之暖者。名為冬溫。此屬春時陽氣發於冬時。則伏寒變為溫病。宜葳蕤湯。(雜四五)仲景云。冬溫之毒。與傷寒大異。蓋傷寒者。傷寒氣而作。冬溫者。感溫氣而作。寒疫者。暴寒折人。非觸冒之過。其治法不同。所施寒熱溫涼之劑亦異。不可拘以日數。發汗吐下。隨證施行。要之治熱以寒。溫而行之。治溫以清。冷而行之。治寒以熱。涼而行之。治清以溫。熱而行之。以平為期。不可以過。此為大法。

(四十七)問一身盡痛。發熱身黃。小便不利。大便反快者。

此名中濕也。風雨襲虛。山澤蒸氣。人多中濕。濕流關節。須身體煩痛。其脈沉緩為中濕。(脈細者非也)主一身盡痛。發熱身黃。小便自利者。朮附湯。(正七十)若小便不利大便反快。當利其小便。宜甘草附子湯、(正七一)五苓散(正六六)主之。至真要論云。治濕之法。不利小便,非其治也。金匱要略云。濕家身煩痛。可與麻黃湯加白朮四分。發其汗。慎不可以火攻之。濕家雖身體痛。不可太發汗。汗出則作痓。大抵中濕者。水濕之蒸氣。及汗出當風。取冷過度。或中霧露與風寒氣合者曰痹。皆由中於濕而後挾以異氣。其寒多者為痛。為浮腫。非附子桂術不能去也。其風多者為煩熱。為流走。為拘急。非麻黃薏苡烏頭輩不能散也。其中氣者為堅滿。為癃閉。非甘遂葶藶枳朮不能泄也。

(四十八)問支體痛重。不可轉側。額上微汗不欲去被。或身微腫。

此名風濕也。脈浮為風。濕是風氣與濕氣相搏。肢體痛重。不可轉側。額上微汗不欲去被。或身微腫。欲發汗。但漐漐身潤。則風濕俱去。若大發其汗。則風氣去濕氣在矣。麻黃杏子薏苡甘草湯、(雜五四)防己黃耆湯、(雜五五)桂枝附子湯(正六九)桂枝加白朮湯。甘草附子湯、(正七一)朮附湯、(正七十)杏仁湯、(雜五六)敗毒散(雜三十三)可選而用之。身腫者。甘草附子湯加防風。

(四十九)問兩脛逆冷。胸腹滿。多汗。頭目痛苦。妄言。

此名濕溫也。其人嘗傷於濕。因而中暑。濕熱相搏。則發濕溫。病苦兩脛逆冷腹滿。又胸多汗頭目痛苦妄言。其脈陽濡而弱。陰小而急。治在太陰(脾屬土主濕)不可發汗。汗出必不能言。耳聾。不知痛所在。身青面色變。名曰重⿰虫歪。如此死者。醫殺之耳。白虎加蒼朮湯。(雜百十七)主之(此方出傷寒微旨。亦仿金匱白虎加桂湯。)(雜四十)

(五十)問發熱惡寒。頸項強急。腰身反張如中風狀。或瘛瘲口噤。

此名痓也。傷風頸項強急。身體反張。屬太陽經。先因傷風。又感寒濕而致然也。古人謂之痓病。(痓音幟。又作痙。巨郢反。痓者。強直也。古人以強直為痓。金匱要略云。太陽病。其身體𠘧𠘧。便為痓也)外證發熱惡寒。與傷寒相似。但其脈沉遲弦細。而項背反張強硬。如發癇之狀。此為異耳。(新產血虛多汗出喜中風亦有此證)當察其有汗無汗。以分剛痓柔痓。(無汗惡寒名剛痓。有汗不惡寒名柔痓,)無汗葛根湯主之(正廿六)有汗桂枝加葛根湯(正十八)主之。(本草葛根主傷風有濕開竅解肌)凡剛柔二痓。小續命湯。(雜五七)並可與之。(有汗者小續命湯去麻黃加葛根也)若審知剛痓。胸滿口噤。其人臥不著席。腳攣急。咬齒。當行大承氣湯。(正四一)(外臺云。熱而痓者死。熱病痙者。反折瘛瘲。齒噤齘也)○又問剛柔二痓。與陰陽二痙是如何痓亦作痙。陽痙屬剛痓。陰痙屬柔痓。附術散、(雜五八)桂心白朮湯、(雜五九)附子防風散、(雜六十)八物白朮散、(雜六一)桂枝煮散。可選而用之。(活人續集解惑論云.合面而臥為陰痙。仰目者為陽痙。又云或因濕家發汗多。則發痓也)

(又五十)問初春病人肌肉發斑癮疹如錦紋。或咳心悶。但嘔清汁。

此名溫毒也。溫毒發斑者。冬時觸冒疹毒。至春始發。病初在表。或已發汗吐下而表證未罷。毒氣不散。故發斑黑膏主之。又有冬月溫暖。人感乖戾之氣。冬未即病。至春或被積寒所折。毒氣不得泄。至天氣暄熱。溫毒始發。則肌肉斑爛癮疹如錦紋而咳心悶。但嘔清汁葛根橘皮湯主之。(雜九四)黃連橘皮湯(雜百廿五)尤佳。

卷第七

此一卷論痰證、食積、虛煩、腳氣。與傷寒相似。實非傷寒也。所謂朱紫相陵。玉石不分。醫者處病滅裂。見其發熱惡寒。往往作傷寒治之。發汗吐下。因茲夭橫者多矣。今特立一門。別而論之、庶幾覽者知其非傷寒也。

(五十一) 問憎寒發熱。惡風自汗。寸口脈浮。胸膈痞滿。氣上衝咽喉不得息。而頭不疼。項不強。

此為有痰也。中脘有痰。亦令人憎寒發熱。胸膈痞滿。有類傷寒。但頭不疼。項不強為異。宜服柴胡半夏湯、(雜六二)金沸草散、(雜六三)大半夏湯。(雜六四)若氣上衝咽喉不得息者。用瓜蒂散吐之。古法服瓜蒂散。(正百十一)凡服一錢匕。藥下使臥。欲吐且忍之。良久不吐。取三錢匕湯二合和服。以手指擿之便吐矣。不吐復稍增之。以吐為度。若吐少病不除。明日如前法再服之。可至再三。不可令人虛也。藥力過時不吐者。啜熱湯一升。以助藥力。吐訖。便可食。無復餘毒。若服藥過多者。飲水解之。

(五十二) 問頭疼脈數。發熱惡寒。而身不痛。左手脈平和。

此名食積也。傷食亦令人頭痛。脈數發熱。但驗左手人迎脈平和。身不疼痛者是也。甲乙經云。人迎緊盛傷於寒。氣口緊盛傷於食。左手關前一分者。人迎之位也。右手關前一分者。氣口之位也。蓋人迎主外。氣口主中。以此別之。傷食之證。由脾胃伏熱。因食不消。發熱似傷寒。卻身不疼痛。此為異耳。若膈實嘔吐者。食在上脘。宜吐之。若心腹滿痛者。宜下之治中湯(雜百十五)五積散、(雜廿一)黑神丸、(雜六七)可選而用也。

(五十三) 問不惡寒身不痛。頭不疼。脈不緊。但煩熱者。

此名虛煩也。諸虛煩熱。與傷寒相似。然不惡寒。身不疼痛。故知非傷寒也。不可發汗。頭不痛。脈不緊數。故知非裡實也。不可下。如此者。內外皆不可攻。攻之必遂損竭多死也。此虛煩。但當與竹葉湯。(正九五)若嘔者與橘皮湯(雜三十七)一劑不愈。再與之。孫真人云。此法數用甚有效。傷寒虛煩。亦宜服之。王叔和云。有熱不可大攻之。熱去則寒起。正宜服竹葉湯。

(五十四) 問傷寒頭疼身熱。支節痛。大便秘。或嘔逆而腳屈弱者。

此名腳氣也。傷寒只傳足經。不傳手經。地之寒暑風濕皆作蒸氣。足常履之。遂成腳氣。所以病證與傷寒相近。其脈浮而弦者。起於風。濡而弱者起於濕。洪而數者起於熱。遲而澀者起於寒。風者汗而愈。濕者溫而愈。熱者下而愈。寒者熨而愈。腳氣之病。始得不覺。因他病乃知。毒氣入心。則小腹頑痹不仁。令人嘔吐。死在朝夕矣。然終是與傷寒不同者。孫真人云。卒起腳屈弱不能轉動。有此為異耳。要之有腳氣之人。先從腳起。或先緩弱疼痹。(寒氣勝者為痛痹。有寒故痛也)或行起忽倒。或兩脛腫痛。(亦有不腫者)或腳膝枯細。或心中忪悸。或小腹不仁。(病久入深。營衛之行澀。皮膚不茱。故為不仁。不仁者。皮頑不知有無也)或舉體轉筋。或見食嘔逆。惡聞食氣。或胸滿氣急。或遍體痠痛。皆腳氣候也。黃帝所謂緩風濕痹是也。頑弱名緩風。疼痛為濕痹。(痹者閉也。閉而不仁。故曰痹也)寒中三陽。所患必冷。越婢湯(雜六五)小續命湯(雜五七)主之。(小續命煎湯成。旋入生薑自然汁最快)暑中三陰。所患必熱。(小續命湯去附子減)桂一半。(大煩躁者。紫雪最良)大便秘者。脾約丸。(雜六十六)神功丸。(雜六八)五柔丸。(雜六九)大三脘散。(雜七十)木瓜散。(雜七三)主之。(腳氣之疾。皆由氣實。而始終無一人以服藥致虛而殂者)頭痛身熱。肢節痛而腳屈弱者。是其人素有腳氣。此時發動也。腳腫者。檳榔散主之(雜七十一)腳氣方論、千金。外臺、最詳。此不復敘。大抵越婢湯、小續命湯、薏苡仁酒法、(雜七二)脾約神功丸。皆要藥也。仍針灸為佳。服補藥與用湯淋洗者。皆醫之大禁也。

卷第八

此一卷論發熱。大抵傷寒。寒多易治。熱多難愈。傷寒發熱者。以其寒極則生熱。治法多用冷藥。故令熱不去。仲景熱多寒少。用桂枝二越婢一湯。不渴外有微熱者。用小柴胡加桂湯。皆溫表之義也。近時多行小柴胡湯。不問陰陽表裡。凡傷寒家皆令服之。此藥差寒。不可輕用。雖不若大柴胡湯、小承氣湯之緊。然藥病不相主。其為害一也。往往因服小柴胡湯而成陰證者甚多。仲景雖云。傷寒中風有柴胡證。但見一證便是。不必悉具。此為是少陽證。當服小柴胡。不必少陽證悉具耳。況本方又有加減隨證增損。古人方治。審諦如此。後人妄投。良可怪也。

(五十五) 問發熱

發熱而惡寒者。屬太陽也。太陽病必發熱而惡寒。蓋太陽主氣以溫皮膚分肉。寒氣留於外。皮膚緻密。則寒慄而發熱。宜發其汗。麻黃湯(正方二十)大青龍湯(正方三十五)主之。若發熱微惡寒者。柴胡桂枝湯。(正方三十一)桂枝二越婢一湯。(正方四)主之。若吐利而發熱惡寒者。霍亂也太陽病發熱而渴。不惡寒。為溫病。若發汗已。身體灼熱者。為風溫也。○身熱汗出。濈濈然者。屬陽明也。(陽明病脈浮者宜桂枝)(正方一)(微汗之。脈實者調胃承氣湯下之)(正方四三)大便不秘者。白虎湯和解。(方六十四)(若陽明病發汗多者。宜大承氣湯急下之)(正四十一)(蓋汗多發熱者。胃汁干故也。仲景云。太陽證汗後不惡寒但熱者。實也。當和其胃氣。宜調胃承氣湯)(正四三)(太陽病三日發汗不解。蒸蒸發熱者。屬於胃也。宜下之)○脈細頭疼嘔而發熱者。屬少陽也。(少陽發熱。小柴胡湯主之)(正二十九)(不可發汗。發汗即譫語。)○病人不渴。外有微熱者。小柴胡加桂也。(雜三十九)(小柴胡加桂主表熱最良。此法不特傷寒也。仲景表有熱者。小柴胡加桂也。里有熱者。白虎加人參也)(正六五)(大抵身熱不飲水者。為表熱也。口燥煩渴者。為裡熱也。二藥均治發熱。然分表裡。不可不知也)○發汗已。身灼熱者。名風溫。(素問云。汗出而身熱者。風熱也。其人素傷於風因復傷於熱。風熱相搏。即身熱常自汗出。此名風溫。在第六卷第四十五問也)○病人無表裡證。發熱七八日。脈雖浮數。宜大柴胡湯下之。(正方三十)(大便秘者。加大黃)假令已下。脈數不解。今熱則消穀善飢。至六七日不大便者。有瘀血也。抵當湯主之。(正九十一)○若傷寒瘥後更發熱者。小柴胡湯(正二十九)主之。(脈浮者。以汗解。脈實者可下之)○又問陰證有發熱者乎。太陰厥陰皆不發熱。只少陰發熱有二證。仲景謂之反發熱也。少陰病初得之。發熱脈沉者。麻黃細辛附子湯(正廿三)主之。(少陰病脈沉發汗則動經。此大略之言耳。脈應里而發熱在表。亦當以小辛之藥泄汗而溫散也。仲景云。傷寒之病從風寒得之。表中風。寒入里。則不消。須用溫藥少汗而解)少陰病下利清穀。裡寒外熱。手足厥逆。脈不出者。通脈四逆湯主之。(正八十一)大抵陰證發熱。終是不同。脈須沉或下利手足厥也。

(五十六)問熱多寒少

太陽熱多寒少有三證。有熱多寒少而不嘔。清便自可者。有熱多寒少而脈微弱者。有熱多寒少而尺脈遲者。其用藥皆不同也。○太陽病八九日如瘧狀。熱多寒少。不嘔。清便自可。宜桂枝麻黃各半湯。(正方二)○熱多寒少而脈都大微弱者。無陽也。不可發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湯(正方四)主之。(若脈浮雖熱多寒少。亦自可發汗也)熱多寒少而尺中遲者。血少也。先以小建中加黃耆。(正三十七)以養其血。尺尚遲。再作一劑。然後晬時用小柴胡湯、(正二十九)桂枝二越婢一湯(正方四)輩小劑隨證治之。

(五十七)問潮熱

潮熱者。大率當下。仲景云。潮熱者實也。大承氣湯證云。其熱不潮。未可與也。則知潮熱當下無疑矣。雖然。更看脈與外證。脈若弦若浮。及外證惡寒。猶有表證。且與小柴胡湯以解之。(正二十九)若腹大滿不通者。可與小承氣。(正四十二)微和其胃氣。勿令大泄也。(仲景云。日晡發熱者屬陽明也。脈實者大承氣)(正四二)(大柴胡也)(正三十)脈虛者。桂枝也。(正方一)縱使潮熱當行大承氣。亦須先少與小承氣。若不轉失氣。不可攻之。後發熱復硬者。大柴胡下之。(正三十)○若胸脅滿而嘔。日晡發潮熱者。小柴胡加芒硝(正三十四)主之。○又有日晡發潮熱已而微利者。又有微發潮熱而大便溏者。或潮熱而咳逆者。皆當用小柴胡也(正二十九)(傷寒十三日不解。胸脅滿而嘔。日晡發潮熱,已而微利。潮熱者。實也。先服小柴胡以解外。後以柴胡加芒硝湯下之。陽明潮熱。大便溏。胸滿不去者。小柴胡湯主之)。○冬陽明潮熱。當行黃芩湯。(冬陽明病脈浮而緊。必發潮熱。發作有時。但脈浮者。必盜汗。黃芩湯主之)(正八十五)以上潮熱。並屬陽明也。○太陽有潮熱乎。仲景大陷胸湯一證。(正三十八)結胸有潮熱者。為大結胸。屬太陽也。

(五十八)問往來寒熱者。陰陽相勝也。陽不足則先寒後熱。陰不足則先熱後寒。

往來寒熱有三證。小柴胡湯、大柴胡湯、柴胡桂枝幹薑湯。○有表證而往來寒熱者。用小柴胡也。(正二十九)○有里證而往來寒熱者。大柴胡也。(正三十)○已表或已下而往來寒熱者。皆可用柴胡桂枝幹薑湯也(正三十二)○仲景云。血弱氣盡。腠理開。邪氣因入與正氣分爭。往來寒熱。休作有時。小柴胡主之。又云。傷寒五六日中風。往來寒熱。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食。心煩喜嘔。或胸煩而不嘔。或渴。或腹中痛。或脅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熱。或咳者。小柴胡主之。傷寒十餘日。熱結在裡。往來寒熱者。大柴胡主之。傷寒五六日已發汗。復下之。胸脅滿。小便不利。渴而不嘔。頭汗出。往來寒熱心煩。柴胡桂枝幹薑湯也。

(五十九)問傷寒瘧狀

形證似瘧。有太陽證。有陽明證。有婦人熱入血室證。〇太陽證。服桂枝湯。(正方一)大汗出。脈洪大者。與桂枝湯如前法。若形似瘧。一日再發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黃一湯。(正三)傷寒八九日如瘧狀。熱多寒少。其人不嘔。清便欲自可。日一二發者。麻黃桂枝各半湯。(太陽證形似瘧寒熱等者。與桂枝二麻黃一湯。熱多寒少者。麻黃桂枝各半湯)(正方二)○有陽明證。病人煩熱。汗出如瘧狀。日晡發熱而脈浮虛者。與桂枝湯脈實者。宜承氣湯。(正四二)○婦人熱入血室。其血必結。故使如瘧狀。小柴胡湯主之。(正二十九)

(六十)問汗之而寒熱者

太陰證發汗後。依前寒熱者。須看脈如何。若脈浮數。或洪大。則表證猶在。當再表也。如桂枝湯、(正方一)或桂枝二麻黃一(正方三)之類。醫人為見已汗、或已下而發寒熱。不敢再表。誤矣。蓋脈浮為在表。表之必愈也。○或得汗而解。復如瘧狀。日晡而發者。此屬陽明也。若脈實者。可下之。宜大柴胡、(正三十)大承氣(正方四一)也。○若發汗後只惡寒者。虛也。發汗後只發熱者。實也。只惡寒屬芍藥甘草附子湯。(正七二)只發熱屬調胃承氣湯。(正方四三)○若厥陰證。大汗出。熱不去。內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惡寒者。四逆湯主之。(正七五)

(六十一)問汗之而仍發熱者

素問云。溫病汗出輒復熱而脈躁疾。不為汗衰。狂言不能食。謂之陰陽交。交者死也。又云。熱病已得汗而脈躁盛者死。今不與汗相應。是不勝其病也。其死明矣。大抵病人得汗而脈靜者生。今汗之而仍發熱者。若脈浮數。則表證猶在。汗之必愈也。仲景云。發汗解半日許復熱煩。脈浮數者。可更發汗。宜桂枝湯。(正一)發汗後不敢再表者。為脈沉實耳。脈若浮者。須再汗也。發汗後不惡寒。只發熱脈沉實。或狂語。此為胃實、陽盛。即不可再汗也。須當下之設令下後。又不解。表裡邪亦衰矣。仲景云。太陽病三日發汗不解。蒸蒸發熱者。宜調胃承氣湯。(正四十三)和其胃氣也。太醫云。若傷寒得汗後。熱不退。發昏及狂言者。便可用承氣湯。(正四十二)下之立愈。未瘥再服。若汗後熱不解。但心下痞。嘔逆。又自利。大柴胡去大黃主之。(正方三十)○又有太陽證合行桂枝。卻用麻黃之類。發汗多。亡陽仍發熱者。真武湯(正方一百五)主之。○更有風溫一證。初得病發熱而渴。不惡寒。雖發汗已。身灼熱者。為風溫。屬葳蕤湯。(雜四十五)(岐伯所謂汗出而身熱者。風熱也)○若傷寒得汗後。病解。虛羸微熱不去。可行竹葉石膏湯。(正方九五)隨其虛實而治之。

(六十二)問下之而熱不退者(勞復食復附)

仲景云。病人脈微而澀。為醫所病。大發其汗。使陽氣微。又大下之。使陰氣弱。其人亡血。病當惡寒。後乃發熱無休止時。蓋陽微則惡寒。陰弱則發熱。陽微惡寒四逆湯主之。(正七十五)陰弱發熱。為內熱葶藶苦酒湯主之。(雜方十六)大抵傷寒八日以上。大發熱者。此為難治。(仲景云。脈陰陽俱虛。熱不止者死)又有醫人多用丸子藥下之。身熱不去微煩者。梔子乾薑湯主之。(正方四九)傷寒五六日大下之後。身熱不去。心中結痛者。未欲解也。梔子豉湯主之。(正方四十五)○又問傷寒瘥後發熱者何也。此名勞食復也。病新瘥。血氣尚虛。津液未復。因勞動生熱。熱氣既還。復入經絡。名曰勞復。仲景云。傷寒瘥以後。更發熱。小柴胡湯主之。(正二十九)脈浮者以汗解。(宜柴胡桂枝湯)(正三十一)脈實者以下解。(宜大柴胡湯)(正方三十)又大病瘥後勞復者。枳實梔子湯主之。(正方九十六)麥門冬湯(雜一百二十六)雄鼠屎湯、(雜七十七)七味蔥白湯、(雜一百十八)皆可選用。○又食復者。大病新瘥。脾胃尚弱。穀氣未復。強食過多。停積不化。因爾發熱名曰食復。大抵新病瘥。多因傷食。便作痞。干噫。食臭。腹中雷鳴。下利等證。可與生薑瀉心湯。(正方六十三)仲景於枳實梔子湯證云。若有宿食。內大黃如薄棋子五六枚。服之愈。黃帝曰。熱病已愈。時有所遺者。何也。岐伯曰。諸遺者。熱甚而強食。故有所遺也。若此者。皆病已衰。而熱有所藏。因其穀食相搏。兩熱相合。故有所遺也。帝曰善。治遺奈河。岐伯曰。視其虛實。調其逆從。可使必已。食肉則復。多食則遺。此其禁也。

卷第九

此一卷,首論惡寒。大抵太陽病,必發熱而惡寒。惡寒家,慎不可過當覆衣被及近火氣,寒熱相搏,脈道沉伏,愈令病人寒不可遏。但去被撤火,兼飲以和表之藥,自然不惡寒矣。婦人惡寒,尤不可近火,寒氣入腹,血室結聚,針藥所不能治矣。

(六十三)問惡寒

惡寒有二證:發熱而惡寒者,發於陽也;無熱而惡寒者,發於陰也。發於陽者,宜解表,脈必浮數,屬桂枝湯(正方一)、桂枝二越婢一湯(正四)、麻黃湯(正方二十)、青龍湯(正方三十六)證也;發於陰者宜溫里,脈必沉細,屬理中湯(正方七十四)、四逆湯(正方七十五)證也(少陰病下利已,惡寒而蜷,手足溫者可治,宜建中湯(正方三十七);若少陰病惡寒而蜷,時時自煩,不欲厚衣,用大柴胡湯下之。(正方三十)若發熱微惡寒者,屬柴胡桂枝湯也(正方三十一)。發汗後反惡寒者,虛故也,屬芍藥甘草附子湯。(正七十二)脈微而惡寒者,此陰陽俱虛也,不可更吐下也。發汗面色赤有熱者,為欲解,宜桂枝麻黃各半湯。(正方二)傷寒大下後,復發其汗,心下痞,惡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其痞,當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湯(正方一),攻痞大黃黃連瀉心湯(正方五十九)。雖然,太陽、陽明、少陰,皆有惡寒,要之,太陽病或已發熱,或未發熱,必惡寒也。陽明證俱宜下,唯惡寒中寒為病在經,與太陽合病屬表,發其汗耳。若吐、若下後,七八日不解,熱結在裡,表裡俱熱,時時惡寒者,白虎證也(正方六十四)。又問:有汗出惡寒者,有汗出多而微惡寒者,有頭汗出而微惡寒者,何也?仲景云:太陽病,其人發熱汗出,復惡寒不嘔,但心下痞者,此以醫下之也;心下痞而復惡寒汗出者,附子瀉心湯主之(正方六十)。陽明病脈遲汗出多,微惡寒者,表未解也,可發汗,宜桂枝湯也。(正方一)頭汗出而微惡寒者,屬少陽,宜小柴胡湯也。(正方二十九)又問:背惡寒者何也?背惡寒有兩證:三陽合病背惡寒者,口中不仁,口燥舌乾也;少陰病背惡寒者,口中和也,以此別之。口中不仁、口燥舌乾而背惡寒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正六十五)口中和而背惡寒者,附子湯主之,(正方六八)仍灸之(仲景云:少陰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惡寒者,當灸之,附子湯主之)。

(六十四)問惡風

惡風者,衛中四時之虛風,所以惡風也,其人當汗出而脈緩也。數與桂枝湯(正方一)、桂枝加葛根湯(正方十八),使遍體微潤連日當自解矣。又有太陽病發汗多,亡陽遂漏不止,衛虛而惡風者,當溫其經也。其人惡風,小便難,四肢微急,難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也(正方六)。若傷寒四五日,身熱惡風,頸項強,脅下滿,手足溫而渴者,小柴胡湯也(正方二十九)。風濕相搏,骨節疼煩,掣痛不得屈伸,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或身微腫者,甘草附子湯主之。(正方二十二)

(六十五)問傷寒不得汗

《甲乙經》云:熱病脈常躁盛而不得汗者,此陽脈之極也,死;脈盛躁而得汗者,生。大抵傷寒營衛俱病則無汗,麻黃湯(正方二十)、葛根湯(正方二十六)、大青龍湯(正方三十五)、蔥豉湯(雜方七十四)可選而用之。若傷寒連服湯劑而汗不出者,死。如中風法。蒸之,溫熱之氣於外迎之,無不得汗也。薪火燒地良久,掃除去火,可以水灑之,取蠶沙、柏葉、桃葉、糠麩皆可用,相和,鋪燒地上,可側手厚,上鋪席,令病人當上臥,溫覆之;夏月熱,只布單覆之,汗移時立至,俟周身至腳心皆汗漐漐,乃用溫粉撲止汗,移上床。最得力者,蠶沙、桃、柏葉也;無蠶沙亦得,單桃葉亦得,蒴藿亦可;用麩糠,乃助添令多爾;不用亦得。傷寒亦有氣虛不能作汗者。仲景云:脈浮而遲,遲為無陽,不能作汗,其身必癢,宜桂枝麻黃各半湯主之(正方二),陽明病法多汗,反無汗,如蟲行皮中狀者,此久虛故也,宜朮附湯(正方七十)、黃耆建中湯(正方三十七)。

(六十六)問自汗

傷寒無汗者七證,自汗者九證。太陽傷寒、剛痓病、太陰病、少陰病、厥陰病、陰易病、冬陽明病,皆無汗(凡少陰證無汗,類麻黃湯之證,然類麻黃證。脈陰陽俱緊,少陰脈微細為異也。又汗出為陽微。故仲景云:陰不得有汗,脈陰陽俱緊而反汗出為亡陽,屬少陰經也)。汗出者九證,衛不和自汗。病人臟無他病,時發熱自汗出而不愈者,衛不和也,先其時發汗則愈,屬桂枝也。(正方一)太陽病發熱汗出者,此為營弱衛強,故汗出,欲救風邪者,宜桂枝湯。又云:病常自汗出者,此為營氣和,營氣和者外不諧也,以衛氣不共營氣諧故爾,以營行脈中,衛行脈外,復發其汗,營衛和則愈。

傷風自汗。太陽病,發熱汗出惡風,脈緩為中風,屬桂枝湯(正方一)。又云:太陽病,項背強几几,反汗出惡風,桂枝加葛根湯(正方十八)主之。汗出而渴者,五苓散;(正方六十六)不渴者,茯苓甘草湯。(正五十三)雖然,仲景云:傷風自汗,用桂枝,然桂枝湯難用,須是仔細消息之。假令傷風自汗,若脈浮而弱,設當行桂枝湯,服後無桂枝脈息證候而煩者,即不可再服也;若傷風自汗出而小便數者,切不可與桂枝也。仲景云:太陽病自汗,四肢拘急,難以屈伸,若小便難者,可桂枝湯內加附子服之;(正方六)若小便數者,慎不可與桂枝附子湯,宜服芍藥甘草湯;(正方五七)若誤行桂枝附子攻表,便咽乾煩燥,厥逆嘔吐,作甘草乾薑湯(正五十五)與之,以復其陽;若厥愈足溫,更作芍藥甘草湯與之,其腳即伸;若胃氣不和譫語者,與調胃承氣湯(正四十三),微溏則止其譫語,緣芍藥甘草湯主脈浮自汗,小便數者,寸口脈浮為風,大為溫風則生微熱,虛則兩脛攣,小便數,仍汗出,為津液少,不可誤用桂枝,宜服芍藥甘草補虛退風熱通治。誤服桂枝湯後。病證仍存者,風溫自汗。太陽病發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溫病;若發汗已,身灼熱者,名風溫。風溫為病,脈陰陽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語言難,屬葳蕤湯,(雜四十五)

中濕自汗(《難經》云:何以知傷濕得之?然當喜汗出,不可止。何以言之?腎主濕,故知腎入心為汗出不可止也),中暑自汗(太陽中熱者,暍是也,其人汗出惡寒,身熱而渴,屬白虎湯),(正六十四)陽明病自汗不惡寒,反惡熱,濈濈然汗自出者,屬陽明也。若陽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不可與五苓散,以汗多胃中燥,豬苓複利其小便故也。故仲景云:陽明病發熱汗多者,急下之,陽明病其人汗多,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硬,譫語者,屬調胃承氣湯(正四十三)。雖然,陽明汗多急下,若小便自利者,此為津液內竭,雖爾不可攻之,須自大便導之,宜用蜜煎導法。(正一百十二)陽明病汗出而脈遲,微惡寒者,表未解也,宜桂枝湯。(正方一)陽明法多汗則脈浮,無汗而喘者,發汗則愈,宜麻黃湯,(正方二十)亡陽自汗太陽病發汗多,遂漏不止,其人惡風,當溫其經,宜桂枝加附子湯。(正方六)傷寒尺寸脈俱緊而汗出者,亡陽也,此屬少陰,法當咽痛而復吐利,其人熱不去,內拘急,四肢疼,厥逆而惡寒者,四逆湯(正七十五)主之。汗多不止者,可用溫粉撲之。若汗多不止,必惡風煩躁,不得臥者,先服防風白朮牡蠣湯(雜二),次服小建中湯,(正三十七)柔痓自汗(太陽病發熱,脈沉細,搖頭口噤,背反張,汗出而不惡寒者,名柔痓,小續命湯主之也),(雜五十七)霍亂自汗(吐利汗出,發熱惡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四逆湯主之)。(正七十五)雖然,少陰不得有汗,而少陰亦有反自汗出之證(陰證四肢逆冷,額上及手背冷汗濈濈者,亡陽也)。陽明病法多汗,而陽明亦有反無汗之證,不可不察也。

(六十七)問頭汗出

病人表實裡虛,玄府不開,則陽氣上出,汗見於頭。凡頭汗出者,五內乾枯,胞中空虛,津液少也,慎不可下,下之者謂之重虛。然頭汗出者,有數證:傷寒五六日,頭汗出,微惡寒,手足冷,心下滿,口不欲食,大便硬,脈細者,此為陽微結,必有表復有里也。脈沉亦有里也,汗出為陽微,假令純陰結,不得復有外證,悉入在裡,此為半在裡半在外也。脈雖沉緊,不得為少陰病,所以然者,陰不得有汗,今頭汗出,故知非少陰也(小柴胡湯主之)。(正二十九)傷寒五六日,已汗下,胸脅滿微結,小便不利,渴而不嘔,但頭汗出,往來寒熱,心煩者,此表未解也(柴胡桂枝幹薑湯主之)。(正方三十二)病人但頭汗出,身無汗,劑頸而還,小便不利,渴引水漿者,此為瘀熱在裡,身必發黃。五苓散(正六十六)、茵陳湯(正方九十三)。陽明病下之,其外有熱,手足溫,不結胸,心中懊憹,飢不能食,但頭汗出者(梔子豉湯主之)。(正四十五)

心下緊滿,無大熱,頭汗出者。茯苓湯主之。(雜八十四)仲景云:傷寒心下緊滿,無大熱,但頭汗出者,此名為水結在胸脅,以頭汗出,別水結證,小半夏加茯苓湯(雜方八十二)。陽明病,下血譫語者,為熱入血室,但頭汗出者,刺期門,隨其實而瀉之,汗出則愈。汗出譫語者,有燥屎也,過經乃可下也;下之早,語言必亂,以表實裡虛故也。

(六十八)問頭疼

頭疼者,陽證也。太陽證頭疼,必發熱惡寒,無汗者,麻黃湯(正方二十);有汗者,桂枝湯。若已發汗,或未發汗,頭痛如破者,連須蔥白湯;(雜七十五)服湯不止者,葛根蔥白湯主之。(雜七十六)脈弦細頭痛發熱者,屬少陽也,少陽不可發汗,小柴胡主之。(正二十九)陽明證,頭疼,不惡寒,反惡熱,胃實故也,陽明氣實,故攻頭也,調胃承氣湯(正四十三)主之。仲景云:傷寒不大便,六七日頭疼有熱者,與承氣湯,其小便清者,知不在裡,續在表也,當鬚髮汗;若頭疼者必衄,屬桂枝湯(正方一)。太陰、少陰經從足至胸,俱不至頭,唯厥陰經挾胃,屬肝,絡膽,循喉嚨,上頏顙,連目,出額,故太陰、少陰並無頭疼之證,仲景只有厥陰一證吳茱萸湯,(正方一百)治乾嘔、吐涎沫、頭疼而已。大抵屬三陽者,頭疼為多也。孫真人云:陽傷寒者,體熱頭疼是也;陰傷寒者,不壯熱,不頭痛是也。若非次頭疼,胸中滿,及發寒熱,脈緊而不大者,即是膈上有涎,宜用瓜蒂末一錢暖水調下,吐涎立愈,又問:病人頭疼鼻塞而煩者,何證也?此屬濕家,頭中寒濕,故鼻塞而頭疼也。內瓜蒂末鼻中。則愈,法在發黃門中。

(六十九)問身體痛(身癢附)

太陽、少陰、厥陰皆有身體痛,當以外證與脈別之。太陽證表未解,脈浮緊,法當身體痛,宜麻黃湯(正方二十)以汗之。脈浮緊,當身體疼痛,宜以汗解;假令尺脈遲者,不可發汗,何以知其然,營氣不足,血少故也。尺脈遲者,先以小建中湯以養之;(正三十七)脈浮者,麻黃湯主之。太陽中濕,一身盡痛,發熱身黃,小便不利,病人中濕,因而傷風,風濕相搏,一身痛重,是名風濕,當於風濕中求之(麻黃加朮湯主之)。(雜方一百二十二)若脈沉自利而身體痛者,陰證也,急當救里,宜四逆湯(正七十五)、附子湯(正六十八)、真武湯(一百五)之類以溫之(大抵大便利而身體疼者,當救里;大便如常而身體痛者,急當救表,此不可不知也)。或身重背強,腹中絞痛,咽喉不利,身如被杖者,當作陰毒治之。又問:發汗後身疼痛,脈沉而遲,當用何藥?仲景有桂枝加芍藥生薑人參新加湯(正方十一),蓋為此證也;小建中湯(正三十七),兼治汗後身疼、脈沉而遲者;若霍亂吐瀉止而身疼痛不休者,少與桂枝湯(正方一)即愈。《金匱要略》云:瘡家雖身體痛,不可發汗,汗出則痓。又問:身癢者,何也?脈浮而遲,遲為無陽,不能作汗,其身必癢。太陽病七八日,脈微而惡寒,以陰陽俱虛,不可更發汗、更下、更吐也。小柴胡湯主之(正二十九);若重反發汗,則氣虛,必兩耳聾無聞,素無熱人,可芍藥甘草附子湯;(正七十二)素有熱人,可黃耆建中湯。(正三十七)

面赤有熱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當癢,宜桂枝麻黃各半湯。(正方二)

(七十)問筋惕肉瞤,頭眩身搖

太陽病發汗不解,發熱心悸,頭眩,身瞤動,欲擗地者,屬真武湯(正一百五)。大凡發汗過多,即身瞤動振搖,虛羸之人,微發汗,便有此證,俱宜服真武湯。羸甚者,去芍藥,或少用之;有熱證惡熱藥者,去附子,余依本方加減法詳之。傷寒若吐、若下後,心下逆滿,氣上衝胸,起則頭眩,脈沉緊,發汗則動經,身為振搖者,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主之(正方五十二),傷寒應發汗,而動氣在左,不可發汗,發汗則頭眩汗出,筋惕肉瞤,此為逆,難治,且先服防風白朮牡蠣散(雜方二),次服建中湯。(正三十七)

(七十一)問喘

傷寒喘,只有太陽、陽明二證。太陽病頭疼發熱,身疼惡風,無汗而喘者,宜汗,屬麻黃湯(正方二十)桂枝證,醫反下之,利遂不止,脈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黃芩黃連湯也(正二十八)。太陽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湯也(正方十九)。發汗後,不可更行桂枝湯,汗出而喘,無大熱者,可與麻黃杏子甘草石膏湯也(正方三十一)。陽明病,汗出不惡寒,腹滿而喘,有潮熱者宜下,屬承氣湯(正四十二)然陽明病脈浮無汗而喘,發汗則愈,宜麻黃湯。(正方二十)太陽與陽明合病,喘而胸滿者,不可下,宜麻黃湯。又發汗後飲水多,咳而微喘者,水停心下,腎氣乘心故也,小青龍去麻黃加杏仁(正三十六)。小腹滿者,去麻黃加茯苓也(正二十六)又問:麻黃主喘,何故去之?此治心下有水而喘,不留汗也,小便不利,小腹滿,故去麻黃加茯苓也。

(七十二)問渴

脈浮而渴,屬太陽。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而渴者,小青龍去半夏加栝蔞根。(正三十六)太陽病,服桂枝,大汗出後,大煩渴者,白虎加人參。(正六十五)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者,五苓散(正六十六)。傷寒四五日,身熱惡風,脅下滿,手足溫而渴者,小柴胡去半夏加人參栝蔞根主之。(正二十九)太陽證身體灼熱而渴者,為風溫,栝蔞根湯主之(雜方四十七)。有汗而渴,屬陽明。白虎加人參湯主之;虛人老人,及春秋月可與竹葉石膏湯。(正九十三)。陽明病,但頭汗出,小便不利,渴引水漿,身必發黃,宜茵陳湯(正九十五)、小柴胡去半夏加人參栝蔞根。(正二十九)傷風寒熱,或發熱惡風而渴,屬少陽。少陽脅下硬,不大便而嘔,舌上白苔而渴,小柴胡去半夏加人參栝蔞湯。(正二十九)自利而渴,屬少陰。傷寒熱入於臟,流於少陰,之經少陰主腎,腎惡燥,故渴而引飲,少陰下利,咳而嘔渴,豬苓湯主之(正六十七)。下利慾飲水者,以有熱也,白頭翁湯主之。(正方一百八)切戒,太陽證無汗而渴者,不可與白虎湯。仲景云:渴欲飲水,無表證者,白虎加人參湯。脈浮發熱無汗,是表未解也,不可與白虎湯,薏苡、小青龍去半夏加栝蔞也。(正方三十六)傷寒四五日,身熱惡風,脅下滿,手足溫而渴者,小柴胡去半夏加人參栝蔞也。(正二十九)陽明證汗多而渴者,不可與五苓散。汗多胃中燥,豬苓複利其小便故也,薏苡竹葉湯可與之。仲景云:陽明病發作有時,汗出多者,急下也。太陽病渴,終不可與白虎耶?太陽證得汗後,脈洪大而渴者,方可與之也。陽明病渴,終不可與五苓耶?陰明證小便不利,汗少脈浮而渴者,方可與之。此皆仲景之妙法也(仲景豬苓湯證,亦云脈浮發熱,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者,豬苓湯主之)。(正六十七)凡病,非大渴不可與水,若小渴咽乾者,只小呷滋潤之,令胃中和。若大渴煩躁甚,能飲一斗者,與五升飲之;若全不與,則乾燥無由作汗。發喘而死,常人見因渴飲水得汗,小渴遂劇飲之,致停飲心下,滿結喘死者甚眾,當以五苓散(正六十六)。或陷胸丸(正三十九)與之。《金匱要略》云:得時氣至五六日而渴欲飲水不能多,不當與也。何者?以腹中熱尚少,不能消之,便更為人作病矣。至七八日大渴欲飲水,猶當依證與之,常令不足,勿極意也。凡人但見仲景云:得病反能飲水,此為欲愈,遂小渴者,乃強飲之,因成其禍,不可勝數。大抵傷寒水氣,皆因飲水過多所致。水停心下,氣上乘心,則為悸為喘;結於胸脅,則為水結胸;胃中虛冷,則為嘔為噦;冷氣相搏,則為噎;上迫於肺則為咳;漬入腸中,則為利;邪熱所薄,蓄於下焦,則為小便不利,小腹滿,或裡急;溢於皮膚,則為腫。若陽毒倍常躁盛,大渴者,黑奴丸主之(雜方二十)。中暑伏熱深,累取不瘥,其人發渴不已,酒蒸黃連丸(雜七十九)主之。(雜七十九)

(七十三)問鼻衄

傷寒太陽證,衄血者乃解,蓋陽氣重故也。仲景所謂陽盛則衄。若脈浮緊無汗,服麻黃湯(正方二十)不中病,其人發煩目瞑,劇者必衄,小衄而脈尚浮緊者,宜再與麻黃湯也;衄後脈已微者,不可行麻黃湯也。若脈浮自汗,服桂枝湯(正七)不中病,桂枝證尚在,必頭疼甚而致衄,小衄而脈尚浮者,宜再與桂枝也;衄後脈已微者,不可行桂枝湯也。大抵傷寒衄血不可發汗者,為脈微故也。治法,衄家不可發汗,汗出額上陷,脈緊急,直視不能瞬,不得眠。然而無汗而衄,脈尚浮緊者,須再與麻黃湯;有汗而衄,脈尚浮緩者,須再與桂枝湯。脈已微者,黃芩芍藥湯(雜七十八)、犀角地黃湯(雜八十六)。衄血不止者,茅花湯。(雜方八十)若衄而渴,心煩,飲則吐水,先服五苓散(正方六六),次服竹葉湯(正九十五)。又問:陰證有衄血者乎?陰證自無熱,何緣有衄?若少陰病,但厥無汗,強發之必動血,未知從何道出,或從口鼻,或從耳目,是謂下厥上竭,為難治。

(七十四)問腹滿身重,難以轉側,口中不仁,面垢譫語遺尿。

此三陽經合病也,白虎湯主之。(正六十四)不可發汗,汗之則譫語,下之則額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者,白虎加人參也。(正六十五)又第二問論合病。

卷第十

此一卷,首論結胸與痞。蓋病發於陽,下之早,即為結胸;發於陰,下之早,即為痞。然結胸與痞相似,但以痛不痛為異耳。心下滿而硬痛者為結胸,但按之滿不痛者為痞。醫家不審,一有差互,立致危殆。結胸屬陷胸證,痞屬瀉心證,其詳各於逐問備論之矣。

(七十五)問心下緊滿,按之石硬而痛

此名結胸也。傷寒本無結胸,應身熱下之早,熱氣乘虛而入,痞結不散,便成結胸。若已誤轉了,初未成結胸者,急頻與理中湯服(正七十四),自然解了,更不作結胸,蓋理中治中焦故也。此古人亦說不到,後人因消息得之。若大段轉損,有厥證者,兼與四逆湯(正七十五)便安。胃中雖和,傷寒未退者,即候日數足,可下,卻以承氣再下之,(正四十二)蓋前來下得未是故也。其證心下緊滿,按之石硬而痛,項強如柔痓狀(發熱汗出不惡寒,名曰柔痓)。其脈寸口浮,關尺皆沉,或沉緊,名曰結胸也。治結胸,大率當下(仲景云:下之則和)。然脈浮與大,皆不可下,下之則死,尚宜發汗也。仲景云:結胸脈浮者,不可下,只可用小陷胸湯(正方四十)。大抵脈浮,是尚有表證,兼以小柴胡湯(正二十九)等先發表,表證罷,方用下結胸藥便安。西晉崔行功云:傷寒結胸欲絕,心膈高起,手不得近,用大陷胸湯。(正三十八)皆不瘥者,此是下後虛逆,氣已不理,而毒復上攻,氣毒相搏,結於胸中,當用枳實理中丸,(雜八十一)先理其氣,次療諸疾。古今用之如神,應手而愈。然結胸有三種:有大結胸(不按而痛,胸連臍腹堅硬為大結胸,大陷胸丸主之),(正三十九)有小結胸(按之心下痛為小結胸,小陷胸湯主之),(正四十)有水結在胸脅間,亦名結胸。頭微汗出,但結胸無大熱,此水結在胸脅證,小半夏加茯苓湯、(雜八十二)小柴胡去棗加牡蠣主之。(正二十九)又有寒熱二證:有熱實結胸(胸中煩躁,心內懊憹,舌上燥渴,脈沉滑者,皆熱證也,大陷胸湯主之)(正三十八),有寒實結胸。寒實結胸,無熱證者,三物白散、(正八十八)枳實理中丸主之。(雜方八十一)。近世治結胸,多行金針丸,用硫黃、陽起石者。若寒實結胸,行之或有瘥者;若熱實結胸,行之必死也。又問:大陷胸湯與大陷胸丸如何?大陷胸用甘遂太峻,不可輕用,須量虛實輕重,不得已,即大陷胸丸最穩。又問:聖餅子灸臍中如何?此尤不可用也。又云:臟結無陽證,不往來寒熱,其人反靜,舌上苔滑者,不可攻也。二者病人脅下舊有痞,連在臍旁,痛引小腹,入陰筋者,亦名臟結,死不治。又問:臟結者何也?臟結者死,仲景無治法。大抵臟結,其證如結胸狀,飲食如故,時時下利,陽脈浮,關脈小細沉緊,名曰臟結。舌上白苔滑者,難治也。

(七十六)問心下滿而不痛

此名痞也。傷寒本無痞,應身冷,醫反下之,遂成痞,枳實理中丸(雜八十一)最良。仲景治痞氣,諸湯中有生薑瀉心湯(正六十三)、半夏瀉心湯,(正六十一)此二方平和,宜常用之。仲景云:滿而不痛者為痞,柴胡不中與也,半夏瀉心湯主之(此湯藥味,蓋本理中人參黃芩湯方也)。審知是痞,先用桔梗枳殼湯尤妙。(雜八十三)緣桔梗、枳殼,行氣下膈,先用之,無不驗也。結胸與痞關脈須皆沉,若關脈浮者,大黃黃連黃芩瀉心湯(正方五九)主之(關浮則結熱,三黃以瀉肝)。若復惡寒汗出者,附子瀉心湯(正方六十)主之。病人心下痞,與瀉心湯,痞不解,發渴口燥煩,小便不利者,五苓散(正六十六)主之。汗出表解而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脅下有水氣,腹中雷鳴下利者,生薑瀉心湯主之(正六十三)。下利日數十行,穀不化,腹中雷鳴,心下痞硬而滿。此以醫下之也,若復下之,其痞益甚,甘草瀉心湯主之(正六十二)。蓋此非結熱,以胃中虛,客氣上逆,故使硬也。下利而心下痞,服生薑瀉心湯、甘草瀉心湯,利不止者,當治其下焦,赤石脂禹餘糧湯主之(正一百九)。蓋生薑瀉心、甘草瀉心,皆治中焦,此利在下焦,若只治中焦,則利益甚耳。服赤石脂禹餘糧湯利復不止,當利其小便,五苓散主之。凡痞服瀉心湯不愈,然後可用陷胸丸(正三十九)下之(不可用陷胸湯,蓋太猛,只用陷胸丸)。大抵結胸與痞,皆應下,然表未解者,不可攻也。仲景云:當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湯,(正方一)攻痞宜大黃黃連瀉心湯(正五十九)外證未解,心下妨悶者,非痞也,謂之支結,柴胡桂枝湯主之。(正三十一)胸脅滿微結,小柴胡湯加乾薑牡蠣湯主之。(正二十九)若太陽證未除而數下之,遂協熱而利,利不止,心下痞硬,表裡不解者,桂枝人參湯主之(正方十六)。十棗湯(正八十九)、大柴胡湯(正三十),皆治心下痞,此方尤難用,須是表證罷,不惡寒,身涼,其人漐漐汗出,發作有時,頭疼,心下痞硬滿引脅下疼,乾嘔短氣者,乃可行十棗湯;表未解者,慎不可用也。大柴胡湯,治傷寒發熱,汗出不解,心下痞硬,嘔吐而下利者,非大柴胡湯不可也(正方三十)。若發汗吐下後,心下痞硬,噫氣不除者,旋覆代赭湯主之(正方一百十)。有旋覆代赭湯證,其人或咳逆氣虛者,先服四逆湯(正七十五);胃寒者,先服理中丸(正七十四),次服旋覆代赭湯為良(旋覆花代赭湯,是解後心下痞硬證。

(七十七)問嘔者(乾嘔附)

無陽則厥,無陰則嘔。嘔者,足陽明胃之經。足陽明之氣下行,今厥而上行,故為氣逆,氣逆則嘔。仲景云:嘔多雖不大便,不可下,可與小柴胡湯(正二十九),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氣因和,浹然汗出而解。大抵嘔證不一,各有治法,要之小柴胡湯,尤相主當耳。與小柴胡湯,胸脅滿而嘔,日晡發潮熱者,可小柴胡湯加芒硝也。(正方三十四)若嘔不止,心下急,鬱郁微煩者,與大柴胡湯也。(正方三十)大便秘者,方加大黃(大柴胡治嘔最妙,為內有枳實故也。枳實去穢;壓虛氣,須是去大黃。仲景云:嘔多雖有陽明證,慎不可下,官局桔梗湯最良,亦用枳實耳方具第十七卷中)。古人治嘔,多用半夏、生薑。孫真人云:生薑是嘔家聖藥,仲景治嘔皆用之。太陽與陽明合病,必下利,若不利,但嘔者,葛根加半夏生薑湯(正二十七)主之。胸中有熱,胃中有邪氣,腹痛欲嘔者,黃連湯主之(正八十三)。太陽與少陽合病,而自利,若嘔者,黃芩加半夏生薑湯主之。(正八十六)。《金匱》諸嘔吐,谷不得下者,小半夏湯、小半夏加茯苓湯(雜八十二)、小半夏加橘皮湯,皆可選用也;嘔而發熱者,小柴胡湯主之(正二十九);嘔而發渴者,豬苓湯主之(正六十七)。先嘔卻渴者,此為欲解,急與之水;先渴卻嘔者,為水停心下,此屬飲家。仲景云:本渴飲水而嘔者,柴胡不中與也,宜治膈間,有水,赤茯苓湯主之(雜八十四)。若少陰證而嘔者,真武湯去附子加生薑也(正一百五)。若汗若吐若下後,虛煩不得眠,若嘔者,梔子生薑湯主之(正四十七)。傷寒瘥後嘔者,有餘熱在胃脘,竹葉湯加生薑主之。(正九十五)又問:有乾嘔者何也?大凡嘔者,飲食不下;乾嘔者,今人所謂啘也,或因汗出,或因有水,或因下利,脾胃有熱,故使乾嘔,官局中桔梗湯最佳(雜方一百二十一)。仲景治法,汗自出,乾嘔者,桂枝證也(正方一);表不解,心下有水氣,乾嘔發熱者,小青龍也;(正三十六)身涼汗出,兩脅痛,或乾嘔者,十棗湯也;(正八十九)少陰下利脈微,與白通湯,(正方九十八)利不止,厥逆無脈,乾嘔煩者,白通加豬膽汁湯也(正九十八);少陰下利,裡寒外熱,脈干欲絕,或乾嘔者,通脈四逆湯也(正八十一);乾嘔,吐涎沫,頭痛者,吳茱萸湯也(正方一百)。《傷寒論》云:食谷欲嘔者,屬陽明也,吳茱萸湯主之;得湯反劇者屬上焦也,仲景無治法。大抵吳茱萸湯治少陰證也,谷入胃而嘔屬陽明,宜與小柴胡湯(正二十九)。若病人直患嘔吐而復腳弱或疼,乃是腳氣,當作腳氣治之。(法在第七卷五十四問)

(七十八)問吐

吐有冷熱二證。寸口脈數,手心熱,煩渴而吐,以有熱在胃脘,五苓散主之(正六十六)(傷寒有表證,渴欲飲水也,水入口即吐者,名曰水逆,由心經受熱而小腸不利故也,宜服五苓散。發汗後,水藥不得入口為逆,若更發汗,必吐下不止,小半夏加茯苓湯、大半夏加橘皮湯主之)。曾經汗下,關脈遲,胃中虛冷而吐,乾薑黃芩黃連人參湯主之(正方一百七)。寒多不飲水而吐者,理中湯去朮加生薑主之(正七十四)。少陰病,飲食入口則吐,心中溫溫欲吐,復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脈弦遲者,此胸中實,不可下也,當吐之;若膈上有寒飲乾嘔者,不可吐也,當溫之,宜四逆湯。(正方七五)吐利,手足逆冷,煩躁甚者,吳茱萸湯主之(正方一百)。若傷寒解後,虛羸少氣,氣逆欲吐,竹葉石膏湯主之(正方九十五)。

(七十九)問嘔吐而利

嘔吐而下利,有兩證。仲景云:傷寒發熱,汗出不解,心中痞硬,嘔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湯下之。(正方三十)又有霍亂證,霍亂嘔吐而利,熱多而渴者,五苓散(正方六十六);寒多不飲水者,理中丸(正七十四)(或有寒,腹滿痛,或四肢拘急,下利,腳轉筋,理中湯加附子一枚生用,並粗末作湯服之)。(正方七十四)

吐利汗出,發熱惡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四逆湯主之。(正七十五)少陰病,吐利,手足逆冷,煩躁欲死,吳茱萸湯主之。(正方一百)吐利止而身體痛不休者,當消息和解其外,宜桂枝湯(正方一)(仲景大柴胡一證云:傷寒發熱,汗出不解,心中痞,嘔吐而下利者,大柴胡主之,即非霍亂也)。吐利已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脈微欲絕者,通脈四逆加豬膽湯。(正八十二)若夏月中暑霍亂,上吐下利,心腹撮痛,大渴煩躁,四肢逆冷,冷汗自出,兩腳轉筋,宜服香薷散(雜八十五)。須井中沉令極冷,頓服之乃效(香薷散,夏月預宜合下,以備此證,其他藥不能救,仍須極冷並服之)。

(八十)問咳嗽

傷寒咳嗽有兩證:有太陽證咳嗽,小青龍(正三十六)、小柴胡也(正二十九);有少陰證咳嗽,真武湯(正一百五)、四逆散(正七十六)、豬苓湯也(正六十七)。大抵熱在上焦,其人必飲水,水停心下,則肺為之浮,肺主於咳,水氣乘之,故咳而微喘。仲景云: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乾嘔發熱而咳,小青龍湯主之(小便不利,小腹滿者,去麻黃加茯苓)。往來寒熱,胸脅滿痛,或咳者,小柴胡湯主之(小柴胡去人參、大棗,加五味子、乾薑)。若少陰證咳嗽,四肢沉重疼痛,小便不利,自下利而咳,真武湯主之(真武湯加五味子、乾薑。大抵傷寒水氣,皆因飲水過多。古人治水氣而咳者,病在陽,則小青龍湯主之;病在陰,則真武湯主之)。四肢厥逆,腹中痛,或泄利而咳,四逆散主之(四逆散加五味子、乾薑)。下利六七日,咳而嘔渴,心煩不得眠,豬苓湯主之(正六十七)。《古今錄驗》橘皮湯治嗽佳。(雜方一百二十四)

(八十一)問咽喉痛

咽喉痛有陰陽二證:脈浮數,面赤斑斑如錦文,咽喉痛,唾膿血者,此陽毒也;(在第四卷中二十一問)脈沉遲,手足厥冷,或吐利而咽中痛,此少陰證也。《病源》云:此為下部脈都不至,陰陽隔絕,邪客於足少陰之絡,毒氣上衝,故咽喉不利,或痛而生瘡也。傷寒脈陰陽俱緊,及汗出者,亡陽也,此屬少陰,法當咽痛而復吐利,此候汗下熏熨俱不可。汗出者,藁本粉敷之;咽喉痛者,甘草湯、(正五十四)桔梗湯(正方一百二)、豬膚湯(正方一百一)、半夏散(正方一百三)、通脈四逆去芍藥加桔梗湯(正方八十一)、麻黃升麻湯(正二十五)可選而用之。又有伏氣之病,謂非時有暴寒中人,伏氣於少陰經,始不覺病,旬月乃發,脈微弱,法先咽痛,似傷寒,非喉痹之病,次必下利,始用半夏桂甘草湯(雜五十三),次四逆散主之(正七十六)。此病只一二日便瘥,古方謂之腎傷寒也。

(八十二)問口燥咽乾

脾臟有熱,則津液枯少,故令口燥而舌乾。仲景云:傷寒無大熱,口燥渴而煩,背微寒者,白虎湯加人參也(正六十五)。又云:陽明病渴欲飲水,口乾舌燥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若咽乾者,慎不可發汗,發汗則重亡津液。少陽證口苦咽乾者,小柴胡主之;(正二十九)少陰證,口燥咽乾者,急下之。病人默默欲眠,目不能開,起居不安,其聲嘎,或咽乾者,當作狐惑治之。(狐惑證在第十一卷九十九問)

(八十三)問病人但漱水不欲咽

陽明證頭疼,身熱口燥,但漱水不欲入咽者,必衄也。若病人無表證,不發寒熱,胸腹滿,唇燥,但欲漱水不欲咽者,此為有瘀血,必發狂也,輕者犀角地黃湯,(雜八六)甚者抵當湯。(正九十一)

(八十四)問不欲眠

太陽證發汗,大汗出,胃中干,煩燥不得眠,欲飲水者,當少少與之,胃中和即愈;若脈浮,小便不利,發渴者,五苓散(正六十六)主之。下後復發汗,晝日煩躁不得眠,夜而安靜,不嘔不渴,無表證,脈沉微,身無大熱者,乾薑附子湯主之。(正七十三)若發汗,若吐,若下後,虛煩不得眠,劇則反復顛倒,心中懊憹者,宜梔子豉湯(正四十五)吐之(梔子豉湯一盞半為一劑,分再服,一服得吐,止後服)。傷寒大熱,乾嘔,呻吟錯語,不得眠,黃連解毒湯主之(雜八十七)。傷寒吐下後,心煩乏氣,晝夜不得眠,酸棗湯主之(雜八十八)。少陰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煩,不得眠,黃連阿膠湯主之(雜一百四)。若少陰病,下利而渴,不得眠,豬苓湯主之。(正六十七)又問傷寒瘥後不得眠,何也?蓋熱氣與諸陽相併,陰氣未復,所以病後仍不得睡也,梔子烏梅湯主之。(雜八十九)

(八十五)問多眠

多眠有四證:有風溫證,有小柴胡證,有少陰證,有狐惑證。病人尺寸脈俱浮,頭疼身熱,常自汗出,體重,其息必喘,四肢不收,默默但欲眠者,風溫證也。風溫不可發汗,宜葳蕤湯。(雜四十五)(在第六卷中第四十五問)病人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者,太陽證也。十日已去,脈浮細而嗜臥者,外已解也;設胸滿脅痛者,與小柴胡湯。(正二十九)脈但浮者,麻黃湯主之(正二十)。病人尺寸脈俱沉細,但欲寐者,少陰證也,急作四逆湯,(正七十五)復其陽,不可緩也。若狀如傷寒,四肢沉重,忽忽喜眠,須看上下唇,上唇有瘡,蟲蝕五臟;下唇有瘡,蟲蝕下部,當作狐惑治之。(在第十一卷中第九十九問)

(八十六)問身涼汗出兩脅疼痛或乾嘔

此十棗湯證也。仲景云:太陽中風,下利嘔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漐漐汗出,發作有時,頭痛,心中痞硬滿,引脅下痛,乾嘔短氣,汗出不惡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十棗湯主之。(正八十九)大抵脅下痛者,此為有飲,須分表裡,乾嘔微利,發熱而咳,為表有水,小青龍湯加蕘花主之;(正三十六)身體涼,表證罷,乾嘔而脅下痛,為里有水,十棗湯主之。十棗湯非小青龍湯之比,須量人虛實,不可妄投。

卷第十一

此一卷。首論咳逆。傷寒咳逆。此證極惡。仲景經中不載。孫真人云。咳逆遍尋方論。無此名稱。深窮其狀。咳逆者。噦逆之名。蓋古人以咳逆為噦耳。大抵咳逆者。古人所謂噦是也。啘者。今人所謂乾嘔是也。

(八十七)問咳逆

咳逆者。仲景所謂噦者是也(乙芮切。逆氣)噦、胃寒所生。傷寒本虛。攻其熱必噦。又云。傷寒大吐下之極虛。復發汗者。其人外怫鬱。復與之水。以發其汗。因得噦。所以然者。胃中寒故也。橘皮乾薑湯、(雜方九十)羌活附子散、(雜九一)半夏生薑湯、(雜九十二)退陰散主之。(雜方十四)若服藥不瘥者。灸之必愈。其法婦人屈乳頭向下盡處。骨間灸三壯。丈夫及乳小者。以一指為率。正以男左女右。艾炷如小豆許。與乳相直間。陷中動脈處是。然亦有陽證咳逆者小柴胡湯(正二十九)橘皮竹茹湯。(雜方五)仲景又云。傷寒噦而腹滿。視其前後。知何部不利。利之即愈。(仲景無方。前部宜豬苓湯)(正六十七)(後部宜調胃承氣湯)(正四十三)○扁鵲中藏經。治傷寒咳逆。丁香散、丁香柿蒂各一分。甘草良薑各半錢。沸湯點。作一服。乘熱猛吃極效。○三因第十一卷。又有竹茹湯等方亦丁香散方竹茹湯治陽證也。○本事方第八卷。治傷寒候咳逆。豆蔻湯。治陰證咳逆。丁香茴香肉豆蔻等藥。若陽證不可用。○凡咳逆多有先熱而吃生冷。或涼藥多相激而成。蓋陰陽二氣相搏。林人之僕。本發大熱。以涼藥下之。想太甚咳逆四五日竟至於服丁香柿蒂而後卻。再以小柴胡之屬解其餘熱。遂愈。下後蓋有身熱不解。○治傷寒咳逆後二方。出撫州華蓋山周先生。惟一備急方。救急方。香附子、橘核各半兩細銼。用酒半盞。先將藥在石銀器內炒。漸漸滴酒炒藥焦黃色。研細末。每二錢。水一小盞。煎至八分。細細旋呷服。○一方單用香附子末。○又方。大蒜頭二個煨動研爆。入白薑末。(丸得為度)研和。如梧桐子大。搗薤菜自然汁。吞下二十丸。病退再服一十五丸。

(八十八)問發黃

病人寒濕在裡不散。熱蓄於脾胃。腠理不開。瘀熱與宿谷相搏。鬱蒸不消化。故發黃。(漢贊南方暑濕。近夏癉熱。蓋癉者。黃也。古人以黃為癉。濕熱相搏。民多病癉。甚為跗腫也)然發黃與瘀血。外證及脈俱相似。但小便不利為黃。小便自利為瘀血。要之發黃之人。心脾蘊積。發熱引飲。脈必浮。滑而緊數。若瘀血證。即如狂。大便必黑。此為異耳。凡病人身體發熱頭面汗出。身無汗劑頸而止。渴引水漿。小便不利。如此必發黃。茵陳蒿湯(正九十三)加五苓散(正六十六)也。茵陳蒿湯十分。五苓散五分。二件拌和。每服一錢。溫水調下。日三服。病人服湯得小便利如皂莢汁赤。一宿腹減。則黃從小便中出也。古人云。治濕不利小便。非其治也。大抵發黃者。瘀熱在裡。由小便不利而致之也。梔子柏皮湯、(正方五十)麻黃連翹赤小豆湯。(正二十四)可選而用之。又方。傷寒欲發黃者。急用瓜蒂末。口含水。搐一字許入鼻中。出黃水甚驗。即用茵陳蒿湯調五苓散服之最良。○又問白虎證。亦身熱煩渴引飲。小便不利。何以不發黃。答曰。白虎與發黃證相近。遍身汗出。此為熱越。白虎證也。頭面汗出。頸以下都無汗。發黃證也。○又問太陽病一身盡痛。發熱。身如熏黃者何。太陽中濕也。仲景云。傷寒發汗已。身目為黃。所以然者。以寒濕在裡不解故也。以為不可下也。於寒濕中求之。(第九卷六十九問。)○又問病人脈弦浮大而短氣。腹都滿。脅下及心痛。久按之氣不通。鼻干。不得汗。嗜臥。一身及目悉黃。小便難。有潮熱。時時咳嗽者何也。少陽中風也。小柴胡湯主之。(正方二十九)

(八十九)問發狂

發狂有二證。陽毒發狂。蓄血如狂。其外證與脈皆不同。病人煩躁。狂走妄言。面赤咽痛。脈實潮熱獨語。如見鬼狀。此陽毒也。(治藥方在二十一問)病人無表證。不發寒熱。唇燥但欲漱水。不欲入咽。其脈微而沉。小腹硬滿。小便反利。大便必黑。身黃髮狂。此血證諦也。病人如熱狀。煩滿口燥。其脈反無熱。此為陰伏。其血證審矣。仲景云。太陽病不解。熱結膀胱。其人如狂。其血自下者愈。若外不解者。尚未可攻。當先解其表。且桂枝湯。(正方一)外已解。但小腹急結者。乃可攻之。屬桃仁承氣湯主之。(正四十四)大抵傷寒當汗不汗。熱蓄在裡。熱化為血。其人喜忘而如狂。血上逆則喜忘。血下蓄則內爭。甚者抵當湯、(正九十一)抵當丸、(正方九十)輕者桃仁承氣湯、(正四十四)犀角地黃湯。(雜八十六)須取盡黑物為效。(夫血熱蓄在膀胱經。若用抵當湯。更須仔細審其有無表證。若有蓄血證而外不解。亦未可便用抵當湯。先用桂枝湯。以解其外。緣熱在膀胱太陽經故也)○又有火邪發驚狂者。醫以火於臥床下。或周身用火。迫劫汗出。或熨而成火邪。其人亡陽煩躁驚狂。臥起不安。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正方十)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正方十四)主之。(凡灸及燒針後證似火劫者。並用劫法治之。金匱風引湯尤良。柴胡加龍骨牡蠣湯更捷)。(正三十三)

(九十)問發斑

發斑有兩證。(溫病發斑。熱病發斑)溫毒發斑者。冬月觸冒寒毒。至春始發。或已汗下。表證未除。毒氣未解。故發斑黑膏主之。(雜九十三)或冬月溫暖。人感乖戾之氣。至春初為積寒所折。毒氣未得泄。迨天氣暄暖。溫毒始發。肌肉斑爛。癮疹如錦文而咳。心悶嘔清汁。葛根橘皮湯。(雜九十四)屢用之驗。黃連橘皮湯亦佳。(雜一百二十五)(廣州褚倅子斑如壞梨靨)熱病發斑者。與時氣發斑同。或未汗下。或已汗下。熱毒不散。表虛里實。熱毒乘虛出於皮膚。遂發斑瘡。癮疹如錦紋。俗呼瘡麩。素問謂之疹。(發斑者。下之太早。熱氣乘虛故也。下之太遲。熱留胃中。亦發斑。服熱藥過多。亦發斑。微者赤斑出。五死一生。劇者黑斑出。十死一生)大抵發斑不可用表藥。表虛里實。若發汗開泄。更增斑爛也。皆當用化斑湯、(雜百二十)玄參升麻湯、(雜九十五)阿膠大青湯、(雜九十六)豬膽梔子湯。(雜四十四)或與紫雪大妙。可下者。與調胃承氣湯。(正四十三)(暑月陽氣重者。常宜體候。才有赤點如蚊蚤咬。卻急治之)○又有陽毒發斑。見十九問。二十一問。宜參酌之。

(九十一)問譫語

病人有譫語。有鄭聲二證。鄭聲為虛。當用溫藥。白通湯主之。(正九十七)譫語為實。當須調胃承氣湯主之。(正四十三)服調胃承氣而譫語止。或更衣者。停後服。不爾再與之。仲景云。實則譫語。虛則鄭聲。鄭重也。重語也。世多不別。然譫語鄭聲。亦相似難辨。須更用外證與脈別之。若大小便利。手足冷。脈微細者。必鄭聲也。大便秘。小便赤。手足溫。脈洪數者。必譫語也。以此相參。然後用藥萬全矣。大抵傷寒不應發汗。即譫語。(仲景云。傷寒四五日脈沉而喘滿。沉為在裡。反發其汗。津液越出。大便為難。表虛里實。實則譫語)譫語屬胃。和中則愈。不和則煩而躁。宜調胃承氣湯。然亦有三陽合病譫語者。三陽合病。腹滿身重。難以轉側。口中不仁。面垢譫語遺溺。其脈必滑實。不可汗下。宜白虎湯。(正六十四)有胃實譫語者。病人身熱汗出。大便硬為胃實。宜調胃承氣湯。(正四十三)大承氣。(正四十一)外臺承氣湯。無芒硝尤穩或發汗多。亡陽譫語者。(仲景云。發汗多亡陽譫語者。不可下。此為津液不和。與柴胡桂枝湯)(正三十一)(和其營衛。以通津液後自愈。恐人作燥屎攻之。慎不可攻也)有下利譫語者。(下利譫語。有燥屎也。調胃承氣湯)(正方四十三)(小承氣湯主之)(正四十二)有下後譫語者。(傷寒八九日下之。胸滿煩驚。小便不利。譫語身重不可轉側者。柴胡加龍骨牡蠣湯)(正三十三)有婦人熱入血室譫語者。(婦人傷寒發熱。經水適來。晝日明瞭。暮則譫語。如見鬼狀者。此為熱入血室。無犯胃氣。及上二焦。速用小柴胡湯主之)(正二十九)(若行湯遲熱入胃。令津燥。中焦上焦不榮。成血結胸狀。須當針期門也。婦人中風。發熱惡寒。經水適來。入血室也。當刺期門。隨其實而取之,已上二焦。熱結在期門也。若犯胃氣。晝夜譫語喜忘。小腹滿。小便利。屬抵當湯證中)(正九十一)○又問。仲景云。無犯胃氣何也。答曰。熱因經水適來。乘虛入室。故血室有熱。遂令譫語。當以小柴胡解之。(正二十九)卻與胃實譫語不同。胃實有燥糞。故宜調胃承氣湯下之。(正四十三)若血實有熱譫語。非胃家實。仲景恐人作胃實攻之。故曰無犯胃氣也。大抵譫語是熱。屬陽而反見陰證者逆。

(九十二)問吐血

傷寒吐血。由諸陽受邪。熱初在表。應發汗而不發汗。熱毒入深。結於五臟。內有瘀積。故吐血也。瘀血甚者。抵當丸(正方九十)輕者桃仁承氣湯(正四十四)兼服犀角地黃湯(雜八十六)三黃丸(雜九十八)

(九十三)問腹痛(腹脹滿附)

本太陽病。醫反下之。因爾腹滿時痛。是有表。復有里。仲景所以用桂枝加芍藥湯主之。(正方十二)痛甚者。加大黃。(正方十三)(桂枝加芍藥。即是小建中也。太陰脈弱自利。設當行大黃芍藥者宜減之。其人胃虛。陽氣易動故也。下利者。先煎芍藥十餘沸)難經云。痛為實。大抵痛宜下。(仲景云。發汗不解。腹滿痛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正四十一)(又曰腹中滿痛。此為實。當下之。屬大柴胡湯)(正方三十)腹痛有二證。有熱痛、有冷痛、尺脈弦、腸鳴泄利而痛者冷痛也。小建中湯主之。(正三十七)仲景云。陽脈澀。陰脈弦。法當腹中急痛。先與小建中湯。不瘥者。與小柴胡湯。(小柴胡去黃芩加芍藥)(正方二十九)陰證腹痛。即四逆散、(正七十六)通脈四逆加芍藥湯。(正八十一)腹痛小便不利者。真武湯(正一百五)關脈實。腹滿大便秘。按之而痛者。實痛也。桂枝加大黃湯。(正方十三)黃連湯、(正八十三)大承氣湯主之。(正四十一)○又問腹脹滿者何也。陰陽不和也。桔梗半夏湯最良。(雜九十九)仲景論太陽證發汗後。腹脹滿也。厚朴生薑半夏甘草人參湯。(正五十八)下後心煩腹滿。臥起不安者。梔子厚朴湯。(正四十八)吐後腹脹滿者。與調胃承氣湯。(正四十三)少陰病六七日腹脹不大便者。急下之。宜承氣湯。(正四十三)

(九十四)問煩躁

傷寒煩躁。太陽與少陰經為多。(蓋太陽與少陰為表裡)陽明經或因不大便。中有燥屎。故煩躁耳。(仲景云。病人不大便五六日繞臍痛。煩躁。發作有時者。此有燥屎也。宜承氣湯。大抵得病二三日。脈弱無太陽柴胡證。煩躁。心下硬。小便利。屎定硬。以小承氣湯)(正四十二)(少少與。微利之。然有病已瘥。尚微煩。必大便硬。當問其小便日幾行。若小便少。津液當還入胃。不須攻也)大抵陰氣少。陽氣勝。則熱而煩。故太陽經傷風。多煩而躁也。(仲景云。太陽傷風。服桂枝湯)(正一)煩不解。先刺風池風府。卻與桂枝湯。又云。太陽傷風。脈浮緊。發熱惡寒。身疼痛無汗而煩躁者。大青龍湯主之。(正三十五)又云。傷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煩者。小建中湯主之(正三十七)(又云。傷風發熱。六七日不解而煩。有表裡證。渴欲飲水。水入則吐。五苓散主之)(正六十六)(又云。傷寒得病無熱。但狂言。煩躁不安。精氣不與人相當。但與五苓散。二大錢服之。常與新汲井水飲一升許。即以指刺喉去之。隨手愈。然而太陽證自汗心煩。若小便數者。又不可用桂枝表也)陽虛陰盛。亦發煩躁。陽氣弱為陰所乘而躁。故少陰病亦煩躁。(少陰病二三日以上。心煩不得臥。黃連阿膠湯主之)(正八十四)(少陰病吐利手足逆冷。煩躁欲死者。吳茱萸湯主之)(正方一百)(少陰病下利咽痛。胸痛心煩者。豬膚湯主之)(正一百一)少陰下利。六七日咳而嘔。渴煩不得眠。豬苓湯主之。(正六十七)少陰病惡寒而蜷。時時自煩。欲去衣被。大柴胡湯下之。(正方三十)學者當以外證與脈別之。(寸關浮數。身熱而煩者。屬太陽也。尺寸俱沉。手足厥逆。自利而煩者。屬少陰也)然有汗之而煩者。(仲景云。太陽病發汗後。大汗出。胃中干。煩躁不得眠。欲得飲水者。少少與之。令胃中和則愈。若脈浮小便不利。微熱稍渴。五苓散主之)(正方六十六)有下之而煩者(仲景云。下之後發汗。晝日煩躁不得眠。夜而安靜。不嘔不渴。無表證。脈沉微者。乾薑附子湯主之)(正七十三)(又云。發汗吐下後。虛煩不得眠。心中懊憹者。梔子豉湯主之)(正四十五)(發汗若下之。病仍未解。煩躁者茯苓四逆湯主之)(正方七十八)又有病已解而反微煩者。此由病新瘥不勝谷。損谷則愈。(先用小柴胡湯)(正二十九)(和其營衛。以通津液。得屎而解。小柴胡不中。然後以調胃承氣湯)(正方四十三)

(九十五)問下利者

傷寒下利多種。須辨識陰陽。勿令差互。(三陽下利則身熱。太陰下利手足溫。少陰厥陰下利。身不熱。以此別之大抵下利挾太陽脈證便不得用溫藥。俗醫但見下利。便作陰證。用溫熱藥。鮮不發黃生斑而死也)太陽陽明合病。必下利。葛根湯(正二十六)主之。(下利而頭疼腰痛。肌熱目疼鼻干。其脈浮大而長者。是其證也)太陽少陽合病自下利。黃芩湯主之。(正八十五)若嘔者。黃芩湯加半夏生薑也。(正八六)(下利而頭疼胸滿。或口苦咽乾。或往來寒熱而嘔。其脈浮大而弦者。是其證也)陽明少陽合病。必下利。其脈不負者順也。負者。失也。互相剋賊。名為負也。(下利而身熱胸脅痛滿乾嘔。或往來寒熱。其脈長大而弦者。是其證也。蓋陽明者土。其脈長大。少陽者木。其脈弦。若合病。土被木賊。更下利為胃已困。若脈不弦者順也。為土不負。負者死)自利不渴屬太陰。(四逆湯)(正七十五)(理中湯主之)(正七十四)自利而渴屬少陰(白通湯)(正九十七)(白通加豬膽湯)(正九十八)(通脈四逆湯)(正八十二)(豬苓湯)(正六十七)(真武湯)(正一百五)(四逆加人參湯)(正七十七)(可檢證而用之)其餘下利。皆因汗下後證也。大抵傷寒下利。須看脈與外證。下利而脈大者。虛也。脈微弱者。為自止。下利日十餘行。脈反實者逆。下利脈數而滑者。有宿食也。下之愈。脈遲而滑者實也。其利未得便止。更宜下之。下利三部脈皆平。按其心下硬者急下之。協熱利者。臍下必熱。大便赤黃色。及腸間津汁垢膩。(謂之腸垢)寒毒入胃。則臍下必寒。腹脹滿。大便或黃白。或青黑。或下利清穀。濕毒氣盛則下利腹痛。大便如膿血。或如爛肉汁也。下利慾飲水者。以有熱也。下利譫語者。有燥屎也。寒毒入胃者。四逆湯、(正七十五)理中湯、(正七十四)白通湯加附子、(正九十七)四逆散加薤白、(正七十六)主之。協熱利者。黃芩湯、(正八十五)白頭翁湯、(正一百八)三黃熟艾湯、(雜方一百)薤白湯、(雜一百一)赤石脂丸、(雜一百二)濕毒下膿血者。桃花湯、(正九十九)地榆散、(雜一百三)黃連阿膠散。(雜一百四)雖然。自利而渴屬少陰。然三陽下利亦有飲水者。乃有熱也。三陰下利宜溫之。然少陰自利清水。心下痛。口乾燥者。卻宜下之。此又不可不知也。(少陰泄利下重。不可投熱藥。先濃煎薤白湯。)(雜一百)(內四逆散。緣四逆散用枳實芍藥之類。又尋常胃中不和腹中腸鳴下利。生薑瀉心湯最妙。)(正六十三)(此二法。不特傷寒證也。)

(九十六)問小便不利小便難

傷寒發汗後小出多亡津液。胃中極干。故小便不利。醫見小便不利。往往利之誤矣。類纂云。胃中干則無小便。慎不可利。故仲景云。下之後復發汗。小便不利者。亡津液耳。若傷寒引飲。下焦有熱。小便不通。脈浮者。五苓散。(正六十六)脈沉者。豬苓湯也。(正六七)表不解。心下有水。發熱而咳。小腹滿。小便不利者。小青龍湯去麻黃加茯苓也。(正三十六)傷寒無汗。翕翕發熱。頭項強痛。小便不利者。桂枝湯去桂加茯苓白朮也。(正方九)嘔而發熱。胸脅滿。心下怔忪。小便不利者。小柴胡湯去黃芩加茯苓。(正二十九)少陰病小便不利者。四逆散加茯苓也。(正七十六)(傷寒有所不利者。行之取其滲泄也。有渴而飲停者。有躁而煩渴者。有病氣去而水氣不得行者。其表裡得見煩躁。口燥欲飲水。水入即吐。病名水逆。及霍亂頭痛。發熱身疼痛欲飲水者。有發熱汗出。復惡寒不嘔。但心下痞者。並宜五苓散。其脈浮。發熱渴欲飲水。小便不利。少陰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嘔渴。心煩不得眠者。宜與豬苓湯。其大病瘥後。從腰以下有水氣者。牡蠣澤瀉散。)(正九十四)(此利水道滲泄之義也。)大抵中濕與發黃。以利小便為先。陽明汗多。以利小便為戒。○又問小便難何也。陰虛故也。陰虛者陽必湊之。為陽所湊也。故小便黃者。中有熱也。宜瞿麥滑石之類瀉之。太陽病發汗。遂漏不止。其人惡風。小便難。四肢微急。難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湯主之。(正方六)陽明中風。脈弦浮大。短氣腹滿。脅下及心痛。鼻幹不得汗。嗜臥身黃。小便難。潮熱而噦者。小柴胡加茯苓主之。(正二十九)

(九十七)問小便自利小便數

太陽證。下焦有熱。小腹必滿。應小便不利而小便反利者。下血證也。抵當湯主之。(正九十一)陽明證自汗出。應小便少而小便自利者。津液內竭也。屎雖硬不可攻也。當用蜜煎導之。(正百十二)少陰證四逆而小便自利者。虛寒證也。四逆湯、(正七十五)真武湯去茯苓主之。(正百五)○又問小便數者何也。腎與膀胱俱虛。而有客熱乘之也。二經既虛。致受於客熱。虛則不能制水。故令數。小便熱則水行澀。澀則小便不快。故令數起也。診其趺陽脈數。胃中熱。即消穀引飲。大便必硬。小便即數也。太陽病自汗。四肢拘急。難以屈伸。心煩微惡寒。腳攣急。若小便數者。慎不可行桂枝也。宜與甘草乾薑湯、(正五十五)芍藥甘草湯也。(正五十七)大抵溲數則大便難。仲景云。趺陽脈浮而澀。浮則胃氣強。澀即小便數。浮澀相搏。大便則硬。其脾為約。麻子仁丸主之。(正九十二)太陽病若汗若吐若下後微煩。小便數。大便因硬者。與小承氣湯(正四十二)和之愈。○又云。傷寒脈浮自汗。小便數。若胃中不和譫語者。少與調胃承氣湯。(正四十三)

(九十八)問有數日不大便。有大便難。有大便硬。有燥屎。有大便溏。

傷寒數日不大便。大便硬。及有燥屎。皆知用大柴胡、(正方三十)大承氣、(正四十一)小承氣(正四十二)攻之。然仲景論大便不通。亦有數種不可攻者。(在第三卷十五問中詳言之矣。)○仲景又有陽結陰結之論。不可不別也。其脈浮而數。能食不大便。此為實。名曰陽結。宜用小柴胡湯。(正二十九)所謂和其營衛。以通津液。縱不了了。得屎而解也。其脈沉而遲。不能食。身體重。大便反硬。名曰。陰結。宜用金液丹。所謂陽盛則促。陰盛則結促結同也。○又問大便溏者何也。古人云。歲火不及。寒乃大行。民病騖溏。大率病人腸中有寒。即大便鴨溏。蓋溏者。胃中冷水穀不別故也。華佗云。寒即溏。熱即垢。仲景說初硬後溏有二證。小便不利。小便少。皆水穀不分耳。

(九十九)問病人默默欲眠。目不能閉。起居不安。其聲嗄或咽乾。(嘎,所訝切聲破也)

此名狐惑傷寒也。狐惑與濕䘌。皆蟲證。初得狀如傷寒。或因傷寒變成其疾。其候默默欲眠。目不能閉。起居不安。蟲蝕其喉為惑。其聲嗄。蟲食下部為狐。其咽乾。狐惑之病。並惡飲食。面目乍赤、乍白、乍黑。是其證也。大抵傷寒病腹內熱。入食小腸胃空虛三蟲行作求食。蝕人五臟及下部。為䘌病。其候齒無色。舌上盡白。甚者唇黑有瘡。四肢沉重。忽忽喜眠。蟲蝕其肛。爛見五臟則死。當數看其上下唇。上唇有瘡。蟲食其臟也。下唇有瘡。蟲食其肛也。殺人甚急。多因下利而得。治䘌桃仁湯、(雜一百五)黃連犀角湯(雜一百六)雄黃銳散主之。(雜一百七)

(一百)問病人慾食。復不能食。常默默欲臥。復不能臥。欲出行復不能行。飲食或有美時。或有不忺飯時。如強健人而臥不能行。如有寒如無寒。如有熱復無熱。口苦小便赤。藥入即吐利。

此名百合傷寒也。百脈一宗。悉致其病。無復經絡也。其狀欲食復不能食。常默默欲得臥復不能臥。欲出行復不能行。飲食或有美時。或有不忺飯時。如強健人而臥不能行。如有寒如無寒。如有熱復無熱。口苦小便赤。百合之病。諸藥不治。藥入即吐利。如有神靈。此多因傷寒虛勞。大病之後不平復。變成斯疾也。百合知母湯、(雜一百八)滑石代赭湯、(雜一百九)雞子湯、(雜一百十)百合地黃湯、(雜百十一)百合洗方(雜百十二)栝蔞牡蠣散、(雜百十三)滑石散(雜百十四)主之。

卷第十二

此一卷。說藥證並藥方加減法。所謂藥證者。藥方前有證也。如某方治某病是也。傷寒有證異而病同一經。藥同而或治兩證。類而分之。參而伍之。審知某證者。某經之病。某湯者。某證之藥。然後用之萬全矣。又況百問中一證下有數種藥方主之者。須是將病對藥。將藥合病。乃可服之。假如下利而心下痞。稱十棗湯、大柴胡、生薑瀉心湯、甘草瀉心湯、赤石脂禹餘糧湯、桂枝人參湯之類。雖均是治下利而心下痞。其方有冷有熱。仔細詳藥證以對治之。則無不中矣。所謂藥方並加減法者。仲景傷寒方一百十三道。病與方相應。乃用正方。科有差別。即隨證加減。昔人云。學方三年。無病可醫。療病三年。無方可治。往往世傳為名論。竟不知執方療病。或中或否。不知加減。移咎於方。古人用藥。如斗運轉。故攻病的而取效速。一服知。二服愈。假如理中丸證。腎氣動者。去白朮。小柴胡湯證。小便不利者。加茯苓。蓋脾惡濕。腎惡燥。白朮治濕。茯苓利水。故腎氣動者去白朮。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以此推之。然後知不可執方療病。須是隨證加減。今於逐方下說病證用藥加減。庶幾修合之際。便見治法。兼古方凡稱㕮咀者。直云銼如麻豆大。云一升者只用一大白盞。以古准今。易曉而通用也。尋常疾勢輕者。只抄粗末五錢匕。水一盞半。入薑棗。煮七八分。去滓服之。未知再作。病勢重者。當依古劑法(古之三兩。即今之一兩也。二兩即今之六錢半也。古之三升。即今之一升也。料例大者。只合三分之一是也)

桂枝湯(一) 太陽中風。陽浮陰弱。發熱汗出。惡寒鼻鳴乾嘔者。宜服之。○太陽病頭痛發熱汗出惡風者。宜服之。○太陽病下之後。其氣上衝者宜服之。○桂枝本為解肌。若脈浮緊發熱汗不出者。不可與之。○太陽病服桂枝湯。煩不解。先刺風池風府。卻與桂枝湯。○服桂枝湯大汗出。脈洪大者。與桂枝湯。若形似瘧一日再發者。宜桂枝二麻黃一湯。○服桂枝湯大汗出。大煩渴不解。脈洪大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服桂枝湯。或下之。仍頭項強痛。翕翕發熱無汗。心下滿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主之。○傷寒脈浮自汗出。小便數。心煩微惡寒。腳攣急。與桂枝湯得之便厥。咽乾煩躁吐逆。作甘草乾薑湯與之。厥愈。更作芍藥甘草湯與之。其腳伸。若胃氣不和。與調胃承氣湯。若重發汗如燒針者。四逆湯主之。○太陽病外證未解。脈浮弱者。當以汗解宜服。○太陽病外證未解。不可下也。下之為逆。解外宜服。○太陽病先發汗不解。復下之。脈浮者不愈。浮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脈浮。故知在外。當須解外則愈。宜服。○病常自汗出者。此為營氣和。營氣和者。外不諧也。以衛氣不共營氣諧和故爾。以營行脈中。衛行脈外。復發其汗。營衛和則愈。宜服。○病人臟無他病。時發熱自汗出而不愈者。衛氣不和也。先其時發汗則愈。宜服。○傷寒不大便六七日。頭痛有熱。與承氣湯。小便清者。知不在裡。當發汗。宜服。○傷寒發汗解半日許。復熱煩。浮數者。可更發汗。宜服。○傷寒醫下之。清穀不止。身疼痛。急當救里。後身疼痛。清便自調。急當救表。救里宜四逆湯。救表宜桂枝湯。○太陽病發熱汗出。營弱衛強。故使汗出。欲救邪風。宜服。○傷寒大下後。復發汗。心下痞。惡寒者。不可攻痞。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湯。攻痞宜大黃黃連瀉心湯。○太陽病不解。熱結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當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小腹急結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氣湯。其解外宜服。(以上屬太陽)。○陽明病脈遲汗出多。微惡寒。表未解宜服。○病人煩熱汗出解。如瘧狀。日晡發熱。脈實者。宜大承氣湯。脈浮虛者宜服。(以上屬陽明)○太陰病脈浮。可發汗宜服。(屬太陰)○下利腹脹滿。身疼痛者。先溫里。乃攻表。溫里宜四逆湯。攻表宜服。(屬厥陰)○吐利止。身痛不休。宜桂枝湯小和之。(屬霍亂)

桂枝 芍藥(各三錢) 甘草(二兩炙)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錢匕。水一盞半。入生薑五片。棗子二枚。煎至一盞。去滓溫服。須臾啜熱稀粥一盞。以助藥力。溫覆令一時許。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佳。○(加減法)桂枝湯自西北二方居人。四時行之無不應驗。江淮間唯冬及春可行之。自春末及夏至以前。桂枝證可加黃芩一分。謂之陽旦湯。夏至後有桂枝證可加知母半兩。石膏一兩。或加升麻一分。若病人素虛寒者。正用古方。不在加減也。○戒曰。桂枝最難用。雖雲表不解脈浮可發汗。宜桂枝湯。須是病人常自汗出。小便不數。手足溫和。或手足指稍作微冷。少頃卻溫。身雖微似煩而又增寒。始可行之。若病人身無汗。小便數。或手足冷。不惡寒。或飲酒家不喜甘者。慎不可行桂枝也。仍有桂枝證服湯已。無桂枝證者。尤不可再與。

桂枝麻黃各半湯。(二) 太陽病得之八九日如瘧狀。發熱惡寒。熱多寒少。其人不嘔。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發。脈微緩者。為欲。愈也。脈微而惡寒者。此陰陽俱虛。不可更發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熱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癢宜服。(屬太陽)

桂枝 芍藥 甘草(炙。各八錢) 麻黃(半兩。湯泡焙秤) 杏仁(一十二個。湯浸去皮尖兩仁者)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錢匕。生薑四片。棗子一枚。水一盞半。煮至八分。去滓溫服。(又見辯誤)

桂枝二麻黃一湯。(三) 服桂枝湯大汗出。脈洪大者。與桂枝湯如前法。若形似瘧。一日再發者。汗出必解宜服。(屬太陽)

桂枝(八錢半) 芍藥(五錢半) 杏仁(八個。沸湯浸去皮尖) 甘草(二分半炙)麻黃(三錢一。字。湯泡去黃汁焙乾秤)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錢匕。生薑四片。棗子一枚。水一盞半。煮至八分溫服。以微汗為度。(又見辯誤)

桂枝二越婢一湯。(四) 太陽病發熱惡寒。熱多寒少。脈微弱者。此無陽也。不可發汗。宜服之。(屬太陽)

桂枝 芍藥 甘草(各半兩) 石膏(六錢。捶碎) 麻黃(半兩。湯泡去黃汁焙乾秤。)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錢匕。生薑四片。棗子一枚。水一盞半。煮至八分。去滓溫服。(又見辯誤)

桂枝加桂湯。(五) 燒針令其汗。針處被寒。核起而赤者。必發奔豚氣。從小腹上衝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壯。與此藥。(屬太陽)

桂枝(五兩) 芍藥(三兩) 甘草(炙二兩)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錢匕。生薑四片。棗子一枚。水一盞半。煮至八分。去滓溫服(桂枝湯加桂。以桂能泄奔豚之氣也)

桂枝加附子湯。(六) 太陽病發汗。遂漏不止。其人惡風。小便難。四肢微急。難以屈伸者。宜服之。(屬太陽)

桂枝(去皮) 芍藥(各一兩半) 甘草(一兩炙) 附子(炮去皮。用半個)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錢匕。生薑四片。棗子一枚。水一盞半。煮至八分。去滓溫服。

桂枝去芍藥湯。(七) 太陽病下之後。脈促胸滿者。宜服之。(屬太陽)

桂枝(一兩半去皮) 甘草(一兩炙)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錢匕。生薑四片。棗子一枚。水一盞半。煮至八分。去滓溫服。(芍藥味酸。脈促胸滿。恐成結胸。故去芍藥。佐則單用辛甘發散毒氣也)

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八) 太陽病下之後。脈促胸滿者。桂枝去芍藥湯主之。若微寒者。宜服之。(屬太陽)

桂枝(一兩半去皮) 甘草(一兩炙) 附子(去皮尖半個炮)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錢匕。生薑四片。棗子一枚。水一盞半。煮至八分。去滓溫服。小便利即愈。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九) 服桂枝湯或下之。仍頭項強痛。翕翕發熱無汗。心下滿微疼。小便不利者。此主之。(屬太陽)

芍藥 茯苓 白朮(各一兩半) 甘草(一兩炙)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錢匕。生薑四片。棗子一枚。水一盞半。煮至八分。去滓溫服。小便利即愈。

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十) 傷寒脈浮。醫火劫之。亡陽必驚狂。臥起不安者。此主之。

桂枝 蜀漆(各一兩半) 甘草(一兩炙) 牡蠣(二兩半) 龍骨(二兩)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錢匕。生薑四片。棗子一枚。水一盞半。煮至八分。去滓溫服。

桂枝加芍藥生薑人參新加湯。(十一) 發汗後身疼痛。脈沉遲者。此主之。(屬太陽)

桂枝 人參(各一兩半) 芍藥(二兩) 甘草(一兩炙)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錢匕。生薑四片。棗子一枚。水一盞半。煮至八分。去滓溫服。

桂枝加芍藥湯。(十二) 太陽病下之。因腹滿痛屬太陰。此主之。

桂枝(三兩) 甘草(二兩炙) 芍藥(六兩。下利者先煎芍藥三四沸)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錢匕。生薑四片棗子一枚。水一盞半。煮至八分。去滓溫服。

桂枝加大黃湯。(十三) 太陽病反下之。因腹滿痛。屬太陰。桂枝加芍藥湯主之。大實痛者。此主之。

桂枝(六分去皮) 芍藥(三兩) 甘草(一兩炙) 大黃(二兩) 痛甚者加大黃(大實痛者。加一兩半。羸者減之)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錢匕。生薑四片。棗子一枚。水一盞半。煮至八分。去滓溫服。(又見辯誤)

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十四) 火逆下之。因燒針煩躁者。此主之。(屬太陽)

桂枝(半兩去皮) 甘草(炙) 牡蠣(熬) 龍骨(各一兩)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錢匕。水一盞半。煮至八分。去滓溫服。

桂枝甘草湯。(十五) 發汗過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此主之。(屬太陽)

桂枝(二兩去皮) 甘草(一兩炙)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錢匕。水一盞半。煮至八分。去滓溫服。

桂枝人參湯。(十六) 太陽病外證未除。而數下之。遂協熱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裡不解者。此主之。

桂枝(一兩三錢) 甘草(一兩三錢炙) 乾薑(炮) 人參 白朮(各一兩)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煮至八分。去滓溫服。日再、夜一服。

桂附湯。(十七) 傷寒八九日。風濕相搏。身體疼煩。不能自轉側。不嘔不渴。脈浮虛而澀者。此主之。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朮湯主之。(屬太陽)

桂枝(一兩三錢。若大便硬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朮一兩三錢) 附子(一個炮去皮)甘草(三分炙)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錢匕。生薑四片。棗子一枚。水一盞半。煮至八分。去滓溫服。日三服。

桂枝加葛根湯。(十八) 太陽病。項強𠘧𠘧。反汗出惡風者。此主之。(伊尹湯液論。桂枝湯中加葛根。今監本用麻黃誤矣)

桂枝 甘草(炙) 芍藥(各六錢三字) 葛根(一兩三錢) 麻黃(一兩一錢)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錢匕。生薑四片。棗子一枚。水一盞半。煮至八分。去滓服。覆取微汗。

桂枝加厚朴杏子湯。(十九) 太陽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此主之。(屬太陽)

桂枝(去皮) 芍藥(各一兩) 甘草(六錢三字炙) 杏仁(去皮尖。十七個) 厚朴(去皮。薑汁炙。六錢三字)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錢匕。生薑四片。棗子一枚。煮至八分。去滓溫服。覆取微汗。

麻黃湯。(二十) 太陽病頭痛發熱。身疼惡風無汗而喘者宜服。○太陽陽明合病。喘而胸滿。不可下宜服。○太陽病十日以去脈浮細而嗜臥者。外已解也。設胸滿者。與小柴胡湯。脈但浮無餘證者與服之。○太陽病脈浮緊無汗。發熱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證仍在。此當發其汗。服藥已微除。其人發煩目瞑劇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陽氣重故也。此主之。○傷寒脈浮緊不發汗因衄。此主之。(以上屬太陽)○陽明病。脈浮無汗而喘。發汗則愈。宜服。○脈但浮無餘證者與服。若不溺腹滿加噦者。不治。(以上屬陽明)

甘草(半兩炙) 桂枝(一兩) 杏仁(三十五個去皮尖) 麻黃(一兩半。去節。百沸湯泡去黃汁。焙乾秤)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錢匕。水一盞半。煮至八分。去滓溫服。覆取微汗。不須啜粥。(加減法)傷寒熱病。藥性須涼。不可太溫。夏至後麻黃湯須加知母半兩。石膏一兩。黃芩一分。蓋麻黃湯性熱。夏月服之。有發黃斑出之失。唯冬及春。與病人素虛寒者。乃用正方。不在加減。

麻黃杏子甘草石膏湯。(二十一) 發汗後。不可更行桂枝湯。汗出而喘。無大熱者。可與此服之。(屬太陽)

甘草(一兩炙) 石膏(四兩碎綿裹) 杏仁(二十五個去皮尖) 麻黃(二兩。去節。湯泡。去黃汁。焙乾秤)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錢匕。水一盞半。煮至八分。去滓溫服。

麻黃附子甘草湯。(二十二) 少陰病得之二三日。可與此藥微發汗。(以二三日無證。故微發汗也。屬少陰)

麻黃(二兩。去節。湯泡。去黃汁。焙乾秤) 甘草(二兩炙)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錢匕。水一盞半。煮至八分。去滓溫服。相次三兩服。以身微汗為度。

麻黃細辛附子湯(二十三) 少陰病始得之。反發熱。脈沉者。此主之。(屬少陰)

麻黃(二兩。去節。湯炮去黃汁。焙乾秤) 細辛(二兩)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錢匕。水一盞半。煮至八分。去滓溫服。

麻黃連翹赤小豆湯。(二十四) 傷寒瘀熱在裡。身必黃。此主之。(屬陽明)

麻黃(一兩。去節。湯泡去黃汁。焙乾秤) 甘草(一兩炙) 赤小豆(半升) 杏仁(二十枚去皮尖) 生梓白皮(切二兩) 連翹(一兩。或作半兩連翹根是)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錢匕。生薑四片。棗子一枚。水一盞半。煮至八分。去滓溫服。

麻黃升麻湯。(二十五) 傷寒六七日。大下後。寸脈沉而遲。手足厥逆。下部脈不至。咽喉不利。唾膿血。泄利不止者。為難治。此主之。(屬厥陰)

麻黃(二兩半。去節。湯泡去黃汁,焙乾秤) 升麻 當歸(各一兩一分) 知母 黃芩 葳蕤(各三分) 芍藥 麥門冬(去心) 桂枝(去皮) 茯苓 甘草(炙) 乾薑(炮) 石膏(碎綿裹) 白朮(各一分)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錢匕。水一盞半。煮至八分。去滓溫服。相次一炊久。進一服。汗出愈。

葛根湯。(二十六) 太陽病項背強几几無汗惡風。又太陽與陽明合病者。必自利。此並主之。(屬太陽)

葛根(二兩) 桂枝(去皮) 甘草(炙) 芍藥(各一兩) 麻黃(一兩半。去節。湯泡去黃汁。焙乾秤)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錢匕。生薑四片。棗子一枚。水一盞半。煮至八分。去滓溫服。覆取汗為度。

葛根加半夏湯(二十七) 太陽與陽明合病。不下利。但嘔者。此主之。(屬太陽)

葛根(四兩或作一兩) 半夏(六錢一字) 麻黃(三分。去節。湯泡。去黃汁。焙乾秤)甘草(炙) 桂枝(去皮) 芍藥(各半兩)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錢匕。生薑四片。棗子一枚。水一盞半。煮至八分。去滓溫服。覆取微汗。

葛根黃芩黃連湯(二十八) 太陽病桂枝證醫反下之。利遂不止。脈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此主之。

葛根(四兩) 黃芩(一兩半) 黃連(六兩或作二兩半) 甘草(二兩炙)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煮至八分。去滓溫服。日進二三服。

小柴胡湯。(二十九) 太陽病十日以去。脈浮細而嗜臥者外已解。設胸滿痛。與服。脈但浮者。與麻黃湯。○傷寒五六日中風往來寒熱。胸脅苦痛。默默不欲食。心煩喜嘔。或胸煩而不嘔。或渴或腹中痛。或脅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熱。或咳者。此主之。○血弱氣盡。腠理開。邪氣因入與正氣相搏。結於脅下。邪正分爭。往來寒熱。休作有時。默默不欲飲食。臟腑相連。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嘔也。此主之。○服柴胡湯已。渴者屬陽明。以法治之。○傷寒四五日。身熱惡風。頸項強。脅下滿。手足溫而渴者。此主之。○傷寒陽脈澀。陰脈弦。法當腹中急痛。先與小建中湯。不瘥者此主之。○太陽病。過經十餘日。發汗吐下之後。四五日柴胡湯證仍在者。先與小柴胡嘔不止。心下急。鬱郁微煩者。為未解也。與大柴胡湯下之即愈。○婦人中風七八日。續得寒熱。發作有時。經水適斷者。此為熱入血室。其血必結。故使如瘧狀。此主之。○傷寒五六日。頭汗出。微惡寒。手足冷。心下滿。不欲食。大便硬。脈細者為陽微結。必有表。復有里也。脈沉亦在裡也。汗出為陽微。假令純陰結。不得復有外證。悉入在裡。此為半在裡半在表也。脈雖沉緊。不得為少陰病。所以然者。陰不得有汗。令頭汗出。故知非少陰也。可與服此。設不了了者。得屎而解。○傷寒五六日。嘔而發熱者。柴胡湯證具。而以他藥下之。柴胡證仍在者。復與柴胡湯。此雖已下之。不為逆。必蒸蒸而振。卻發熱汗出而解。若心下滿而腹痛者。此為結胸也。大陷胸湯主之。但滿而不痛者。此為痞。柴胡不中與之。宜半夏瀉心湯。(以上屬太陽)○陽明病發潮熱。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脅滿不去者。與服之。○陽明病。脅下硬滿不大便而嘔。舌上白苔者。可與服之。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氣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陽明中風。脈弦浮大而短氣。腹都滿。脅下及心痛。久按之氣不通。鼻幹不得汗。嗜臥。一身及目悉黃。小便難。有潮熱。時時噦。身前後腫。刺之小瘥。外不解。病過十日。脈續浮者。與此藥主之。(以上屬陽明)○太陽病不解。轉入少陽。脅下硬滿。乾嘔不能食。往來寒熱。尚未吐下。脈沉緊者。此主之。若已吐下發汗。溫針譫語。小柴胡湯證罷。此為壞證。知犯何逆。以法治之。(以上屬少陽)○嘔而發熱者宜服。○傷寒瘥已。後更發熱。此主之。脈浮者。以汗解之。脈沉實者。以下解。(屬辨陰陽易瘥後勞復病脈證)

黃芩(一兩半。若腹中痛者。去黃芩加芍藥一兩半。芍藥或作三分。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黃芩加茯苓二兩) 人參(一兩半。若不渴外有微熱者。去人參加桂枝一兩半。溫覆微汗愈。若咳嗽者。去人參並棗子加五味子一兩一分乾薑一兩) 棗子(六枚。若脅下痞硬。去棗子加牡蠣二兩熬。牡蠣或作一兩) 半夏(一兩一分湯洗。若胸中煩不嘔者。去半夏人參加栝蔞實一枚。用四分之一。若渴者。去半夏更加人參三分栝蔞根二兩) 柴胡(四兩去蘆) 甘草(一兩半炙)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錢匕。生薑四片。棗子三枚。水一盞半。煮至八分。去滓溫服。日三服。

卷第十三

大柴胡湯(三十) 太陽病過十餘日。發汗吐下之後。四五日柴胡證仍在者。先與小柴胡。嘔不止。(一云嘔止小安)心下急。鬱郁微煩者為未解也。與大柴胡湯下之則愈。○傷寒十餘日。熱結在裡。往來寒熱者與服。○傷寒發熱汗出不解。心中痞硬。嘔吐而下利者。此主之。(以上屬太陽)○陽明病汗多者。急下之。宜服。○少陰病下利清水。心下痛。口乾者。可下之。宜大柴胡、大承氣湯。○病腹中滿痛。此為實。當下之。宜大承氣、大柴胡湯。○腹滿不減。減不足言。當下之。宜大柴胡、大承氣湯。○傷寒後脈沉者。內實也。下之解。宜服。○傷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無表裡證。大便難。身微熱者。實也。急下之。宜大承氣、大柴胡湯。○太陽病未解。脈陰陽俱停。必先振慄汗出而解。但陰脈微者。下之而解。宜服。○病人無表裡證。發熱七八日。雖脈浮數者。可下之。大柴胡湯主之。○病人煩熱。汗出則解。又如瘧狀。日晡所發熱者。屬陽明。脈實者可下之。大柴胡大承氣湯主之。(屬可下病脈證)

柴胡(四兩) 黃芩 芍藥(各一兩半) 半夏(一兩一分洗) 枳實(二枚去穰炒。千金云。枳實去穰一分准二枚)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錢匕。生薑四片。棗子一枚。水一盞半。煮至八分。去滓溫服。以利為度。未利再服。(本方無大黃。欲下者。加大黃一兩)

柴胡桂枝湯(三十一) 傷寒六七日。發熱微惡寒。肢節煩。頭疼微嘔。心下支結。外證未去者。此主之。(屬太陽)○發汗多亡陽譫語者。不可下。與此藥和其營衛。以通津液。後自愈。(屬發汗後病脈證)

柴胡(一兩三錢) 桂枝(去皮) 黃芩 人參 芍藥(各半兩) 半夏(四錢一字洗) 甘草(三錢一字炙)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錢匕。生薑四片。棗子一枚。水一盞半。煮至八分。去滓溫服。

柴胡桂枝幹薑湯。(三十二) 傷寒五六日已發汗而復下之。胸脅滿。微結。小便不利。渴而不嘔。但頭汗出。往來寒熱心煩者。此為未解也。宜服之(屬太陽)

柴胡(四兩) 桂枝(去皮) 黃芩(各一兩半) 牡蠣(熬) 甘草(炙) 乾薑(各一兩) 栝蔞根(二兩)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錢匕。水一盞半。煮至八分。去滓溫服。食頃再服。

柴胡加龍骨牡蠣湯(三十三) 傷寒八九日下之。胸滿煩驚。小便不利。譫語。一身盡重不可轉側者。此主之。(屬太陽)

柴胡 黃芩 龍骨(各一兩) 鉛丹 人參 桂枝 半夏(半合湯洗) 牡蠣(一分半煅)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錢匕。生薑四片。棗子一枚。水一盞半。煮至八分。去滓溫服。(又見辨誤)

柴胡加芒硝湯(三十四) 傷寒十三日不解。胸脅滿而嘔。日晡所發潮熱已而微利。此本柴胡下之。以不得利。今反利者。知醫以丸藥下之。此非其治也。潮熱者實也。先宜服小柴胡湯以解外。後以柴胡加芒硝主之。(屬太陽)

黃芩 人參(各半兩) 柴胡(一兩三錢三字) 芒硝(一兩) 甘草(炙半兩) 半夏(四錢一字湯洗)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錢匕。生薑四片。棗子一枚。水一盞半。煮至八分。去滓內芒硝。更微沸溫服。

大青龍湯(三十五) 太陽中風。脈浮緊。發熱惡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煩躁者。此藥主之。若脈微弱。汗出惡風者。不可服之。服之則厥逆筋惕肉瞤。此為逆也。○傷寒脈浮緩。身不疼。但重。乍有輕時。無少陰證者。此主之。(屬太陽)

桂枝(去皮一兩) 甘草(一兩炙) 石膏(如半個雞子大。碎) 杏仁(二十枚去皮尖) 麻黃(三兩去節湯泡。去黃汁。焙乾秤)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錢匕。生薑四片。棗子一枚。水一盞半。煮至八分。去滓溫服。取汗為度。若汗周身潤。止後服。未周身潤可停待相次服盡。不欲汗多。恐亡陽故也。若汗多不止。用溫粉撲之。

溫粉方

白朮 藁本 川芎 白芷(各等分)

上搗羅為細末。每末一兩。入米粉三兩和之。粉撲周身止汗。無藁本亦得。若汗已出後盡劑服。汗多亡陽。遂逆。惡風煩躁。不得眠也。

小青龍湯(三十六) 傷寒心下有水氣。咳而微喘。發熱不渴。服湯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此主之。○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乾嘔發熱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小腹滿。或喘者。此主之。

芍藥 桂枝(去皮) 乾薑(炮) 甘草(炙) 細辛(各一兩半) 五味子(一兩。別本或加一分) 半夏(一兩半。湯洗。若渴者。去半夏。加栝蔞根一兩半) 麻黃(一兩半。微利者去麻黃。加蕘花如一彈子。熬令赤色。若噎者。去麻黃加附子半個炮。若小便不利。小腹滿者。去麻黃加茯苓二兩。若喘者去麻黃加杏仁一兩半。去皮尖麻黃湯泡)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錢匕。水一盞半。煮至八分。去滓溫服。杏仁、半夏二味。或各作一兩一分。

小建中湯(三十七) 傷寒陽脈澀。陰脈弦。法當腹中急痛。先與小建中湯。不瘥者。小柴胡湯主之。○傷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煩者宜服。

芍藥(三兩) 甘草(一兩炙) 桂枝(一兩半去皮) 膠飴(半升。舊有微溏或嘔者去膠飴。局方加黃耆一兩半為黃耆建中湯)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錢匕。水一盞半。生薑四片。大棗子一枚。煮至八分。去滓下膠飴兩匙許再煎化。溫服。日三服。夜二服。尺脈尚遲。再作一劑。加黃耆末一錢。

煎造膠飴法

糯米(一升揀淘淨) 大麥柏末(六兩)

上米一如炊飯甑上至氣溜。取下傾入一盆子。入柏末一合。並湯一盞來許。拌和。再上甑至飯熟。卻入盆子內。都以柏末拌和。入一瓷罐子。可容五升許。冬月罐子熱。春秋夏溫。冬月用湯二升許入罐子內。約內面飯上湯三指許即得。布並紙三五重蓋定。更以綿或絮抱定近火。春秋夏即溫和。至一宿。見米浮在水面上。即以布絞裂。取清汁。銀石器內煎。至面上有膜。即以木篦不住手攪。至稀糊。以瓷器收。夏月置井中。庶不酸。

大陷胸湯(三十八) 太陽病脈浮而動。數浮則為風。數則為熱。動則為痛。數則為虛頭痛發熱。微盜汗出而反惡寒。表未解也。醫反下之。動數變遲。膈內拒痛。胃中空虛。客氣動膈。短氣躁煩。心中懊憹。陽氣內陷。心下因硬。則為結胸。大陷胸湯主之。若不結胸。但頭汗出。余處無汗。劑頸而還。小便不利。身必發黃。○傷寒六七日。結胸熱實。脈沉而緊。心下痛。按之石硬者。宜服。○傷寒十餘日。熱結在裡。復往來寒熱者。與大柴胡湯。但結胸無大熱者。此為小結在胸脅也。但頭微汗出者。此主之。○太陽病重發汗而復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熱。從心下至小腹硬滿而痛。不可近者。此主之。○傷寒五六日。嘔而發熱者。柴胡湯證具。而以他藥下之。柴胡證仍在者。復與柴胡湯。此雖已下之不為逆。必蒸蒸而振。卻發熱汗出而解。若心下滿而硬痛者。此為結胸也。此主之。(以上屬太陽)

大黃(一兩半。去皮錦文者為末) 甘遂(一字赤連珠者細羅為末) 芒硝(五分)

上以水二盞。先煮大黃至一盞。去滓。下硝一沸。下甘遂末。溫服。得快利。止後服。

又大陷胸湯方

桂枝(一兩) 甘遂(一兩或作半兩) 大棗(一兩或作三枚) 人參(一兩) 栝蔞實(一枚去皮只用四分之一)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五錢匕。水一盞。或作二盞。煮至八分。去滓溫服。胸中無堅物勿服之。

大陷胸丸。(三十九) (又見辯誤)病發於陽而反下之。熱入因作結胸。病發於陰而反下之。(一作汗出)因作痞也。所以成結胸者。以下之太早故也。結胸者。項亦強。如柔痓狀。下之則和。宜此藥主之。(屬太陽)

大黃(二兩或作四兩) 芒硝(三分) 杏仁(三分去皮尖熬黑) 苦葶藶子(三錢熬)

上搗羅二味。納杏仁芒硝合研。如脂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抄甘遂末半錢匕。白蜜一合。水二盞。煮取一盞。頓服。一宿乃下。如不下。再服。(甘遂性猛宜斟量虛實服之)

小陷胸湯。(四十) (又見辯誤)小結胸病正在心。按之則痛。脈浮滑者。此主之。(屬太陽)

半夏(湯洗秤一兩半) 黃連(一兩) 栝蔞(一枚去皮或作半枚)

上銼如麻豆大。水二盞。先煮栝蔞至一盞半。下諸藥。煎至八分。去滓溫服。未知再服。微利黃涎便安。

大承氣湯。(四十一) 陽明病脈遲。雖汗出不惡寒者。其身必重。短氣腹滿而喘。有潮熱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此藥主之。若汗多微發熱惡寒者。外未解也。(一法與桂枝湯)其熱不潮。未可與承氣湯。若腹大滿不通者。可與小承氣湯。微和胃氣。勿令大泄下。○陽明病潮熱。大便微硬者。可與此藥。不硬者。不可與之。○傷寒若吐若下後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餘日。日晡所發潮熱。不惡寒。獨語如見鬼狀。若劇者。發則不識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視。脈弦者生。澀者死。微者但發熱譫語者。此主之。若一服利。則止後服。○陽明病。譫語有潮熱。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若能食者。但硬耳。宜服。○陽明病下血譫語者。此為熱入血室。但頭汗出者。刺期門。隨其實而瀉之。濈然汗出則愈。汗出譫語者。以為有燥屎在胃中。此為風也。須下者。過經乃可下之。下之若早。語言必亂。以表虛里實故也。下之愈。宜服。○二陽並病。太陽證罷。但發潮熱。手足漐漐汗出。大便難而譫語者。下之則愈。宜服。○陽明病下之。心下懊憹而煩。胃中有燥屎者。可攻。腹微滿初頭硬。後必溏。不可攻之。若有燥屎者。宜服。○病人煩熱。汗出則解。又如瘧狀。日晡所發熱者。屬陽明也。脈實者。宜下之。脈浮虛者。宜發汗。下之與大承氣。發汗宜桂枝湯。○大下後。六七日不大便。煩不解腹滿痛者。此有燥屎也。所以然者。本有宿食故也。宜服。○傷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無表裡證。大便難。身微熱者。此為實也。急下之。宜服。○陽明病發熱汗多者。急下之。宜服。○得病二三日。脈弱無太陽柴胡證。煩躁心下硬。至四五日。雖能食。以小承氣湯少少與。微和之。令小安。至六日與承氣一升。若不大便。更六七日。小便少者。雖不大便。但初頭硬。後必溏。未定成硬攻之必溏。須小便利。屎定硬。此主之。○發汗不解。腹滿痛者。急下之。宜服。○腹滿不減、減不足言。當下之。宜服。○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難乍易。時有微熱。喘冒不能臥者。有燥屎也。宜服。○陽明少陽合病。必下利。其脈不負者為順也。負者失也。互相剋賊。名為負也。脈滑而數者。有宿食也。當下之。宜服。(以上屬陽明)○少陰病二三日。口燥咽乾者。急下之。宜服。○少陰病自利清水。色純青。心下必痛。口乾燥者。可下之。宜服。○少陰病六七日。腹脹不大便者。急下之。宜服。(以上屬少陰)○下利三部脈皆平。按之心下硬者。急下之。宜服。○下利脈遲而滑者。內實也。利未欲止。當下之。宜服。○寸口脈浮而大。按之反澀。尺中微而澀。故知有宿食。當下之。宜服。○下利不欲食者。以有宿食故也。當下之。宜服。○下利瘥。至其年月日時復發者。以病不盡故也。當下之。此主之。○下利脈反滑。當下所去下乃愈。此主之。○脈雙弦而遲者。必心下硬。脈大而緊者。陽中有陰也。可下之。宜服。○病腹中滿痛者。此為實也。當下之。宜服。此主之。(以上屬可下病脈證)

大黃(二兩。錦文者去皮生用酒洗過) 枳實(四枚或作三枚去穰炒淨秤用半兩) 厚朴(四兩去皮薑汁炙) 芒硝(二兩或作一合半。朴硝有蘆頭者亦得)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錢匕。水二盞。先煮厚朴枳實至一盞余。下大黃。煮取六分。去滓。入芒硝煎一二沸。放溫服。以利為度。未利再與一服。

小承氣湯(四十二) 陽明病。潮熱大便微硬者。可與大承氣湯。不硬者。不可與之。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與小承氣湯。湯入腹中轉失氣者。此有燥屎也。乃可攻之。若不轉失氣者。此但初頭硬。後必溏。不可攻之。攻之必脹滿。不能食也。欲飲水者。與水則噦。其後發熱者。必大便復硬而少也。以小承氣湯和之。不轉失氣者。不可攻也。○陽明病脈遲。雖汗出不惡寒。其氣必重。短氣腹滿而喘。有潮熱者。此為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硬。大承氣湯主之。若腹大滿不通者。與小承氣湯微和胃氣。勿令大泄下。○陽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硬。硬則譫語。此藥主之。若一服譫語止者。更莫後服。○陽明病譫語潮熱。脈滑而疾者。此藥主之。因與承氣湯一升。腹中轉氣者。更服一升。若不轉氣者。勿更與之。明日又不大便。脈反微澀者。裡虛也。為難治。不可更與承氣湯。○太陽病。若吐。若下。若發汗後。微煩。小便數。大便硬者。與小承氣湯和之愈。○得病二三日。脈弱無太陽柴胡證。煩躁心下硬。至四五日雖能食。以小承氣湯少少與微和之。令小安。下利譫語者。有燥屎也。此主之。(屬厥陰)

大黃(四兩去皮) 厚朴(二兩去皮薑汁炙) 枳實(四枚或作三枚。去穰炒淨秤半兩也)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錢匕。以水一大盞半。煎至八分。去滓溫服。以利為度。初服湯更衣者。止後服。不爾者。再服之。

調胃承氣湯。(四十三) 發汗後。惡寒。虛故也。不惡寒。但熱者。實也。當和胃氣。此主之。○太陽病未解。脈陰陽俱停。必先振慄汗出而解。但陽脈微者。先汗之而解。但陰脈微者。下之而解。若欲下之。宜服。○傷寒脈浮自汗出。小便數。心煩微惡寒。腳攣急。與桂枝湯欲攻其表。此誤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煩躁吐逆作。甘草乾薑湯與之。以復其陽。若厥愈足溫者。更作芍藥甘草湯與之。其腳即伸。若胃氣不和譫語者。少與調胃承氣湯。○傷寒十三日。過經譫語者。以有熱也。當以湯下之。若小便利者。大便當硬。而反下利。脈調和者。知醫以丸藥下之。非其治也。若自下利者。脈當微厥。今反和者。此為內實也。此主之。○太陽病過經十餘日。心下溫溫欲吐。而胸中痛。大便反溏。腹微滿。鬱郁微煩。先此時自極吐下者與服之。若不爾者。不可與。但欲嘔。胸中痛微溏者。此非柴胡證。以嘔故知極吐下也。○陽明病不吐不下。心煩者可與服。○太陽病三日發汗不解。蒸蒸熱者。屬胃也。此主之。○傷寒吐後。腹脹滿者。與服。(以上屬陽明)

甘草(一兩) 大黃(二兩去皮) 芒硝(一兩三分。或作一兩一分)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七分。去滓下硝。更上火二三沸。溫、頓服之。

桃核承氣湯(四十四) 太陽病不解。熱結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當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小腹結者。乃可攻之。宜用此藥。(屬太陽)

大黃(四兩) 桂枝(去皮二兩) 甘草(二兩炙) 芒硝(二兩) 桃仁(去皮尖雙仁者五十個捶碎)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五錢匕。以水二大盞。煎至八分。去滓下硝煎化。溫服。以微利為度。未利。移時再服。

梔子豉湯(四十五) 發汗吐下後。虛煩不得眠。若劇者。必反復顛倒。心中懊憹。此主之。○發汗若下之,而煩熱。胸中窒者。此主之。○仲景云。凡用梔子湯。病人舊微溏者。不可與服之。○傷寒五六日大下之後身熱不去。心中結痛者。未欲解也。此主之。(以上屬太陽)○陽明病脈浮而緊。咽燥口苦。腹滿而喘。發熱汗出。不惡寒。反惡熱。身重。若發汗則燥。心憒憒反譫語。若加溫針。必怵惕煩躁不得眠。若下之。則胃中空虛。客氣動膈。心中懊憹。舌上苔者。此主之。○陽明病下之。外有熱。手足溫。不結胸。心中懊憹。飢不能食。但頭汗出者。此主之。○下利後更煩。按之心下濡者。為虛煩也。此主之。(屬厥陰)

香豉(二兩) 肥梔子(十六個擘碎或作十四個)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五錢。水二盞。先煮梔子至一盞。入豉煎至七分。去滓溫服。得快吐。止後服。

梔子甘草豉湯(四十六) 發汗吐下後。虛煩不得眠。若劇者。必反復顛倒。心中懊憹。梔子豉湯主之。若少氣者。此主之。(屬太陽)

梔子(七枚) 甘草 豉(各一兩)

上分二服。以水二盞。先煎梔子甘草至一盞。內豉同煎。取七分。去滓溫服。得快吐。止後服。

梔子生薑豉湯。(四十七) 發汗吐下後。虛煩不得眠。若劇者。必反復顛倒。心中懊憹。梔子豉湯主之。若嘔者。當主之。(屬太陽)

梔子(七枚) 生薑(二兩半) 豉(一兩)

上分二服。以水二盞。先煮梔子生薑至一盞。內豉同煎。至七分。去滓溫服。得快吐。止後服。

卷第十四

梔子厚朴湯(四十八) 治傷寒下後。心煩。腹滿。臥起不安者。(屬太陽)

梔子(大者七枚擘碎) 厚朴(去皮薑汁炙二兩) 枳實(二枚取去穰。麩炒秤一分)

上銼如麻豆大。分作二服。以水二盞半。煎至八分。去滓溫服。得吐。止後服。

梔子乾薑湯(四十九) 治傷寒。醫以丸藥下之。身熱不去。微煩者。(屬太陽)

梔子(七枚) 乾薑(一兩)

上銼如麻豆大。分二服。以水二大盞。煎至七分。去滓溫服。得吐。止後服。(凡用梔子湯。病人舊微溏者。不可與之)

梔子柏皮湯(五十) 治傷寒身黃髮熱。(屬太陽)

梔子(八枚) 黃柏(一兩) 甘草(半兩炙)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煎至七分。去滓溫服。

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五十一) 治發汗後。其人臍下悸者。欲作奔豚。(屬太陽。)

桂枝(二兩。去皮) 甘草(一兩炙) 茯苓(去皮六兩。或作四兩)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五錢。棗二個。用甘爛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溫服。(作甘爛水法。用水二斗。置大盆中。以勺揚之。上有珠子五六千顆。有珠相逐取用)

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五十二) 治傷寒若吐若下後。心下逆滿。氣上衝胸。起則頭眩。脈沉緊。發汗則動經。身為振振搖者。(屬太陽)

茯苓(二兩) 桂枝(一兩半) 甘草(炙) 白朮(各一兩)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溫服。

茯苓甘草湯(五十三) 傷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此主之。(屬太陽)

桂枝(去皮) 茯苓(各二兩) 甘草(一兩炙)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生薑五片。煎至八分。去滓溫服。

甘草湯(五十四) 少陰病二三日。咽痛者可與服。不瘥者。與桔梗湯。

甘草(二兩)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四錢匕。水一盞。煎至六分。去滓溫服。日二服。

甘草乾薑湯。(五十五) 傷寒脈浮。自汗出。小便數。心煩微惡寒。腳攣急。反與桂枝。欲攻其表。此誤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煩躁吐逆者。宜此藥。(屬太陽)

甘草(四兩炙) 乾薑(二兩炮)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溫服。

炙甘草湯。(五十六) 治傷寒脈結代。心動悸。(屬太陽)

甘草(二兩炙) 人參(一兩) 生地黃(八兩) 桂枝(一兩半去皮)麻仁(一兩一分) 麥門冬(一兩一分去心)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五錢匕。入姜五片。棗一枚。水一盞半。入酒半盞。煎至八分。去滓納阿膠一片。膠烊盡。溫服。日三服。

芍藥甘草湯。(五十七) 傷寒脈浮自汗出。小便數。心煩微惡寒。腳攣急。反與桂枝欲攻其表。此誤也。得之。便厥。咽乾煩躁逆者。作甘草乾薑湯與之。以復其陽。若厥愈。足溫者。更與此藥。(屬太陽)

甘草 白芍藥(各二兩)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煮至八分。去滓溫服。

厚朴生薑半夏人參湯。(五十八) 治發汗後腹脹滿者。(屬太陽)

厚朴(四兩去皮) 半夏(一兩一分) 甘草(一兩) 人參(半兩)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生薑五片。煮至八分。去滓溫服。

大黃黃連瀉心湯。(五十九) 治心下痞。按之濡。其脈關上浮者。若傷寒大下後。復發汗。心下痞惡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當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湯。攻痞宜服此藥。(屬太陽)

大黃(二兩) 黃連(一兩) 黃芩(一兩)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五錢匕。以百沸湯二大盞。熱漬之一時久。絞去滓。暖動分二服。

附子瀉心湯。(六十) 治心下痞而復惡寒汗出者。(屬太陽)

大黃(二兩) 黃連 黃芩(各一兩)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別煮取汁)

上三味銼如麻豆大。每服五錢。以百沸湯二大盞。熱漬之一時久。絞去滓。納附子汁。分溫再服。

半夏瀉心湯。(六十一) 傷寒五六日。嘔而發熱者。柴胡湯證具。而以他藥下之。柴胡證仍在者。復與柴胡湯。此雖已下之。不為逆。必蒸蒸而振。卻發熱汗出而解。若心下滿而硬。痛者。此為結胸也。大陷胸湯主之。但滿而不痛者。此為痞。柴胡不中與之。宜服此。(屬太陽)

黃連(半兩) 黃芩 乾薑(炮) 人參 甘草(炙。各一兩半) 半夏(一兩一分湯洗七遍)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五錢匕。大棗二枚。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溫服。

甘草瀉心湯。(六十二) 傷寒中風。醫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數十行。穀不化。腹中雷鳴。心下痞硬而滿。乾嘔心煩。不得安。醫見心下痞。謂病不盡。復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結熱。但以胃中虛。客氣上逆。故使硬也。宜服此。

甘草(二兩炙) 乾薑(炮) 黃芩(各一兩半) 人參 黃連(各半兩) 大棗(六枚) 半夏(一兩一分洗)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溫服。

生薑瀉心湯。(六十三) 治傷寒汗出。解之後。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脅下有水氣。腹中雷鳴下利者。(屬太陽)

黃芩 甘草(炙) 人參(各一兩半) 乾薑(炮) 黃連(各半兩) 半夏(一兩一分泡)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生薑七片。棗子二枚。煎至一盞。去滓溫服。

白虎湯(六十四) 治傷寒脈浮滑者。表裡有熱。○又三陽合病。腹滿身重。難以轉側。口中不仁。面垢譫語遺尿。發汗則譫語。下之則額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傷寒脈滑而厥者。里有熱。並主之。

知母(三兩) 甘草(一兩炙) 石膏(八兩碎綿裹) 粳米(三合)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取米熟為度。去滓溫服。

白虎加人參湯(六十五) 服桂枝湯。大汗出。大煩渴不解。脈洪大者。○傷寒若吐若下。後七八日不解。熱結在裡。表裡俱熱。時時惡寒。大渴。舌上乾燥而煩。欲飲水數升者。○傷寒無大熱。口燥渴。心煩。背微惡寒者。並主之。

人參(二分) 知母(一兩半) 甘草(炙二兩或作半兩) 粳米(一合半) 石膏(四兩碎綿裹)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取米熟為度。去滓溫服。

五苓散(六十六) 太陽病發汗後。大汗出。胃中干。煩燥不得眠。欲得飲水者。少少與飲之。令胃氣和則愈。若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者。○發汗已。脈浮數煩渴者。○傷寒汗出而渴者。(不渴者與茯苓甘草湯)○中風發熱六七日不解而煩。有表裡證。渴欲飲水。水入則吐。名曰水逆者。○本以下之。故心下痞。與瀉心湯。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煩。小便不利者。○太陽病寸緩關浮尺弱。其人發熱汗出復惡寒。不嘔。但心下痞者。此以醫下之也。如其不下者。病人不惡寒而渴者。此轉屬陽明也。小便數者。大便必硬。不更衣十日。無所苦也。欲飲水。少少與之。但以法救之。或渴者。○霍亂頭痛發熱身疼熱多。飲水者並主之。

澤瀉(一兩一分) 豬苓(去黑皮秤) 茯苓(去皮秤) 白朮(各三分) 桂枝(去皮半兩不見火)

上搗篩為散拌和。每服抄三錢。白湯調下。此藥須各自事持秤見分兩。然後合。

豬苓湯。(六十七) 陽明病脈浮發熱。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者。○少陰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嘔渴。心煩不得眠者。並主之。

豬苓(去皮) 茯苓 阿膠(炙過) 澤瀉 滑石(各一兩)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煎至七分。去滓溫服。

附子湯。(六十八) 少陰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背惡寒者。當灸之。○少陰病身體痛。手足寒。骨節痛。脈沉者並宜服之。

茯苓 芍藥(各一兩半) 人參(一兩) 白朮(二兩) 附子(一枚炮去皮)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煎至七分。去滓溫服。日三服。

桂枝附子湯。(六十九) 治傷寒八九日。風濕相搏。身體疼煩。不能自轉側。不嘔不渴。脈浮虛而澀者。(屬太陽)

桂枝(二兩) 甘草(一兩) 附子(一枚半炮去皮)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錢匕。水一盞半。生薑四片。棗子一枚。煎至八分。去滓溫服。

朮附湯。(七十) 傷寒八九日。風濕相搏。身體疼。煩。不能自轉側。不嘔不渴。脈浮虛而澀者。桂枝附子湯主之。若其人大便堅。小便自利者。此主之。(屬太陽)

白朮(二兩) 甘草(一兩炙) 附子(一個半炮去皮)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五錢匕。生薑五片。大棗一枚。水一盞半。煎至七分。去滓溫服。日三服。一服覺身痹。半日許再服。三服都盡。其人如冒狀。勿怪也。即是附子與術並走皮中。逐水氣。未得除。故使之耳。法當加桂一兩。其大便堅。小便自利。故不加桂也。

甘草附子湯(七十一) 治風濕相搏。骨節疼煩。掣骨痛不得屈伸。近則痛劇。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或身微腫者。(屬太陽)

甘草(炙) 白朮(各一兩) 附子(一枚炮去皮) 桂枝(三兩、或作二兩、身腫者加防風二兩。悸氣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一兩半)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煎至七分。去滓溫服。汗出即解。

芍藥甘草附子湯(七十二) 發汗病不解。反惡寒者虛故也。此主之。

芍藥(三兩) 甘草(三兩炙) 附子(一枚炮去皮)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煎至七分。去滓溫服。

乾薑附子湯。(七十三) 下之後。復發汗。晝日煩躁不得眠。夜而安靜。不嘔不渴。無表證。脈沉微。身無大熱者。此主之。(屬太陽)

乾薑(一兩炮)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煎至七分。去滓溫服。未知再服。

理中丸(七十四) 霍亂頭痛。發熱身疼痛。熱多欲飲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此主之○大病瘥後。喜唾。久不了了。胸中有寒。當以丸藥溫之。宜服此(屬陰陽瘥後勞復病脈證)

乾薑(炮) 甘草(炙) 人參(腹痛者倍之) 白朮(各一兩)

上搗篩煉蜜和丸。如雞子黃許大。以湯數合。和一丸。研碎溫服之。日三、夜二服。腹中未熱。益至三四丸。熱粥飲之。微自溫覆。勿揭衣。然不及湯。

又方:

人參 乾薑(炮) 甘草(炙) 白朮(各三兩)

腹痛者加人參一兩半。寒者加乾薑一兩半。渴欲得水者加白朮一兩半。臍上築者。腎氣動也。去朮加桂四兩。吐多者去朮加生薑三兩。下多者還用術。悸者加茯苓二兩。或四肢拘急。腹滿下利。或轉筋者。去白朮、加附子一枚生用。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溫服。日三服。

四逆湯(七十五) 傷寒醫下之。續後下利清穀不止。身疼痛。急當救里。後身疼痛清便自調者。急當救表。救里宜四逆湯。救表宜桂枝湯。(屬太陽)○自利不渴者。以其臟有寒故也。當溫之。宜服。(屬太陰)○傷寒脈浮自汗出。小便數。心煩微惡寒。腳攣急。與桂枝湯。得之便厥。咽乾煩躁。吐逆。作甘草乾薑湯與之。厥愈。更作芍藥甘草湯與之。其腳伸。若胃氣不和。與調胃承氣湯。若重發汗。加燒針者。或脈浮而遲。表熱裡寒。下利清穀者。此並主之。○少陰病飲食入口則吐。心中溫溫欲吐。復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脈弦遲者。此胸中實。不可下也。當吐之。若膈上有寒飲乾嘔者。不可吐也。當溫之。或脈沉者。急溫之。並宜服。(屬少陰)○大汗若大下利而厥冷者。或大汗出熱不去。內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惡寒者。或下利腹滿。身疼痛者。先溫里。乃攻表。(溫里宜四逆湯。攻表宜桂枝湯)或嘔而脈弱。小便複利。身有微熱。見厥難治。此並主之。(並屬厥陰)○吐利汗出發熱惡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吐利。小便複利而大汗出。下利清穀。內寒外熱。脈微欲絕者。此主之。(屬霍亂)

甘草(二兩炙) 附子(一個生用) 乾薑(一兩半炮)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煎至七分。去滓溫服。○強人加附子半個。乾薑加一兩半。

四逆散。(七十六) 少陰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此主之。(屬少陰)

甘草(炙) 柴胡 枳實(去白穰炒黃) 芍藥(以上各一兩)

上搗篩為細散。米飲調下二錢。日三服。咳者加五味子乾薑各半兩。下利悸者。加桂半兩。小便不利者。加茯苓半兩。腹中痛者。加附子半枚炮裂。泄利下重。先濃煎薤白湯。納藥末三錢匕。再煮一二沸溫服。

四逆加人參湯。(七十七) 惡寒脈微而利。利止者亡血也。此主之。(屬霍亂)

甘草(二兩炙) 人參(一兩) 附子(一枚生去皮) 乾薑(一兩半炮。)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溫服。日三服。

茯苓四逆湯。(七十八) 治發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煩躁者。

茯苓(二兩) 人參(半兩) 甘草(一兩炙) 乾薑(七錢半) 附子(半個生去皮)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溫服。

當歸四逆湯。(七十九) 治手足厥寒。脈細欲絕者。(屬厥陰)

當歸(洗) 桂枝 芍藥 細辛(各一兩半) 通草 甘草(各一兩。炙)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棗子一枚。煎至八分。去滓溫服。

當歸四逆加茱萸生薑湯。(八十) 有當歸四逆湯證。若其人內有久寒者。宜服。(屬厥陰)

當歸(洗) 桂枝(去皮) 芍藥 細辛(各一兩半) 甘草(炙) 木通(各一兩) 茱萸(五兩)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五錢匕。生薑四片。大棗一枚。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溫服。日進三服。

卷第十五

通脈四逆湯(八十一) 少陰病,下利清穀,裡寒外熱,手足厥逆,脈微欲絕,身反不惡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乾嘔,或咽痛,或利止。脈不出者,通脈四逆湯主之(屬少陰)。下利清穀,裡寒外熱,汗出而厥者,通脈四逆湯(屬厥陰)。

甘草(二兩炙) 乾薑(三兩炮) 附子(大者一枚,去皮,破八片,生用)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錢匕,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溫服;未瘥,急更作一劑,其脈續續出者愈。面赤者,加連須蔥九莖;腹中痛者,去蔥加芍藥二兩;嘔者加生薑二兩;咽痛,去芍藥,加桔梗一兩;利止脈不出者,去桔梗,加人參二兩。

通脈四逆加豬膽湯(八十二) 吐已下斷,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脈微欲絕者,通脈四逆加豬膽湯主之(屬霍亂)。 

甘草(二兩炙) 乾薑(三兩) 附子(大者一枚,生去皮) 豬膽汁(半合)

上三味銼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錢匕,以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內豬膽汁,溫服,其脈即來。

黃連湯(八十三) 傷寒胸中有熱,胃中有邪氣,腹中痛,欲嘔者,黃連湯主之(屬太陽)。

甘草(三兩炙) 黃連(三兩) 乾薑(三兩炮) 人參(二兩) 半夏(二兩半) 桂枝(三兩)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錢匕,棗二枚,以水三盞,煎取一盞半,去滓,分二服。

黃連阿膠湯(八十四) 少陰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煩,不得臥,黃連阿膠湯主之。

黃連(一兩) 阿膠(三分) 黃芩(一分) 芍藥(半兩) 雞子黃(半個)

上銼如麻豆大。每半劑,以水二盞,煎取一盞,去滓,內膠消盡,納雞子黃攪令勻,溫服,日二服。

黃芩湯(八十五) 太陽與少陽合病,自下利者,與黃芩湯;若嘔者,黃芩加半夏生薑湯主之。傷寒脈遲,六七日,而反與黃芩湯徹其熱,脈遲為寒,今與黃芩湯復除其熱,腹中應冷,當不能食,今反能食,此名除中,必死(屬厥陰)。

黃芩(一兩) 芍藥(一兩) 甘草(一兩炙)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五錢,棗子一枚,以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溫服。

黃芩加半夏生薑湯(八十六) 太陽與少陽合病,自下利者,與黃芩湯;若嘔者,黃芩加半夏生薑湯主之(屬太陽)。

黃芩(三分) 半夏(二分半) 芍藥(二分) 甘草(二分)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五錢,生薑四片,大棗子一枚,以水二盞,煎至八分,去滓溫服。

文蛤散(八十七) 病在陽,應以汗解之,反以冷水噀之,若灌之,其熱被劫不得去,彌更益煩,肉上粟起,意欲飲水,反不渴者,服文蛤散;若不瘥者,與五苓散。寒實結胸,無熱症者,與三物白散。龐安常云:小陷胸湯非也。

文蛤(一兩)

上一味為散。沸湯和服方寸匕。

三物白散(八十八) 寒實結胸,無熱證者,與三物白散(屬太陽)。

貝母(三分) 桔梗(三分去蘆) 巴豆(去心皮,熬黑,研如脂一分)

上為散,納巴豆研勻,以白飲和服,強人半錢匕,羸人可減之。病在膈上必吐,在膈下必利;不利,進熱粥一杯;利過不止,進冷粥一杯。身熱皮粟不解,欲引衣自覆,若以水噀之洗之,益令熱卻不得出,當汗而不汗則煩。假令汗出已,腹中痛,與芍藥三兩,如上法。

十棗湯(八十九) 太陽中風,下利嘔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漐漐汗出,發作有時,頭痛,心下痞硬滿,引脅下痛,乾嘔短氣,汗出不惡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以十棗湯主之(屬太陽)。

芫花(炒赤熬) 甘遂 大戟(各等分)

上各等分。異篩秤末,合和之,入臼中再杵治三百下,先以水一升半,煎肥棗子一十枚,煎取八合,去滓,納藥末,強人一錢匕,羸人可半錢,再單飲棗湯送下,平旦服;若下少病不除者,明日更服,加半錢。利後糜粥自養。合下不下,令人脹滿,通身浮腫而死。

抵當丸(九十) 傷寒有熱,小腹滿,應小便不利,今反利者,為有血也,當下之,不可余藥,宜抵當丸(屬太陽)。

水蛭(五個熬去子,杵碎,水蛭再生化,為害尤甚,須銼斷,用石灰炒過再熬) 桃仁(四個去皮尖) 大黃(三分去皮淨) 虻蟲(五個去翅足,熬) 

上搗篩只為一丸,以水一大白盞,煎至七分,頓服,晬時當下血;不下更作之。

抵當湯(九十一) 太陽病六七日,表症仍在,脈微而沉,反不結胸,其人發狂者,以熱在下焦,少腹硬滿,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陽隨經瘀熱在裡故也,抵當湯主之。太陽病,身黃,脈沉結,小腹硬,小便不利者,為無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證諦也,抵當湯主之。傷寒有熱,小腹滿,應小便不利,今反利者,為有血也,當下之,不可余藥,宜抵當湯(以上屬太陽)。陽明症,其人喜忘者,必有蓄血,所以然者,本有久瘀血,故令喜忘,屎雖硬,大便反易,其色必黑者,宜抵當湯下之。病人無表裡證,發熱七八日,雖脈浮數者,可下之;假令已下,脈數不解,合熱則消穀喜飢,至六七日不大便者,有瘀血,宜抵當湯主之(以上屬陽明)。

水蛭(十枚熬去子,杵碎,水蛭入腹再生化,為害尤甚,須銼斷,用石灰炒過再熬) 大黃(一兩去皮酒洗) 虻蟲(十枚去翅足熬) 桃仁(七枚去皮尖,捶碎用)

上銼如麻豆出,作二服。以水二盞,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之。

麻仁丸(九十二) 趺陽脈浮而澀,浮則胃氣強,澀則小便數,浮澀相搏,大便則硬,其脾為約,麻子仁丸主之(屬陽明)。

麻仁(五兩) 芍藥(四兩) 厚朴(五寸半去皮,薑汁炙) 枳實(四兩炙) 杏仁(二兩半去皮尖) 大黃(八兩去皮淨) 

上為散,蜜和為丸,如桐子大。飲下十丸,未知益之,日進三服。

茵陳蒿湯(九十三) 陽明病,發熱汗出者,此為熱越,不能發黃也;但頭汗出,身無汗,劑頸而還,小便不利,渴引水漿者,此為瘀熱在裡,身必發黃,茵陳蒿湯主之。傷寒七八日,身黃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滿者,以茵陳蒿湯主之(屬陽明)。

茵陳蒿(嫩者一兩) 大黃(三錢半去皮) 梔子(大者三枚)

上銼如麻豆大。以水二大白盞,先煎茵陳減半盞,次內二味,煎八分,去滓溫服,日三服。小便當利,尿如皂莢汁狀,色正赤,一宿腹減,黃從小便中去也。

牡蠣澤瀉散(九十四) 大病瘥後,從腰以下有水氣者,牡蠣澤瀉散主之(陰陽易瘥後,勞復病脈證)。

牡蠣(熬) 澤瀉 蜀漆(洗去腥) 商陸(熬) 葶藶(熬) 海藻(洗去咸) 栝蔞根(各等分)

上為散。飲服方寸匕,小便利,止後服。

竹葉石膏湯(九十五) 傷寒解後,虛羸少氣,氣逆欲吐,竹葉石膏湯主之(陰陽易瘥後,勞復病脈證)。 

淡竹葉(半把) 半夏(六錢一字湯泡洗) 石膏(四兩杵碎) 人參(半兩) 甘草(半兩炙) 麥門冬(一兩一分去心)嘔者,加生薑一兩半。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錢匕,水一盞半,入生薑四片、粳米百餘粒,煎取八分,米熟湯成,去滓溫服。 

枳實梔子湯(九十六) 大病瘥後,勞復者,枳實梔子湯主之。

枳實(一枚去穰麩炒) 梔子(三枚半肥者) 豉(一兩五錢綿裹) 

上以清漿水二盞半,空煮退八分,內枳實、梔子,煎取九分,下豉再煎五六沸,去滓溫服,覆令汗出;若有宿食,納大黃如博棋子五六枚同煎。

白通湯(九十七) 少陰病,下利脈微,白通湯主之(屬少陰)。

附子(一枚生用) 乾薑(一兩炮)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錢匕,水一盞半,入蔥白四寸,煮至七分,去滓溫服。

白通加豬膽汁湯(九十八) 少陰病下利,脈微者,與白通湯。利不止,厥逆無脈,乾嘔煩者,白通加豬膽汁湯主之;服湯脈暴出者死,微續者生。

豬膽(半合) 乾薑(半兩炮) 蔥白(四莖) 溺(二合半) 附子半個(生,去皮) 

上以水一盞,煎五分,去滓,納尿、膽汁,和相得,分溫再服。

桃花湯(九十九) 少陰病,下利,便膿血者,桃花湯主之。少陰病二三日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便膿血者,桃花湯主之(屬少陰)。

赤石脂(四兩。一半碎,一半篩末用) 乾薑(一分炮)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四錢,入糯米一撮,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滓,再入赤石脂末一方寸匕服,日進三服;若一服愈,勿再服。

吳茱萸湯(一百) 食谷欲嘔,屬陽明也,吳茱萸湯主之;得湯反劇者,屬上焦也(屬陽明)。少陰病,吐利,手足逆冷,煩躁欲死者,吳茱萸湯主之。乾嘔吐涎沫,頭痛者,吳茱萸湯主之(屬少陰)。

人參(一兩去蘆) 吳茱萸(一兩六錢五分,湯洗三遍)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四錢,生薑四片,棗子一枚,以水二盞半,煎至八分,去滓,分二服。

豬膚湯(一百一) 少陰,下利咽痛,胸滿心煩,豬膚湯(屬少陰)。

豬膚(二兩六錢半)

上一味,以水二大白盞半,煮取一盞許,去滓,加白蜜一合半、白粉一合。相和溫服。

桔梗湯(一百二) 少陰病二三日,咽痛,與甘草湯;不瘥,與桔梗湯(屬少陰)。

桔梗(一兩) 甘草(二兩炙)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錢匕,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溫分再服。

半夏散及湯(一百三) 少陰病,咽中痛,半夏散及湯(屬少陰)。

半夏(湯洗) 桂枝(去皮) 甘草(炙)

上等分。各別搗篩已,令和治之。每服三錢,水一大盞,煎至八分,令冷,少少咽之。

苦酒湯(一百四) 少陰病,咽中傷,生瘡,不能語言,聲不出者,苦酒湯主之(屬少陰)。

半夏(洗碎如棗核十四枚) 雞子(一枚去黃,納苦酒,著雞子殼中) 

上二味,內半夏著苦酒中,以雞子殼置刀環中,安火上,令二三沸,去滓,少少含咽之;不瘥再服。

真武湯(一百五) 太陽病發汗,汗出不解,其人仍發熱,心下悸,頭眩,身瞤動,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湯主之(屬太陽)。少陰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滿,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為有水氣,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嘔者,真武湯主之(屬少陰)。 

茯苓(三分,小便利者去茯苓) 白朮(二分) 芍藥(三分,下利者去芍藥,加乾薑二分)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用二片。嘔者去附子,加入生薑三兩)

若咳者,加五味子三分,細辛一分,乾薑一分。上銼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錢匕,生薑四片,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溫服,日進三服。

烏梅丸(一百六) 傷寒脈微而厥,至七八日,膚冷,其人躁無暫安時者,此為臟厥,非蛔厥也。蛔厥者,其人當吐蛔,令病者靜而復時煩者,此為臟寒,蛔上入其膈,故煩,須臾復止,得食而嘔,又煩者,蛔聞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蛔。蛔厥者,以烏梅丸主之(屬厥陰)。

烏梅(七十五枚) 細辛(一兩半) 乾薑(二兩半) 黃連(四兩) 當歸(一兩) 附子(一兩半炮去皮) 蜀椒(出汗一兩) 人參(一兩半) 桂枝(一兩半去皮) 黃柏(一兩半)

上十味,異搗篩,合治之,以苦酒漬烏梅一宿去核,蒸之五升米下,飯熟,杵成泥和藥,令相得,納臼中與蜜杵二千下,桐子大。先食飲服十丸,日進三服;稍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物等。

乾薑黃芩黃連人參湯(一百七) 傷寒本自寒下,醫復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乾薑黃芩黃連人參湯主之(屬厥陰)。

乾薑(三分炮) 黃芩(三分) 黃連(三分) 人參(三分)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錢,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溫服。

白頭翁湯(一百八) 熱利下重者,白頭翁湯主之。下利慾飲水者,以有熱也,白頭翁湯(以上屬厥陰)。

白頭翁(一兩) 黃柏(一兩半) 秦皮(一兩半) 黃連(一兩半)

上銼如麻豆大。分五服,以水二大盞,煎至八分,去滓溫服;不瘥再服。

赤石脂禹餘糧湯(一百九) 傷寒服湯藥,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瀉心湯已,復以他藥下之,利不止,醫以理中與之,利益甚,理中治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餘糧湯主之;復不止者,當利其小便(屬太陽)。 

赤石脂(四兩) 禹餘糧(四兩)

上銼碎。每服抄五錢匕,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溫服。

旋覆代赭湯(一百十) 傷寒發熱,若吐若下,解後心下痞硬,噫氣不除者,旋覆代赭湯主之(屬太陽)。

旋覆花(三分) 人參(半兩) 代赭石(一分) 甘草(三分炙) 半夏(三分湯洗)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錢匕,生薑四片,棗子一枚,煎至八分,去滓溫服。 

瓜蒂散(一百十一) 病如桂枝症,頭不痛,項不強,寸脈微浮,胸中痞硬,氣上衝喉咽不得息者,此為胸有寒也,當吐之,宜瓜蒂散主之(屬太陽)。 

瓜蒂(熬黃) 赤小豆(各半兩)

上各搗篩已,合治之。取一錢匕,豉一合,湯七合,先漬之,須臾煮作稀糜,去滓取汁,和散溫頓服;不吐少少加,得快吐乃止。諸亡血虛家不可與之。

蜜煎導湯(一百十二) 陽明病,自汗出,若發汗,小便自利者,此為津液內竭,屎雖硬,不可攻之,當須自欲大便,宜蜜煎導而通之;若土瓜根及大豬膽汁皆可為導(屬陽明)。

蜜(四兩)

上一味,納銅器中微火煎之,稍凝如飴狀,攪之勿令焦,看欲可丸,捻作挺如指許,長二寸。當熱時急作,令頭銳,納穀道中,以手急抱,欲大便時,乃去之。

豬膽汁方

用大豬膽一枚,瀉汁,和法醋少許,以灌穀道中,如有一食頃,當大便。

燒裩散(一百十三) 傷寒陰易之為病,其人身體重,少氣,小腹裡急,或引陰中拘攣,熱上衝胸,頭重不欲舉,眼中生花,膝脛拘急者,燒裩散主之。

婦人裩襠燒灰

上一味,以水和服方寸匕,小便利,陰頭腫即愈。

卷第十六

此一卷。載雜方。大率仲景證多而藥少。使皆如仲景調理既正。變異不生。則麻黃桂枝青龍用之而有餘。以後世望聖人難矣。仲景藥方缺者甚多。至如陰毒傷寒、時行溫疫、溫毒、發斑之類。全無方書。今採外臺千金聖惠金匱玉函補而完之。凡百有餘道。以證合方。以方合病。雖非仲景筆削。然皆古名方也。譬猶周易參同。華嚴合論。步驟馳騁。不外乎聖人之意。又況俗學久矣。一旦革之。悉用古法。即陽春白雪。復生謗毀。適足以杜絕治法。今撥歸經絡。裁減湯劑。參以雜方。庶幾庸人易曉。日就月將。辛甘發散。酸苦湧泄之術行。即俗方不革而自寢矣。此余所以載雜方之意也。又況五積散、敗毒散、升麻湯、葳蕤湯之類。縱治不對病。用之或瘥。亦無所害。載之卷末。以俟採擇。

(升麻湯)(一) 治傷寒中風頭痛。憎寒壯熱。支體痛。發熱畏寒。鼻幹不得睡。兼治小兒大人瘡疹已發未發。皆可服。兼治寒暄不時。人多疾疫。乍暖脫著。及暴熱之次。忽變陰寒。身體疼痛。頭重如石者。

升麻 白芍藥 甘草(炙) 乾葛(各等分)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五錢。以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溫服。若大段寒即熱服。若熱即溫服。瘡疹亦准此。服藥已。身涼止藥。小兒量度多少服。如老兒吃。去芍藥。加柴胡一兩。人參半兩。雪白芍藥一分。

(防風白朮牡蠣湯)(二) 治發汗多。頭眩汗出。筋惕肉瞤。

防風(獨莖者去蘆頭) 牡蠣粉(炒黃) 白朮(各等分)

上搗羅為細末。每服二錢。以酒調下。米飲亦得。日進二三服。汗止。便服小建中湯。

(李根湯)(三) 治氣上衝。正在心端。

半夏(湯洗半兩) 當歸(一分) 芍藥(一分) 茯苓(一分) 桂枝(一兩) 黃芩(一分) 甘草(炙一分) 甘李根白皮(二合)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錢匕。生薑四片。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溫服。

(大橘皮湯)(四) 動氣在下。不可發汗。發汗則無汗。心中大煩。骨節疼痛。目暈惡寒。食則反吐。谷不得入。先服大橘皮湯。吐止後。服小建中湯。

橘皮(一兩半去白) 甘草(炙半兩) 人參(一分) 竹茹(半升)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五錢。生薑四片。棗子一枚。以水二鍾。煎取一盞。去滓分二服。

(橘皮竹茹湯)(五) 治噦逆。

橘皮(二兩) 竹茹(一升) 甘草(二兩炙) 人參(半兩) 半夏(一兩湯洗)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五錢。生薑六片。棗子一枚。以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去滓溫服。日進三服。

(生薑橘皮湯)(四) 治乾嘔噦。若手足厥冷者。

橘皮(四兩) 生薑(半斤)

上銼如麻豆大。水七盞。煎至三盞。去滓溫服一盞。

(陰旦湯)(六) 治傷寒肢節疼痛。內寒。外熱。虛煩。

芍藥(二兩) 甘草(二兩炙) 乾薑(三兩炮) 黃芩(三兩) 桂(四兩)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錢。棗二枚。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溫服。日三夜二。

(陰毒甘草湯)(七) 治傷寒初得病一二日。便結。成陰毒。或服藥六七日以上。至十日。變成陰毒。身重背強。腹中絞痛。咽喉不利。毒氣攻心。心下堅強。短氣不得息。嘔逆唇青。面黑。四肢厥冷。其脈沉細而疾。仲景云。此陰毒之候。身如被杖。喉咽痛。五六日可治。至七日不可治。

甘草(炙) 升麻 當歸(各二分) 雄黃(一分) 桂枝(去皮二分) 鱉甲(一兩半醋炙秤) 蜀椒(一分。出汗閉口者及子去之)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錢匕。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服。如人行五里頃。更進一服。溫覆取汗。毒當從汗出。汗出即愈。若未汗再作。

(白朮散)(八) 治陰毒傷寒。心間煩躁。四肢逆冷。

白朮(一兩) 細辛(一兩) 附子(一兩炮去皮臍用) 桔梗(一兩去蘆頭) 乾薑(半兩炮裂銼) 川烏頭(一兩炮裂去皮臍)

上件藥。搗為細末。每服二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不計時候。稍熱和滓頓服。

(附子散)(九) 治陰毒傷寒。唇青面黑。身背強四肢冷。

附子(三分炮裂去皮) 桂心(半兩) 當歸(半兩銼微炒) 乾薑(一分炮裂銼) 半夏(一分湯洗七次去滑) 白朮(半兩)

上件搗篩為細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熱服。衣覆取汗。如人行十里未汗再服。

(正陽散)(十) 治陰毒傷寒。面青。張口出氣。心下硬。身不熱。只額上有汗。煩渴不止。舌黑多睡。四肢俱冷。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麝香(一錢研細入) 乾薑(一分炮裂銼) 皂莢(一挺去皮塗酥炙令黃色去子)

上件搗羅為細末。每服二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不計時候。和滓熱服。

(肉桂散)(十一) 治傷寒服冷藥過度。心腹脹滿。四肢逆冷。昏沉不識人。變為陰毒。

肉桂(三分去皴皮) 赤芍藥(一兩) 陳橘皮(一兩) 前胡(一兩去蘆頭)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當歸(一兩) 白朮(三分) 高良薑(三分銼) 人參(一兩去蘆頭) 吳茱萸(半兩湯浸) 厚朴(三分去皮薑汁炙令香熱) 木香(三分)

上件搗為粗末。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棗子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頻服。

(回陽丹)(十二) 治陰毒傷寒。面青手足逆冷。心腹氣脹。脈候沉細。宜此治之。

硫黃(半兩細研入) 木香(半兩) 蓽澄茄(半兩) 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 乾薑(一分炮裂銼) 干蠍(半兩) 吳茱萸(半兩。浸七遍焙乾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細末。酒煮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生薑湯下三十丸。頻服二服。復以熱酒一盞投之。以厚衣蓋取汗。

(返陰丹)(十三) 治陰毒傷寒。心神煩躁。頭痛四肢逆冷。

硫黃(五兩) 太陰玄精石(二兩另研) 硝石(二兩另研用) 附子(炮裂去皮臍) 乾薑(炮裂銼) 桂心(以上各半兩)

上件藥用生鐵銚。先鋪玄精末一半。次鋪硝石末一半。中間下硫黃末。又著硝石蓋硫黃。都以玄精蓋上訖。用小盞合著。以三斤炭火。燒令得所。勿令煙出多。急取瓦盆合著地面。四向著灰。蓋勿令煙出。直候冷。取出細研如面。後三味搗羅為末。與前藥同研令勻。用軟飯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煎艾湯下。頻服汗出為度。病重則三十丸。此方甚驗。喘促與吐逆者入口便住。又服此方藥三五服。服之不退。便於臍下一寸灸之。須是大段。日夜不住手灸。不限多少壯數。灸之。仍艾炷勿令小。小則不得力。若其人手足冷。小腹硬。即須更於臍下兩邊各一寸。各安一道三處臍下灸。仍與當歸四逆湯。並返陰丹。亦須頻服。內外通透。方得解退。若遲慢即便死矣。又若是陰症。加以小便不通。及陰囊縮入。小腹絞痛欲死者。更於臍下二寸石門穴。大段急灸之。仍須與返陰丹。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慎勿與尋常利小便藥也。尋常利小便多是冷滑藥。此是陰毒。氣在小腹所致也。世有醫者。見小便不通。便用炒鹽及裹熱藥於臍下便熨。欲望小便通。緣陰氣在小腹之間。致被熱物熨著。無處出得。即便奔上衝心。往往有死者。

(天雄散)(十四) 治陰毒傷寒。身重背強。腹中㽲痛。咽喉不利。毒氣攻心。心下堅強。短氣嘔逆。唇青面黑。四肢厥冷。其脈沉細而疾。

天雄(一兩炮裂去皮臍) 麻黃(半兩去根節) 當歸(半兩切微炒) 白朮(半兩) 肉桂(一兩去粗皮) 半夏(半兩湯泡洗七次去滑)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炒) 乾薑(三分炮) 川椒(一分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汁) 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上件藥搗為粗末。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棗子三枚。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如人行十里。未汗再服。

(續添) 正元散 退陰散出百問方)

(正元散)治傷寒。如覺風寒吹著四肢。頭目百骨節疼痛。急煎此藥服。如人行五里再服。或連進三服。出汗立瘥。若患陰毒傷寒。入退陰散半錢。同煎。或傷冷傷食。頭昏氣滿。及心腹諸疾。服之無有不取效者。

麻黃(去節秤) 陳皮 大黃(生用) 甘草(炙) 乾薑(炮用) 肉桂(去皮) 芍藥 附子(炮去皮用) 茱萸(湯洗焙炒) 半夏(洗。各等分)

上麻黃加一半。茱萸減一半。同為末。每服一大錢。水一盞。生薑三片。棗一枚。煎至七分。熱服。如出汗。以衣被蓋覆。切須候汗干。去衣被。如是陰毒。不可用麻黃。免更出汗。

(退陰散)治陰毒傷寒。手足逆冷。脈沉細。頭痛腰重。連進三服。小小傷冷。每服一字。入正元散內同煎。入鹽一捻。陰毒傷寒咳逆。煎一服細細熱呷便止。

川烏 乾薑(各等分)

上為粗末。炒令轉色。放冷。再搗為細末。每服一錢。水一盞。鹽一捻。煎半盞。去滓溫服。

(蔥熨法)(十五) 治氣虛陽脫。體冷無脈。氣息欲絕。不省人。及傷寒陰厥。百藥不效。蔥以索纏如繩許大。切去根及葉。唯存白。長二寸許。如大餅餤。先以火㶸一面。令通熱。又匆令灼人。乃以熱處搭病人臍連臍下。其上以熨斗滿貯火熨之。令蔥餅中熱氣鬱郁入肌肉中。須預作三四餅。一餅壞。不可熨。又易一餅。良久病人當漸醒。手足溫。有汗即瘥。更服四逆湯輩。溫其內。昔曾有患傷寒冥冥不知人。四體堅冷如石。藥不可入。用此遂瘥。

(葶藶苦酒湯)(十六) 治傷寒七八日內熱不解。

苦酒(米醋是也一升半) 生艾汁(半升。無生艾煮熱艾汁或用艾根搗取汁用。) 葶藶(熬杵膏一合) 

上煎取七合作三服。

(陽毒升麻湯)(十七) 治傷寒一二日便成陽毒。或服藥吐下之後。變成陽毒。腰背痛。煩悶不安。面赤狂言。或走。或見鬼。或下利。脈浮大數。面赤。斑斑如錦紋。喉咽痛。下膿血。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也。

升麻(二分) 犀角屑(一分) 射干(一分) 黃芩(一分) 人參(一分) 甘草(一分)

上銼如麻豆大。以水三升。煎取一升半。去滓飲一湯盞。食頃再服。溫覆。手足出汗。汗出則解。不解。重作。

(大黃散)(十八) 治陽毒傷寒未解。熱結在內。恍惚如狂者。

川大黃(一兩半切) 桂心(三分) 甘草(一兩炙微赤) 川芒硝(二兩) 木通(一兩切) 大腹皮(一兩切) 桃仁(二十一枚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令微黃)

上件搗為粗末。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以通利為度。

(梔子仁湯)(十九) 治陽毒傷寒。壯熱百節疼痛。

梔子仁(一兩) 柴胡(一兩半去苗) 川升麻(二兩) 黃芩(二兩) 赤芍藥(一兩) 大青(一兩) 石膏(二兩) 知母(一兩) 甘草(半兩炙赤銼) 杏仁(二兩。湯浸去皮尖。雙仁者麩炒微黃)

上件搗為粗末。每服抄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豉一百粒。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黑奴丸)(二十) 時行熱病。六七日未得汗。脈洪大。或數。面赤目瞪。身體大熱。煩躁狂言欲走。大渴甚。又五六日以上不解。熱在胸中。口噤不能言。為壞傷寒。醫所不治為死。或人精魂已竭。心下才暖。發開其口。灌藥下咽即活。兼治陽春及發斑。

大黃(二兩) 釜底煤(研入) 黃芩 芒硝 灶突墨(研入) 梁上塵 小麥奴(各一兩) 麻黃(去節泡一二沸焙乾秤三兩)

上件搗羅為細末。煉蜜為九。如彈子大。以新汲水研下一丸。渴者但與冷水盡足飲之。須臾當寒。寒竟汗出便瘥。若日移五尺不汗。依前法服一丸。瘥即止。須微利。小麥奴乃小麥未熟時。叢中不成麥。捻之成黑勃是也。無此亦得。此藥須是病人大渴倍常。燥盛渴者。乃可與之。不渴若與之。反為禍耳。

(五積散)(二十一) 治陰經傷冷。脾胃不和。及感寒邪。

枳殼(五兩麩炒令色黃熟) 官桂(去皮二兩) 厚朴(三兩去皮淨) 人參(二兩) 吳白芷(四兩洗淨焙乾) 白茯苓(三兩) 芍藥(三兩洗淨) 當歸(三兩洗) 麻黃(去節三兩) 半夏(三兩湯洗七遍) 川芎(二兩) 陳橘皮(八兩洗不去穰) 甘草(二兩半) 乾薑(三兩) 蒼朮(二十四兩。新者淨洗焙乾) 桔梗(十二兩。緊實白者洗淨焙乾)

上件除枳殼肉桂外。其餘並一處生搗為粗末。分作六分。於大鑊內用文武火炒。令黃熟。不得焦。用紙攤於板床。候冷。入前件枳殼官桂末一處和勻。入瓷合盛。每服二錢。水一盞。生薑三片。同煎至七分。去滓服。傷寒入蔥白一莖。豆豉七粒。同煎連服。出汗或脾胃不和。內傷冷食。渾身疼痛。頭昏無力。胸膈不利。吃食不下。氣脈不和。四肢覺冷。至晚心躁困倦。即入鹽少許同煎。或是陰經傷寒。手足逆冷。或睡裡虛驚。及虛汗不止。脈細疾。面青嘔逆。更宜入附子同煎。加減多少。並在臨時。

(霹靂散)(二十二) 治陰盛隔陽。煩躁不飲水。

附子一枚及半兩者。炮熟取出。用冷灰焙之。去皮臍為粗末。真臘茶一大錢。細研同和。分作二服。每服用水一盞。煎六分。臨熟入蜜半匙。放溫冷服之。須臾躁止得睡。汗出即瘥。

(火焰散)(二十三) 治傷寒惡候。

舶上硫黃 黑附子(去皮生用) 新臘茶(以上各一兩為細末)

上先用好酒一升調藥。分大新碗五口中。於火上攤蕩令干。合於瓦上。每一碗下燒熟艾一拳大。以瓦搘起。無令火著。直至煙盡。冷即刮取。卻細研。入瓷合盛。每服二錢。酒一盞。共煎七分。有火焰起。勿訝。傷寒陰毒者。四肢冷。脈沉細。或吐或瀉。五心躁煩。胸中結硬。或轉早伏陽在內。湯水不得下。或無脈。先吃一服。如吐卻更進一服。後心中熱。其病已瘥。下至臟腑中表未解者。渾身壯熱。脈氣洪大。便宜用發表藥。或表解者。更不發熱。便得眠睡。渾身有汗。方可用調氣湯散。如服此藥二服不應。不可治也。

(丹砂丸)(二十四) 治傷寒陰陽二毒相伏。危惡形證。

舶上硫黃 水銀 太陰石 太陽石 玄精石(以上各一兩研) 硝石(半兩)

上件藥為末。先用無油銚子。以文武火炒。下諸藥末。令勻。如灰色。研如粉面。生薑自然汁浸蒸餅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五丸。龍腦牛黃生薑蜜水下。壓躁也。若陽毒。棗湯下。陰毒荏湯下。不得於屋底炒。

卷第十七

五味子湯(二十五) 治傷寒喘促,脈伏而厥。

人參(一分) 五味子(半兩) 麥門冬(去心一分) 杏仁(去皮尖一分) 橘皮(去白一分)

上銼如麻豆大。入生薑十片、棗子三枚,以水三大白盞,煎至一盞半,去滓,分二服。

豭鼠糞湯(二十六) 療傷寒病後,男子陰易方。

韭根(一大把) 豭鼠糞(十四枚。鼠屎兩頭尖者是也) 

上二味,以水二升,煎取半升,去滓再煎。三沸溫溫盡服,必有黏汗出為效;未汗再作服。亦治諸般勞復。

竹皮湯(二十七) 療傷寒後交接勞復,卵腫,腹中絞痛欲絕。

刮竹青皮(一升)

上一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絞去滓,分服立愈。

續添乾薑湯(出百問方)

療婦人得溫病,雖瘥平復,未滿一百日,不可與交合,交合為陰易之病,病必拘急,手足拳,皆死。丈夫病以傷婦人名為陽易,速當療之可瘥,滿一百日不可療也,宜令服此藥。

乾薑(一分炮) 

上銼如麻豆大。水二盞,煎六分,溫服,汗出得解止,手足伸遂愈。

續添青竹茹湯(出百問方)

婦人病未平復,因有所動,致熱氣上衝胸,手足拘急搐搦,如中風狀方。

栝蔞根(無黃根者二兩) 青竹茹(刮半升淡竹者)

上以水二升半,煮取一升二合,去滓溫。溫作二三服吃,立有效。

續添當歸白朮湯(出百問方)

婦人未平復,因有所動,小腹急痛,腰胯疼,四肢不任舉,身無熱發者。

白朮(一分) 當歸(一分) 桂枝(一分去皮) 附子(一枚破分八片,去皮) 生薑(半兩) 甘草(一分炙) 芍藥(一分) 人參(一分) 黃耆(一分蜜炙)

上銼如麻豆大。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通口服一湯盞,食頃再服一湯盞,溫服,微汗便瘥。

知母麻黃湯(二十八) 傷寒瘥後,或十數日,或半月二十日,終不惺惺,常昏沉似失精神,言語錯謬,又無寒熱。醫或作鬼祟,或作風疾,多般治不瘥;或朝夕潮熱頰赤,或有寒熱似瘧,都是發汗不盡,餘毒在心胞絡之間所致。

知母(一兩半) 麻黃(去節) 甘草(炙) 芍藥 黃芩(各半兩) 桂枝(去皮半兩。盛暑可減作一分)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錢,以水一盞半,煎八分,去滓溫服,半日可相次二三服,溫服令微汗;若心煩不眠,欲飲水,當稍稍與之,令胃中和即愈,未汗須再服之,以汗為度。

鱉甲散(二十九) 傷寒八九日不瘥,名曰壞傷寒,不能治者,宜此療之。

升麻 前胡(去蘆) 烏梅(去核) 枳實(麩炒去白) 犀角(鎊) 黃芩(各半兩) 生地黃(切兩合) 甘草(一分炙) 鱉甲(去裙,米醋炙赤黃,杵碎用半兩)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錢匕,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溫服。

人參順氣散(三十) 治傷寒頭疼,憎寒壯熱,四肢疼痛。

麻黃(去節秤一兩半) 乾葛(一兩) 白朮(一兩) 甘草(一兩炙) 桔梗(去蘆一兩) 人參(一兩) 乾薑(半兩炮) 香白芷(一兩)

上搗羅為細末。每服三錢,水一大盞,生薑三片,蔥白二寸,煎至八分,通口服,如要出汗連進二服。

蒼朮散(三十一) 治傷寒一二日,頭疼發熱,憎寒,身體疼痛。

麻黃(一兩湯洗過,焙乾秤) 蒼朮(半兩米泔浸,去皮,切)石膏(一兩煆) 桔梗(半兩) 甘草(半兩炙) 山茵陳(半兩去梗)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煎至八分,數服出汗。

麻黃葛根湯(三十二) 治傷寒一日至二日,頭項及腰脊拘急疼痛,渾身煩熱惡寒。

麻黃(用沸湯泡一二次焙乾秤) 芍藥(各三兩) 乾葛(四分) 蔥白(七莖) 豉(一合)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煎一中盞,去滓溫服。服了以厚衣蓋覆,如人行四五里間,再服;良久如未得汗出,更煮蔥粥少許,熱投之取汗。

敗毒散(三十三) 治傷風、溫疫、風濕,頭目昏眩,四肢痛,憎寒壯熱,項強目睛疼。尋常風眩、拘倦、風痰皆服,神效。

羌活(洗去土) 獨活(去蘆) 前胡(去蘆) 柴胡(去苗) 芎藭 枳殼(麩炒去穰) 白茯苓(去皮) 桔梗(去蘆頭) 人參(以上各一兩)甘草(半兩炙) 

上件搗羅為末。每服三錢,入生薑二片,水一盞,煎七分;或沸湯點亦可,老人小兒亦宜,日三二服,以知為度。瘴煙之地,或溫疫時行,或人多風痰,或處卑濕腳弱,此藥不可闕也。

獨活散(三十四) 治傷風溫瘴等疾。

羌活(去蘆頭) 獨活(去蘆頭) 人參 細辛(去灰土。華陰者佳) 白茯苓(去皮) 枳殼(去心,麩炒通黃用) 防風(去蘆) 黃芩(細堅者)麻黃(沸湯泡三次,焙乾秤) 甘草(細銼炒赤) 蔓荊子 甘菊花(以上各一兩) 石膏(水飛過二兩)

上十三味,搗羅為末。每服三錢,水一盞,生薑三片,薄荷四五葉,同煎至七分,去滓,微熱呷;如年高者,以川芎代黃芩。

桂枝石膏湯(三十五) 治傷寒三日外,與諸湯不瘥,脈勢仍數,邪氣猶在經絡,未入臟腑者,桂枝石膏湯。此方可夏至後代桂枝證用;若加麻黃去節半兩,可代麻黃青龍湯用之也。有汗脈緩為桂枝證,無汗脈緊為麻黃青龍證。

桂枝(半兩去皮) 石膏(二兩碎) 黃芩(半兩)甘草(半兩) 梔子(四枚。小者可用八枚) 白藥子 升麻(三分) 乾葛(三分)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錢匕,生薑四片,水一盞半,煎取八分,去滓,食頃再服;若得汗即停後服。

梔子升麻湯(三十六) 治晚發傷寒。三月至夏為晚發。

梔子(十枚切碎) 升麻(一兩半) 生地黃(半斤切碎用)柴胡(去蘆) 石膏(各二兩半)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錢匕,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頻服;病不解更作。若頭面赤,去石膏,用乾葛二兩;無地黃,用豉代之。

橘皮湯(三十七) 治傷暑痰逆惡寒。

甘草(半兩) 人參(一分) 陳橘皮(去白二兩)

上為粗末。每服五錢,用青新季竹,輕輕刮上面青茹一團,姜四片,棗一枚,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熱服;如不惡寒,即宜竹葉湯。

解肌湯(三十八) 治傷寒溫病。天行頭痛。壯熱。

葛根(一兩) 黃芩(半兩) 芍藥(半兩) 甘草(一分炙) 桂心(一分) 麻黃(三分去節湯泡一二沸,焙乾用) 

上六味銼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錢匕,水一盞半,棗子一枚,煮取八分,去滓,日三服。三四日不解,脈浮者宜重服發汗,脈沉實者宜下之。

小柴胡加桂湯(三十九) 治瘧疾先寒後熱,兼治支結。

柴胡(八兩) 人參 甘草(炙) 半夏(湯浸七次,切)黃芩 桂(去皮。以上各三兩)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錢匕,水一盞半,生薑七片,棗二枚,煎至八分,去滓,取六分清汁,溫服,日三夜二;若渴者,去半夏,加人參、栝蔞根同煎服之。

白虎加桂湯(四十) 治瘧疾但熱不寒者。

知母(六兩) 甘草(炙二兩) 石膏(一斤) 粳米(二合) 桂(去皮秤三兩)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煎八分,去滓服。

柴胡桂薑湯(四十一) 治寒多微有熱,或但寒不熱。亦治勞瘧之證。

柴胡(四兩) 黃芩(一兩半) 桂枝(一兩半去皮) 栝蔞根(二兩) 牡蠣(杵碎,炒) 甘草(炙) 乾薑(各二兩)

上七味銼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錢,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滓溫服。初服微煩汗出愈。

瘧母煎(四十二) 治久瘧不愈,結為癥瘕寒熱。

鱉甲(十二分炙) 黃芩(三分) 烏扇(三分燒存性用)柴胡(三分) 鼠婦(三分炒) 乾薑(炮三分) 大黃(三分) 芍藥(五分) 肉桂(三分去皮) 葶藶(二分炒) 石葦(二分去毛) 紫葳(三分) 人參(一分) 厚朴(三分炙) 牡丹皮(五分) 瞿麥(二分) 虻蟲(五分炒) 阿膠(炒) 蜂窠(各四分炒) 朴硝(十二分) 蜣螂(六分炙) 半夏(湯洗一分) 桃仁(二分去皮尖)

上搗羅為末,鍛灶下灰一斗,清酒一斗五升,浸灰候酒盡一半,著鱉甲於中,煮令泛爛如膠漆,絞取汁,納諸藥煎,為丸,如梧桐子大。空心服七丸,日三服。有一方無鼠婦、朴硝,加海藻三分、大戟一分。

祛邪丸(四十三) 治瘧疾脈浮大,寒熱往來,用此吐之。衛州書云:瘧寒多熱少者,痰多也。然寒多熱少而脈浮,則痰無疑矣,可吐之也。若脈遲微者,惡寒瘧耳,宜用柴胡桂薑湯。

恆山 甘草(炙) 大黃 知母(各二兩) 麻黃(四兩去節,湯泡一二沸,焙乾秤用) 

上搗羅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面向東,清淨水吞下。

豬膽雞子湯(四十四) 治傷寒五六日斑出者。

豬膽汁(三合) 雞子(一枚) 苦酒(三合)

上三味和合,煎三沸,強人盡服,羸人煎六七沸服,汗出即瘥。

葳蕤湯(四十五) 治風濕,兼療冬溫及春月中風傷寒,發熱,頭眩痛,喉咽干,舌強,胸內疼,痞滿,腰背強。

葳蕤(三分) 石膏(一兩杵碎) 白薇(半兩) 麻黃(半兩湯泡,焙乾秤) 川芎(半兩) 葛根(半兩生者可用二兩尤佳) 大羌活(去蘆半兩) 甘草(炙半兩) 杏仁(去皮尖雙仁者,捶碎半兩) 青木香(一分冬一兩,始春用半兩炒)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煎一盞,日三四服。

知母乾葛湯(四十六) 治風濕身體灼熱甚者。

知母(三錢) 乾葛(八錢) 石膏(六錢) 甘草(二錢炙) 黃芩(二錢) 木香(二錢) 升麻(二錢) 葳蕤(五錢) 天南星(二錢生) 人參(二錢) 防風(二錢) 麻黃(去節四錢湯泡,焙秤) 杏仁(二錢炒) 川芎(二錢) 羌活(二錢)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滓服;未知再服之。

栝蔞根湯(四十七) 治風溫加渴甚者。

栝蔞根(三分) 石膏(二兩) 人參(半兩) 防風(半兩) 甘草(半兩炙) 葛根(一兩半生用,干者只三錢)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錢匕,用水一盞半,煎至一中盞,去滓溫服。

漢防己湯(四十八) 治風溫脈浮,身重汗出者。

漢防己(四兩) 甘草(二兩炙) 黃耆(二兩蜜炙用) 白朮(三兩)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五錢匕,生薑四片,大棗一枚,水一盞半,煎取一中盞,去滓飲訖,仍坐被中,汗出如蟲行,或被臥取其汗。

老君神明散(四十九) 闢疫癘。

白朮(二兩) 桔梗(一兩) 附子(二兩炮,去黑皮用) 烏頭(四兩炮,去皮臍) 真華陰 細辛(一兩)

上五味,搗粗篩,縫絹囊盛帶之,居閭里皆無病。若有疫癘者,溫酒服方寸匕,覆取汗,得吐即瘥;若經三四日,抄三寸匕,以水二碗煮,令大沸,分三服。

務成子螢火丸(五十) 主闢疾疫惡氣,百鬼虎狼蛇虺蜂蠆諸毒,五兵白刃,盜賊凶害,皆闢之。

螢火 鬼箭(削取皮羽) 蒺藜(各一兩) 雄黃 雌黃 礬石(各二兩燒汁盡) 羚羊角 鍛灶灰 鐵錘柄(入鐵處燒焦各一兩半)

上九味,搗篩為散,以雞子黃並丹雄雞冠一具和之,如杏仁大,作三角絹囊盛五丸,帶左臂,仍更掛戶上。

續添 聖散子方

(此藥性溫,若陽證有熱,不可輕服之) 

(聖散子)蘇內翰云:昔嘗覽《千金》三建散方,於病無所不治,而孫思邈特為著論,以謂此方用藥節度不近人情,至於救急,其驗特異。乃知神物效靈,不拘常制,至理開感,智不能知。今予所謂聖散子者,殆此類也。自古論病,惟傷寒為至危急,表裡虛實,日數證候,應汗下之類,差之毫釐,輒至不救。若時毒流行,用聖散子者,一切不問陰陽之感,連服取瘥,不可與傷寒比也。若疾疫之行,平旦輒煮一釜,不問老幼良賤,各一大盞,即時氣不入其門。平居無病,能空腹一服,則飲食倍常,百疾不生,真濟世之寶也。其方不知其所從出,而故人巢君世寶之,以治溫疫,百不失一。予既得之,謫居黃州,連年大疫,所全活者,不可勝數。巢君初甚惜此方,指江水為盟,約不傳人。餘切隘之,以傳蘄水道人龐安常。龐以醫聞於世,又善著書,故以授之,且使巢君之名與此方同不朽。東坡居士序。

草豆蔻(十枚去皮面裹,炮) 木豬苓(去皮) 石菖蒲 茯苓 高良薑 獨活(去蘆頭) 附子(炮去皮臍)麻黃(去根節) 厚朴(去皮,薑汁炙) 藁本(去沙土) 芍藥 枳殼(去根麩炒) 柴胡(去蘆頭) 澤瀉 細辛(華陰者) 防風(去蘆頭) 白朮 藿香 半夏(薑製各半兩) 甘草(一兩炙)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煮取八分,去滓熱服,余滓兩服合為一服,重煎,空心服之。

調中湯(五十一) 治夏月秋初,忽有暴寒折於盛熱,熱結於四肢,則壯熱頭痛,寒傷於胃則下利,或血、或水、或赤,壯熱迷悶,脈數,宜下之。

大黃(去皮三分) 葛根 黃芩 芍藥 桔梗(去蘆) 藁本(真者無,則以芎代之) 茯苓(去皮) 白朮 甘草(炙以上各半兩)

上等分銼如麻豆大。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煮取一中盞,移時再服之,得快利,壯熱便歇,小兒輩減與服之。凡秋夏暑熱積日,或有暴寒折之,熱無可散,喜摶著肌中,作壯熱氣也。胃為六腑之表,最易為暴寒傷之而下也,虛冷人亦不壯熱,但下利或霍亂也,不宜服此,少實人可服。五石人喜壯熱,適與藥斷下,則加熱喜悶而死矣。亦不止,便作痹熱毒,壯熱甚不歇則劇,是以宜調中湯下,和其胃氣也。調中湯去大黃,即治風溫證,兼治陽病因下遂協熱利不止,及傷寒不因下自利,表不解而脈浮數者,皆可去大黃煎之,殊驗也。

射干湯(五十二) 治初秋夏月暴雨冷,及天行暴寒,其熱喜伏於內,咳嗽曲折不可得氣息,喉啞失聲,干嗽無唾,喉中如哽。

射干(二兩) 半夏(五兩洗) 杏仁(三兩去皮尖雙仁,炒) 生薑(四兩炮) 甘草(二兩炙) 紫菀(二兩) 肉桂(二兩) 枳實(二兩炙) 當歸(二兩) 橘皮(二兩) 獨活(二兩) 麻黃(二兩去節,湯泡焙秤)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溫服。

半夏桂枝甘草湯(五十三) 治伏氣之病,謂非時有暴寒中人,伏氣於少陰經,始不覺病,旬月乃發,脈便微弱,法先咽痛,似傷寒非喉痹之病,次必下利,始用半夏桂枝甘草湯主之,次四逆散主之。此病只二日便瘥,古方謂之腎傷寒也。

甘草(炙) 半夏(湯洗) 桂心(各等分)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四錢匕,水一盞半,煎至七分,放冷少少含,細嚥之,入生薑四片煎服。

麻黃杏子薏苡甘草湯(五十四) 病人一身盡疼,發熱日晡所劇者,名風濕,此病因傷於汗出當風,或久傷取冷所致之也。

麻黃(去節秤,湯泡二分) 甘草(一分炙) 薏苡仁(半兩) 杏仁(十枚去皮尖,炒)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四錢匕,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分溫二服,有微汗避風。

防己黃耆湯(五十五) 治風濕,脈浮身重,汗出惡風。

防己(一兩) 甘草(半兩炙) 白朮(三分) 黃耆(一兩一分去蘆)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錢匕,生薑四片,大棗一枚,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溫服,良久再服。喘者,加麻黃半兩;胃中不和者,加芍藥三分;氣上衝者,加桂枝三分;下有陳寒者,加細辛三分。服後當如蟲行皮中,從腰下如冰,後坐被上,又以一被繞腰以下溫令微汗瘥。

杏仁湯(五十六) 療風濕,身體疼痛,惡風微腫。

桂心(二兩) 麻黃(一兩去節,湯泡,焙,秤用) 芍藥(一兩) 天門冬(一兩去心) 杏仁(二十五枚去皮尖雙仁,炒)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五錢匕,生薑四片,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溫服。

小續命湯(五十七) 治中風及腳氣痹弱,不能轉側者。又兼治小兒慢驚風。

附子(生,削去皮臍五錢) 防風(一兩半) 芍藥 白朮 人參 川芎 麻黃(去節,湯泡三次,焙乾) 防己 黃芩 桂枝 甘草(各一兩)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滓,取八分清汁,入生薑汁再煎一二沸,溫服,日三夜二。若柔痓自汗者,去麻黃;夏間及病有熱者,減桂枝一半;冬及始春,去黃芩。

附術散(五十八) 傷寒手足逆冷,筋脈拘急,汗出不止,項強直搖頭口噤。

附子(一兩炮) 白朮(一兩) 川芎(三錢) 獨活(半兩) 桂心(二錢)

上搗羅為末。每服三錢,水一中盞,棗子二枚,同煎至五分,溫服。

桂心白朮湯(五十九) 治傷寒陰痙,手足厥冷,筋脈拘急,汗出不止者。

白朮 桂心 附子(炮,去皮臍) 防風(去蘆頭) 芎藭 甘草(炙微赤。各一兩五錢)

上銼如麻豆大。以水二盞,藥五錢,生薑四片,棗三枚,同煎至八分,去滓溫服。

附子防風散(六十) 治傷寒陰痙,閉目合面,手足厥逆,筋脈拘急,汗出不止者。

白朮(一兩) 白茯苓(三分) 柴胡(一兩半去苗) 五味子(一兩) 乾薑(三分炮裂,切) 甘草(三分炙微赤,切) 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 桂心(半兩) 防風(三分去蘆頭) 

上件藥,搗篩粗散。每服四錢,以水一盞,入生薑四片,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八物白朮散(六十一) 治傷寒陰痙,三日不瘥,手足厥冷,筋脈拘急,汗不出,恐陰氣內傷。

白朮(半兩) 白茯苓(半兩) 麻黃(半兩去節泡三沸,焙) 五味子(半兩) 桂心(三分) 高良薑(一分) 羌活(半兩) 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 

上件藥,搗篩粗散。每服四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四片,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柴胡半夏湯(六十二) 治痰熱頭疼,利膈除煩悶,手足煩熱,營衛不調,肢節拘倦,身體疼痛,嗜臥少力,飲食無味。兼治五飲,消痰癖。

柴胡(八兩) 人參(三兩) 半夏(二兩半洗) 甘草(三兩炙)黃芩(三兩) 白朮(二兩) 麥門冬(三兩去心)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錢匕,水一盞半,生薑五片,棗子一枚,煎至八分,去滓溫服。

金沸草散(六十三) 治傷寒中脘有痰,令人壯熱。頭痛,項筋緊急,時發寒熱,皆類傷風,但不頭痛為異耳。

前胡(三兩) 荊芥(四兩) 半夏(一兩淨洗,薑汁浸) 赤芍藥(二兩) 細辛(一兩) 甘草(一兩炙) 旋覆花(三兩)

上件搗羅為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生薑五片,棗子一枚,同煎至六分,去滓熱服;未知再服。

卷第十八

(大半夏湯)(六十四) 治痰飲及脾胃不和。

半夏不拘多少。如法湯洗了。薄切干焙。每遇膈間有寒痰。用半夏白茯苓生薑各一分。細切。水二盞半。煎至一盞。濾去滓。臨睡溫呷。如有熱痰。加炙甘草一分。如脾胃不和。去甘草。入陳橘皮一分同煎。

(越婢湯)(六十五) 治風痹腳弱。

石膏(四兩) 附子(一兩炮去皮臍) 白朮(二兩) 甘草(一兩炙微赤) 麻黃(三兩去節湯泡焙乾)

上件銼如麻豆大。每服四錢。以水一盞半。生薑三片。棗子一枚。煎至八分去滓溫服。

(脾約丸)(六十六) 治老人津液少。大便澀。及腳氣有風。大便結燥者。

大黃(二兩酒浸焙乾) 厚朴(刮去皮用薑汁炙) 枳殼(麩炒去穰) 白芍藥(以上各半兩) 麻子仁(一兩半微炒) 杏仁(去皮尖麩炒三分)

上為細末。煉蜜和杵千下。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溫水下。不拘時候。未知加五丸十丸。止下利。服糜粥將理。

(黑神丸)(六十七) 治溫疫時氣有積食者。

巴豆(新好者一兩輕捶去殼。以急流水約二碗浸一宿。然後更煮三五十沸後。冷漉出。去心膜。以帛子拭去水。然後研如膏。用厚紙十數層。裹以重物壓去油。

五靈脂(二分。黑色者為上) 杏仁(半兩。燒過後研。入藥再研) 大戟(半兩。生用去皮。裡面如粉白者為妙) 荊三稜(半兩生用) 豆豉(二兩須要新軟者為妙。不得令曬乾。與巴豆等同研勻細)

上三味為極細末。方始入巴豆豆豉研勻。後入杏仁更研令勻細。別入飛羅面半匙。以井花水調如糊。漸次拌藥。搜和得所。入臼中搗三二千下。丸如綠豆大。曬乾。入瓷合內。頻曬。或微火焙亦得。如遇傷寒有食積者。脈沉結。身體不熱。即下之。量患人臟腑虛實加減丸數。服用煎薑棗湯吞下。取微利為度。不可太過。溏泄身熱。下之則為痞氣結胸。若病在上可吐者。同生姜干嚼三五丸。

(神功丸)(六十八) 治三焦氣壅。心腹痞悶。六腑風熱。大便不通。津液內枯。大腸乾澀。裡急後重。或下鮮血。痰唾稠黏。風氣下流。腰疼腳重。臍下脹痛。溺赤如金。

大黃(三兩) 人參(半兩) 麻子仁(五兩另研) 訶子皮(炮取二兩)

上杵研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溫水下。日三服。以通利為度。產後大便秘者。每服十丸米飲下。

(五柔丸)(六十九) 治老人虛人腳氣。亡津液。虛秘。大便結。調補三焦。

大黃(四兩) 前胡(一兩) 半夏(洗七次) 蓯蓉(酒浸) 芍藥 茯苓(去皮) 細辛 當歸 葶藶(炒。各半兩)

上搗羅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溫水下二十丸。以通利為度。

(大三脘散)(七十) 治三焦氣逆。胸膈虛痞。兩脅氣痛。面手浮腫。大便秘澀。兼治腳氣。

獨活(一兩) 白朮(三分) 甘草(三分微炙) 干木瓜(切焙乾秤一兩) 紫蘇(一兩) 大腹皮(一兩炙黃用) 陳橘皮(三分) 沉香(一兩) 木香(三分) 川芎(三分) 檳榔(三分)

上十一味。同一處。杵為粗散。每劑秤一分。水二盞。同煎至一盞。去滓。分二服。帶溫服。取便利為效。如能臨晚常進半劑。依法煎服。即腑臟調和。風氣人多秘滯。數宜服之。未通利者。依法煎服。此藥極不虛人氣。經驗多矣。腳氣心腹氣悶。大便秘滯者良。

(檳榔散)(七十一) 治腳腫。

橘葉(一大握) 沙木(一握) 小便(小盞) 酒(半盞。同以上藥煎)

上煎數沸。調檳榔末二錢。食後服。

(薏苡仁酒法)(七十二) 治腳痹。

薏苡仁 牛膝(各二兩) 海桐皮 五加皮 獨活 防風 杜仲(薑汁炙。以上各一兩) 白朮(半兩) 枳殼(一兩炒) 生乾地黃(二兩半)

上銼為粗末。以生絹袋內無灰酒五升浸。春夏秋冬二七日。夏月盛熱分作數劑。逐旋浸酒。每日空心溫服一盞。或半盞。日三四服。常令酒氣醺醺不絕。久服覺皮膚下如數百條蟲行。即風濕氣也。

(木瓜散)(七十三) 治腳氣。

大腹皮(一枚) 紫蘇(一分) 干木瓜(一分) 甘草(一分炙) 木香(一分) 羌活(一分)

上細銼為散。分作三服。每服用白水一盞。煎至半盞。去滓通口服。

(蔥豉湯)(七十四) 治傷寒一二日。頭項腰背痛。惡寒脈緊無汗者。此湯主之。

豆豉(二大合) 蔥白(十五莖) 麻黃(四分去節) 乾葛(八分)

上件以水二升。先煎麻黃六七沸。掠去白沫。乾葛煎二十餘沸。下豉煎取八大合。去滓分二次溫服。如人行五六里。服訖良久。煮蔥豉湯熱吃。即取汗。

(連須蔥白湯)(七十五) 治傷寒已發汗。或未汗。頭疼如破。

生薑(二兩) 連須蔥白(寸切半升)

上以水二升。煮一升去滓。分作二三服。服此湯不瘥者。服葛根蔥白湯。

(葛根蔥白湯)(七十六) 治頭疼不止。

葛根 芍藥 知母(各半兩) 蔥白(一把) 川芎(一兩) 生薑(一兩)

上銼如麻豆大。水三升煎一升半去滓。每服一湯盞。

(雄鼠屎湯)(七十七) 治勞復。

梔子(十四枚劈) 枳殼(三枚炒) 雄鼠屎(二七枚。即兩頭尖)

上為粗末。每服四錢。水一盞半。入蔥白二寸。香豉三十粒。同煎一盞。分作二服。勿令病人知鼠屎。

(黃芩芍藥湯)(七十八) 治鼻衄。

黃芩(三分) 芍藥 甘草(炙。各半兩)

上為粗末。每服三錢。水一盞煎至六分。去滓溫服。

(酒蒸黃連丸)(七十九) 治暑毒伏深。累取不瘥。無藥可治。伏暑發渴者。此方尤妙。

黃連(四兩。以無灰好酒浸面上約一寸。以重湯熬干)

上搗羅為細末。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滾水下三五十丸。胸膈涼。不渴為驗。

(茅花湯)(八十) 治鼻衄不止。

茅花一大把。水三盞煎濃汁一盞。分作二服即瘥。如無花以根代之。

(枳實理中丸)(八十一) 治傷寒結胸欲絕。心膈高起。手不得近者。宜此治之。

茯苓(二兩) 人參(二兩) 枳實(十六片麩炒) 白朮(二兩) 乾薑(二兩炮) 甘草(二兩炒)

上搗羅為細末。煉蜜為丸。如雞子黃大。每服一丸。熱湯化下。連進二三服。胸中豁然。渴者加栝蔞根二兩。下利者。加牡蠣二兩煆之。

(小半夏加茯苓湯)(八十二) 治諸嘔噦。心下堅痞。膈間有水痰眩悸者。

半夏(五兩湯浸洗七遍) 白茯苓(三兩去皮)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半兩。水三盞煎至一盞。秤生薑四錢。取自然汁投藥中。更煎兩沸熱服。不拘時候。

(桔梗枳殼湯)(八十三) 治傷寒痞氣胸滿欲絕。

桔梗 枳殼(麩炒去穰。各一兩)

上銼如麻豆大。以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滓分二服。

(赤茯苓湯)(八十四) 治傷寒嘔噦。心下滿。胸膈間宿有停水。頭眩心悸。

赤茯苓(一兩) 芎藭(半兩)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人參(一兩去蘆頭) 白朮(半兩)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穰焙)

上件藥搗羅為粗末。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生薑五片。煎至七分。去渣溫服。不拘時候。

(香薷散)(八十五) 治陰陽不順。清濁相干。氣射中焦。名為霍亂。此皆由飽食腥膾。復啖乳酪。海陸百品。無所不餐。多飲寒漿。眠臥冷席。風冷之氣傷於脾胃。諸食結而不消。陰陽二氣壅而不反。陽氣欲降。陰氣欲升。陰陽交錯。變成吐利不已。百脈昏亂。營衛俱虛。冷搏於筋則轉筋。宜服此方。

厚朴(去皮二兩) 香薷(穗一兩半) 黃連(二兩。二味入生薑四兩。同杵炒令紫色用)一方有白扁豆尤良。

上搗為粗末。每服三錢。水一盞。酒半盞。同煎至七分去滓。用新汲水頻頻浸換。令極冷頓服之。藥冷則效速也。仍煎服時不得犯鐵器。慢火煎之。兼治非時吐利霍亂。腹中撮痛。大渴煩躁。四肢逆冷。冷汗自出。兩腳轉筋。疼痛不可忍者。須井中沉令極冷頓服之。乃有神效。

(犀角地黃湯)(八十六) 治傷寒及溫病。應發汗而不發汗。內有瘀血。鼻衄吐血面黃大便黑。此方主消化瘀血。兼治瘡疹出得太盛。以此解之。

芍藥(三分) 生地黃(半斤) 牡丹皮(去心一兩) 犀角(一兩為屑。如無。以升麻代之)(升麻犀角。性屬兩途)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煎取一盞。有熱如狂者。加黃芩二兩。其人脈大來遲。腹不滿。自言滿者為無熱。更不用黃芩也。

(黃連解毒湯)(八十七) 治時疾三日已汗解。或因飲酒復劇。苦煩悶。乾嘔口燥。呻吟錯語。不得臥。

黃連(三分) 黃柏(半兩) 黃芩(一兩) 梔子(四枚劈)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煎取一湯盞。去滓服。未知再服。進粥以此漸瘥。外臺云。凡大熱盛煩嘔。呻吟錯語不得眠。皆傳此方。諸人用之亦效。此直解熱毒。除酷熱。不必飲酒劇者。

(酸棗湯)(八十八) 治傷寒吐下後。心煩乏氣。晝夜不眠。

酸棗仁(四升) 甘草(一兩炙) 知母(二兩) 茯苓(三兩去皮) 川芎(三兩) 乾薑(三兩) 麥門冬(一升去心)

上為粗末。每服四錢。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溫服。

(梔子烏梅湯)(八十九) 治傷寒後。虛煩不得眠。心中懊憹。

梔子(半兩) 黃芩(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 柴胡(一兩) 烏梅肉(十四枚微炒用)

上為粗末。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生薑三片。竹葉十四片。豉五十粒。煎至七分。去滓溫服。

(橘皮乾薑湯)(九十) 治噦。

橘皮 通草 乾薑(炮) 桂心(各二兩) 人參(一兩) 甘草(炙二兩)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四錢。水一盞煎至六分。去滓溫服。日進三服。

(羌活附子散)(九十一) 治咳逆。

羌活 附子(炮) 茴香(微炒各半兩) 木香 乾薑(炮各大棗許大)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鹽一捻。同煎一二十沸。帶熱服。一服即止。

(半夏生薑湯)(九十二) 治噦欲死。

生薑(二兩切) 半夏(洗一兩一分)

上以水二盞。煎至八分去滓。分溫二服。

(黑膏)(九十三) 療溫毒發斑。

好豉(一升) 生地黃(半斤切)

上二味以豬膏二斤。合露之。煎令三分減一。絞去滓。用雄黃麝香如大豆者。內中攪和。盡服之。毒便從皮中出則愈。忌蕪荑。

(葛根橘皮湯)(九十四) 療冬溫未即病。至春被積寒所折不得發。至夏得熱。其寒解。冬溫始發。肌中斑爛癮疹如錦紋而咳。心悶。但嘔吐青汁。服此湯即靜。

葛根 橘皮 杏仁(去皮尖研炒) 知母 黃芩 麻黃(去節湯泡) 甘草(炙。各半兩)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半。煎至一中盞。去滓溫服。

(玄參升麻湯)(九十五) 治傷寒發汗吐下後。毒氣不散。表虛里實。熱發於外。故身斑如錦文。甚則煩躁譫語。兼治喉閉腫痛。

玄參 升麻 甘草(炙。各半兩)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錢匕。以水一盞半。煎至七分。去滓服。

(大青四物湯)(九十六) 治傷寒熱病十日以上。發汗及吐利後。熱不除。身上斑出者。

大青(四兩) 豆豉(八合) 阿膠(一兩炙) 甘草(一兩炙)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錢匕。以水一盞半。煎至一盞。旋入膠再煎合烊。

(知母桂心湯)(九十七) 治傷寒後不瘥。朝夕有熱如瘧狀。

知母(一兩) 麻黃(一兩去節) 甘草(一兩炙) 芍藥(一兩) 黃芩(一兩) 桂心(一兩)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生薑四片。煎一盞去滓。取八分清汁溫熱服。日三。溫覆令微汗。若心煩不眠。其人慾飲水。當稍與之。令胃中和則愈。

(三黃丸)(九十八) 治吐血黃疸。

黃連(三兩) 大黃(一兩) 黃芩(二兩)

上搗羅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滾白湯送下。

(桔梗半夏湯)(九十九) 治傷寒冷熱不和。心腹痞滿。時發疼痛。順陰陽。消痞滿。

桔梗(一兩微炒細切) 半夏(一兩薑汁製) 枳實(半兩麩炒赤用) 陳橘皮(湯浸去穰焙乾。以上各一兩)

為末。每服四錢。水一鍾。姜三片。煎七分去滓。熱服。

(三黃熟艾湯)(一百) 治傷寒四五日而大下。熱利時作。白通湯諸藥多不得止。宜服此湯除熱止利。

黃芩 黃連 黃柏(三分) 熟艾(半雞子大)

上銼如麻豆大。以水二大盞。煎至七分。去滓溫服。

(薤白湯)(一百一) 傷寒下利如爛肉汁。赤滯下。伏氣腹痛。諸熱毒。悉皆治之。

豉(半斤綿裹) 薤白(一把) 梔子(七枚。大者破之。)

上銼如麻豆大。以水二升半。先煎梔子十沸。下薤白煎至二升許。下豉煎取一升二合。去滓。每服一湯盞。

(赤石脂丸)(一百二) 傷寒熱利。

黃連 當歸(各二兩) 赤石脂 乾薑(炮。各一兩)

上搗羅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米飲吞下。日三服進之。

(地榆散)(一百三) 治傷寒熱毒不解。日晚即壯熱。腹痛便痢膿血。並宜治之。

地榆(一兩切) 犀角屑(一兩) 黃連(一兩去須微炒) 茜根(一兩) 黃芩(一兩) 梔子仁(半兩)

上件藥搗為粗末。每服四錢。以水一盞。入薤白五寸。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黃連阿膠湯)(一百四) 治傷寒熱毒入胃。下利膿血。

梔子仁(半兩) 黃柏(一兩微炙切) 黃連(二兩去須微炒) 阿膠(一兩切碎炒令黃)

上件藥搗為粗末。每服四錢。用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不拘時候溫服。

(桃仁湯)(一百五) 治䘌。(女力切。蟲食病)

槐子(碎一兩) 艾葉(一兩) 大棗(十五枚去核) 桃仁(一兩去皮尖雙仁炒)

上以水二大盞半。煎至一盞半。去滓。分三服。

(黃連犀角湯)(一百六) 治傷寒及諸病之後。內有瘡出下部者。

黃連(半兩) 烏梅(七個) 木香(一分) 犀角(一兩。如無以升麻代用之)

上以水二大盞半。煎至一盞半。去滓。分三服。

(雄黃銳散)(一百七) 治下部䘌瘡。

雄黃(研) 青葙子 苦參 黃連(各二分) 桃仁(去皮尖研一分)

上為散。以生艾搗汁和。如棗子核大。綿裹納下部。扁竹汁更佳。冬間無艾。只用散綿裹納下部亦得。

(百合知母湯)(一百八) 治百合病發汗後者。

百合(七枚) 知母(三兩切)

上先以水洗百合漬一宿。當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二升。煎取一升。去滓。別以泉水二升煎知母。每取一升。去滓後合和煎。取一升五合。分溫再服。

(滑石代赭湯)(一百九) 治百合病下之後者。

百合(七枚劈) 滑石(三分碎綿裹) 代赭(如彈丸大一枚斫碎綿裹)

上先以水洗百合漬一宿。當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二升。煎取一升。去滓。別以泉水二升煎滑石代赭。取一升。去滓後合和重煎。取一升五合。分溫服。

(雞子湯)(一百十) 治百合病吐之後。

百合(七枚劈) 雙子黃(一枚)

上先以水洗百合漬一宿。當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二升。煎取一升。去滓。納雞子黃攪令勻。煎五分。溫服。

(百合洗方)(一百十一) 治百合病一月不解。變成渴者。

上以百合一升。以水一斗漬之一宿。以洗身。洗已。食煮餅。勿以鹽豉也。

(百合地黃湯)(一百十二) 治百合病不經吐下發汗。病形如初。

百合(七枚劈) 生地黃(汁一升)

上以水洗百合漬一宿。當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二升。煎取一升。去滓。納地黃汁。煎取一升五合。分溫再服。中病勿更服。大便當如漆。

(栝蔞牡蠣散)(一百十三) 治百合病渴不瘥。

栝蔞根 牡蠣(熬。等分)

上搗羅為散。飲服方寸匕。日進三服。

(滑石散)(一百十四) 治百合病變發寒熱。

百合(一兩炙) 滑石(三兩)

上杵羅為散。飲服方寸匕。日進三服。當微利者。止勿服之。寒熱即除。

(治中湯)(一百十五) 治脾胃傷冷物。胸膈不快。腹疼氣不和。

人參 乾薑(炮) 白朮 甘草(炙) 陳橘皮(湯洗) 青橘皮

上各等分為細末。每服三錢。水一中盞。煎數沸熱服。尋常入鹽點之。

(陽旦湯)(一百十六) 治中風傷寒。脈浮發熱。往來汗出。惡風項強。鼻鳴乾嘔。

桂心 芍藥(以上各三兩) 甘草 黃芩(各二兩)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五錢。水一盞半。棗子一枚。生薑三片。煎至一盞。取八分清汁。溫服。自汗者去桂心。加附子一枚炮。渴者去桂心。加栝蔞三兩。利者去芍藥、桂加乾薑三兩。心下悸者。去芍藥加茯苓四兩。虛勞裡急者。正陽旦湯主之。煎時入膠飴為佳。若脈浮緊無汗發熱者。不可與也。

(白虎加蒼朮湯)(一百十七) 治濕溫多汗。

知母(六兩) 甘草(炙二兩) 石膏(一斤) 蒼朮(三兩) 粳米(三兩)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煎至八九分。去滓取六分。清汁。溫服。

(七味蔥白湯)(一百十八) 許仁則治傷寒。或因起動勞復。或因吃食稍多。皆成此候。若復甚者。一如傷寒。初有此症。宜服此湯。

乾葛(切三合) 新豉(半合綿裹) 蔥白(連須者切半升) 生薑(切一合) 麥門冬(去心三兩) 乾地黃(三兩) 勞水(四升以勺揚之一千過。名曰勞水)

上七味用勞水煎之三分。減去滓。分二服。漸漸服取汗。

(增損四順湯)(一百十九) 治少陰下利。手足冷無熱候者。

甘草(二兩炙) 人參(二兩) 龍骨(二兩) 黃連 乾薑(炙一兩) 附子(一枚炮去皮臍)

為細末。每服三錢。水一盞。煎七分。日三服。不瘥。復作甚良。若下利腹痛。加當歸二兩。嘔者加橘皮一兩。

(化斑湯)(一百二十) 治斑毒。

人參(半兩) 石膏(半兩) 葳蕤 知母 甘草(各一分)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錢匕。水一盞半。入糯米一合。煎至八分。取米熟為度。去滓溫服。

(官局桔梗湯)(一百二十一) 治乾嘔。

桔梗 半夏 陳橘皮(各一兩) 枳實(半兩)

為粗末。每服三錢。水一盞。生薑五片。煎七分服之。

(麻黃加朮湯)(一百二十二) 治中濕。

麻黃(一兩半去節湯泡) 甘草(半兩炙) 桂枝(一兩去皮) 蒼朮(半兩) 杏仁(三十五枚去皮尖) 

上銼麻豆大。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煎八分溫服。

(竹皮大丸)(一百二十三) 治虛煩。

生竹茹(二分) 石膏(三分) 桂心(一分) 甘草(三分炙) 白薇(一分)

上為細末。棗肉丸。彈子大。米飲服一丸。日三夜一。有熱者。倍白薇。煩喘者。加枳實一分。

(古今錄驗橘皮湯)(一百二十四) 療春冬傷寒。秋夏冷濕。咳嗽。喉中鳴聲。上氣不得下。頭痛方。

陳橘皮 紫菀 麻黃(去節湯泡) 杏仁(去皮尖) 當歸 桂心 甘草(炙) 黃芩(各半兩)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錢匕。用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滓服。

(黃連橘皮湯)(一百二十五) 治溫毒發斑。

黃連(四兩去毛) 陳橘皮(去白) 杏仁(去皮尖) 枳實(炙) 麻黃(去節湯泡) 葛根(各二兩) 厚朴(薑汁製) 甘草(各一兩炙)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錢匕。用水一小盞半。煎至一盞。去滓服。下利當先止。

(麥門冬湯)(一百二十六) 治勞氣欲絕。

麥門冬(一兩去心) 甘草(炙二兩)

上銼如麻豆大。先用水二小盞。入粳米半合。煎令米熟去米。約得水一小盞半。入藥五錢。棗二枚。竹葉十五片。同煎至一盞。去滓溫服。不能服者。綿滴口中。

卷第十九

此一卷論婦人傷寒。古人治病。先論其所主。男子調其氣。婦人調其血。血室不 蓄。則二氣和諧。血室凝結。水火相刑。傷寒氣口緊盛即宜下。人迎緊盛即宜汗。婦人左關浮緊不可下。當發其汗。以救其血室。營衛得和。津液自通。浹然汗出而解。仲景云。婦人傷寒。經水適斷。晝日明瞭。暮則譫語。如見鬼狀。此為熱入血室。無犯胃氣。及上二焦。無犯胃氣者。言不可下也。小柴胡湯主之。若行湯遲。則熱入胃。令津燥中焦。上焦不榮成血結胸狀。須當針期門也。五行相剋以生。相扶以出。平居之日。水常養於木。水木相生。則榮養血室。血室不蓄。脾無蘊積。脾無蘊積。則剛燥不生。剛燥既生。若犯胃氣。則晝夜譫語。喜忘小腹滿。小便利。屬抵當湯證也。(傷寒胃實譫語。宜下之。婦人熱入血室譫語者。不可下耳)雖然。婦人傷寒與男子治法不同。男子先調氣。婦人先調血。此大略之詞耳。要之。脈緊無汗名傷寒。脈緩有汗為傷風。熱病脈洪大。中暑脈細弱。其證一也。假如中暍用白虎。胃實用承氣。豈必調血而後行湯耶。仲景傷寒論所以不分婦人。良亦以此。學者皆可隨病於男子藥證中以意選用也。(若孕婦傷寒。藥性須涼。慎不可行桂枝半夏桃仁等藥。小柴胡去半夏名黃龍湯。蓋為孕婦而去也。大抵產前先安胎。產後先補益。次服傷寒藥。若病稍退則止藥。不可盡劑。此為大法。黃帝問婦人重身。毒之何如。岐伯曰。有故無殞。亦無殞也。大積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太半而止。過者死)

〔婦人傷寒藥方〕

男子婦人傷寒。仲景治法別無異議。比見民間有婦人傷寒方書。稱仲景所撰。而王叔和為之序。以法考之。間有可取。疑非古方也。特假聖人之名以信其說於天下。今取金匱玉函治婦人傷寒與俗方中可採者。列為一卷。雖不足以盡婦人傷寒之詳。並可於百問中參用也。

婦人傷寒發熱。經水適來。晝日明瞭。暮則譫語。如見鬼狀者。此為熱入血室。無犯胃氣。及上二焦。宜小柴胡湯(方見第十卷中)

婦人中風七八日。續來寒熱。發作有時。經水適斷。此為熱入血室。其血必結。故使如瘧狀。宜以小柴胡湯服之。(方見第十卷中)

婦人傷寒。發熱惡寒。經水適來。得七八日熱除。脈遲身涼和。胸脅下滿如結胸狀譫語者。此為熱入血室也。當刺期門。隨其實而取之。(期門穴見第二卷中)

婦人傷寒六七日。胃中有燥屎。大便難。煩躁譫語。目赤。毒氣閉塞不得流通。宜瀉心三黃湯。

蜀大黃 鼠尾黃芩 雞爪黃連(各等分)

上搗為粗末。每服四錢。水一盞。煎八分。去滓服。取微利。如目赤睛疼。加白茯苓、嫩竹葉。瀉肝余之氣。

婦人傷寒發熱惡寒四肢拘急口燥舌乾。經脈凝滯。不得往來。宜桂枝紅花湯。

桂心 芍藥 甘草(炙。各三兩) 紅花(一兩)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錢匕。以水一盞半。生薑四片。棗二枚。煎至七分。去渣服。良久再服。汗出而解。

(黃芩芍藥湯)治婦人傷寒。口燥咽乾。腹滿不思飲食。

黃芩 白芍藥 白朮 乾地黃(各一兩)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錢匕。以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溫服。寒則加生薑同煎服。

(柴胡當歸湯)婦人傷寒喘急煩躁。或戰而作寒。陰陽俱虛不可下。

柴胡(三兩) 白朮(二兩) 人參 甘草(炙) 當歸 赤芍藥(各一兩) 五味子 木通(各半兩)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錢匕。以水一盞半。生薑四片。棗子二枚。煎至七分。去滓溫服。

(乾地黃湯)婦人傷寒瘥後。猶有餘熱不去。謂之遺熱。

乾地黃 大黃 黃連 黃芩(各一兩) 柴胡(去蘆) 白芍藥 甘草(各一兩半炙)

上搗為粗末。每服抄四錢匕。以水一盞半。煎至七分。去滓溫服。取溏利汗出解。

(燒褌散)婦人傷寒未平復。因交合。裡急腰胯連腹內痛。名曰陰陽易。

男子裩襠燒灰

上一味。以水和服方寸匕。男子用婦人裩襠燒灰。小便利。陰頭腫即愈。

(青竹茹湯)婦人病未平復。因有所動致熱氣上衝胸。手足拘急搐搦。如中風狀。

栝蔞根(無黃根者二兩) 青竹茹(刮半升淡竹者)

上以水二升。半煎取一升。一合去滓。分作二三次服。

(當歸白朮湯)婦人未平復。因有所動。小腹急痛。腰胯疼。四肢不任。舉動無力熱發者。

白朮(一分) 當歸(一分) 桂枝(一分去皮) 附子(一分生去皮破八片) 生薑(半兩) 甘草(一分炙) 芍藥(一分) 人參(一分) 黃耆(一分)

上銼如麻豆大。以水三升。煎取一升半。去滓。通口服一湯盞。食頃再服。溫覆微汗瘥。

〔孕婦傷寒藥方〕

孕婦傷寒。仲景無治法。用藥宜有避忌。不可與尋常婦人一概治之也。

(加減四物湯)孕婦產前腹痛。及治月事或多或少。或前或後。胎氣不安。產後血塊不散。或亡血過多。或惡漏不下。宜此服之。

當歸(切焙) 川芎 熟乾地黃 白芍藥(各一兩)

上搗為粗末。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取六分清汁。帶熱服。日二三。以知為度。若孕婦下血。即入艾五七葉。阿膠末一錢匕。同煎服如前法。疾勢甚大。散藥不知。以四味各半兩。細銼。以水四盞。煎至二盞半。去滓分四服。熱吃食前服。一日之中令盡。以和為度。平常產乳服至三臘止。如虛弱血臟不調。至一月止。因虛致熱。熱與血搏。口舌乾渴。欲飲水。加栝蔞一兩。麥門冬三分。腹中刺痛。惡物不下。加當歸芍藥各一分。血崩。加地黃蒲黃各一兩。因熱生風。加川芎一分。柴胡半兩。身熱脈躁。頭昏項強。加柴胡黃芩各半兩。秘澀。加大黃半兩。桃仁一分。炒。滑瀉。加桂附各一分。發寒熱。加乾薑牡丹皮芍藥各一分。嘔。加白朮人參各半兩。腹脹加厚朴枳實各一分。虛煩不得眠。加竹葉人參各一分。躁大渴。加知母石膏各半兩。水停心下微此逆。加豬苓茯苓防己各一分。虛寒狀類傷寒。加人參柴胡防風各三分。

(阿膠散)孕婦傷寒安胎。

阿膠(炒) 桑寄生 吳白朮 人參 白茯苓(各等分)

上為細末。煎糯米飲調下二錢匕。日進二服愈。

(白朮散)孕婦傷寒安胎。

白朮 黃芩(各等分。新瓦上並同炒香)

上搗羅為末。每服三錢匕。水一中盞。生薑三片。大棗一枚。拍破同煎至七分。溫服。但覺頭疼發熱。便可服。三二服即瘥。唯四肢厥冷。陰證見者。未可服。

(蔥白湯)孕婦傷寒。憎寒發熱。當發其汗。

蔥白(十莖) 生薑(二兩切)

上銼如麻豆大。以水二盞。煎至一盞。連服取汗。

(蘇木湯)孕婦傷寒。或中時行。灑淅作寒。振慄而悸。或加噦者。

赤芍藥 陳橘皮 黃芩 宣黃連 甘草(炙) 蘇木(各一兩)

上為粗末。每服抄五錢匕。以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溫服。汗出瘥。若胎不安。兼服阿膠散。

(黃龍湯)孕婦寒熱頭疼。嘿嘿不欲飲食。脅下痛。嘔逆。痰氣。及產後傷風熱入胞宮。寒熱如瘧。並經水適來適斷。病後勞復。餘熱不解。

柴胡(一兩) 黃芩 人參 甘草(炙。各一分半)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煎一盞。去滓溫服。

(柴胡石膏湯)孕婦傷暑。頭病惡寒身熱躁悶。四肢疼痛。背項拘急。唇口乾燥。

柴胡(四兩) 甘草(二兩) 石膏(八兩)

上為粗末。每服三錢。水一盞。生薑五片。煎至六分。去滓溫服。不拘時。若氣虛體冷者。加人參四兩。

(枳實散)孕婦傷寒。四日至六日以來。加心腹脹。上氣。渴不止。食飲不多。腰疼體重者。

枳實(一兩炒微黃) 麥門冬(半兩去心)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穰焙)

上粗末。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蔥白七寸。煎至六分。去滓溫服。

(旋覆花湯)孕婦傷寒。頭目旋疼。壯熱心躁。

旋覆花(半兩) 白朮(三分) 前胡(一兩去蘆) 黃芩(三分) 人參(三分去蘆) 麻黃(三分去根節用) 赤芍藥(半兩) 石膏(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

上搗為粗末。每服四錢。用水一盞半。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柤服。

(麥門冬湯)孕婦傷寒壯熱。嘔逆頭疼。不思飲食。胎氣不安者。宜此主之。

人參(一兩) 石膏(一兩) 前胡(三分) 黃芩(三分) 葛根(半兩) 麥門冬(半兩去心)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五錢。水一盞半。入生薑四片。棗子二枚。淡竹茹一分。煎至八分。去滓溫服。

(梔子大青湯)孕婦發斑。變為黑色。

升麻 梔子仁(各二兩) 大青 杏仁(去皮尖) 黃芩(各一兩半)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五錢匕。以水一盞半。細切蔥白三寸。煎至一盞。去滓溫服。

(蘆根湯)千金妊娠頭痛壯熱。心煩嘔吐不下食。

知母(四兩) 青竹茹(三兩)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五錢。水一小盞半。入生蘆根一握。粳米一撮。煎至一盞。去滓服盡。更作瘥止。

(塗臍法)治妊娠遭時疾令子不落。

取灶中黃土水和塗。干復塗之。一方酒和塗方五寸。又泔清和塗之並佳。

(蔥白豉湯)治妊娠熱病。

蔥白(二兩半) 豉(半升)

上以水三升。煎取一升。分二服取汗。

(蔥白一物湯)治妊娠熱病主安胎若胎已死者服之。須臾胎出。

蔥白一把。水一升。煮令熟服之取汗。食令盡。

(伏龍肝散)

用伏龍肝雞子許水調服之。(伏龍肝即灶下黃土是也)

(葛根一物飲)治熱煩悶。

葛根汁。每服一小盞。如人行五里進一服。無生葛。用乾葛㕮咀煎濃汁服。

(梔子五物湯)廣濟療妊娠傷寒。頭痛壯熱。

梔子 前胡 知母(各二兩) 黃芩(一兩) 白石膏(四兩)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錢匕。用水一小盞半。煎至一盞。去滓服。

(前胡七物湯)治妊娠傷寒頭痛。支節痛壯熱。

前胡 知母 梔子仁(各二兩) 石膏(四兩) 大青 黃芩(各一兩半)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入蔥白三莖。煎至一盞。去滓溫服。

(升麻六物湯)急救療妊娠七月傷寒。壯熱赤斑變黑。溺血。

升麻 梔子仁(各二兩) 大青 杏仁(去皮尖) 黃芩(各一兩半)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五錢。水一盞半。入蔥白三莖。煎至一盞。去滓溫服。

〔產後藥方〕

(陽旦湯)治婦人產後傷風。十數日不解。頭微痛。惡寒。時時有熱。心下堅。乾嘔汗出。宜用陽旦湯。(方見第十卷中)

(治痙法)療婦人產後血虛多汗。喜中風。身體強直。口噤背反強。作痙治之。(法見第六卷第五十問中)

(又方)用荊芥末三錢。溫酒調下。不瘥再服。

(神功丸)治婦人產後亡津液。大便多秘。或譫言煩躁。不可用湯液。宜神功丸用青木湯吞下。

(桂心牡蠣湯)婦人產後頭疼。身體發熱。兼治腹內拘急疼痛。

桂心(三兩) 牡蠣(煅) 白芍藥 乾地黃(各五兩) 黃芩(二兩)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錢匕。以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滓溫服。

(蜀漆湯)治婦人產後。寒熱往來。心胸煩滿。骨節疼痛。及頭疼壯熱。日晡加甚。又如瘧狀。

蜀漆葉(一兩) 黃耆(五兩) 桂心 甘草(炙) 黃芩(各一兩) 知母 芍藥(各二兩) 生地黃(一斤)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錢匕。用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滓溫服。

(增損柴胡湯)婦人產後虛羸。發寒熱。飲食少。腹脹等疾。

柴胡(三錢) 人參 甘草(炙) 半夏(湯泡) 白芍藥 陳橘皮 川芎(各三分)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錢匕。以水一大盞。生薑三片。棗子一枚。煎至七分。去滓食後溫服。日三服。

(竹葉防風湯)婦人產後。傷風發熱。面赤喘而頭疼者。

竹葉(半把) 葛根(一兩半) 防風 桔梗 桂枝(去皮) 人參 甘草(炙。各半兩)

上為粗末。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生薑三片。棗子一枚。煎至八分。去滓溫服。使汗出。頸項強。用附子炮去皮臍。銼如豆大。抄一大錢同煎。嘔。加半夏一錢。

(三物黃芩湯)治婦人草蓐中傷風。四肢苦煩熱頭疼。與小柴胡湯。頭不疼但煩。宜用此服之。

黃芩(半兩) 苦參(一兩) 乾地黃(二兩)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煎八分服之。

治婦人產後亡血汗多。故令鬱冒。其脈微弱。不能食。大便反堅。但頭汗出。所以然者。血虛而厥。厥而必冒。冒家欲解。必大汗出。以血虛下厥。孤陽上出。故但頭汗出。所以產婦喜汗出者亡陰。血虛陽氣獨盛。故當汗出。陰陽乃復。所以便敗者。嘔不能食也。宜小柴胡湯主之。

(乾薑柴胡湯)治婦人傷寒。經脈方來初斷。寒熱如瘧。狂言見鬼者。

柴胡(四兩去蘆) 栝蔞根(二兩) 桂枝(一兩半) 牡蠣(一兩熬)乾薑(一兩炮) 甘草(炙一兩)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煎至七分。去滓溫服。初服微煩。再服汗出而愈。

(海蛤散)治婦人傷寒血結胸膈。揉而痛不可撫近。(婦人血結胸。法當刺期門。仲景無藥方治法。此方疑非仲景。然其言頗有理。姑存焉)

海蛤 滑石 甘草(各一兩炙) 芒硝(半兩)

上搗羅為散。每服二錢。雞子清調下。小腸通利。則胸膈血散。膻中血聚。則小腸壅。小腸既壅。膻中血不流行。宜此方。小便利。血數行。宜桂枝紅花湯發其汗則愈。

卷第二十

此一卷論小兒傷寒。小兒大人。治法一般。但小分劑。藥性差涼耳。尋常風壅發熱。鼻涕痰嗽煩渴。惺惺散主之。咽喉不利。痰實咳嗽。鼠黏子湯主之。頭額身體溫熱。大便黃赤。腹中有熱。四順散連翹飲三黃丸主之。頭額身體溫熱。大便白而酸臭者。胃中有食積。雙丸主之。小兒無異疾。唯飲食過度。不能自節。心腹脹滿。身熱頭痛。此雙丸悉治之。小兒身體潮熱。頭目碎痛。心神煩躁。小便赤。大便秘。此熱劇也。洗心散調胃承氣湯主之。頭疼發熱而偎人惡寒者。此傷寒證也。升麻湯主之。無汗者麻黃黃芩湯。有汗者升麻黃芩湯。皆要藥也。小兒尋常不可過當服涼藥。胃冷蟲動。其證與驚相類。醫人不能辨。往往復進驚藥。如腦射之類。遂發吐。胃虛而成慢驚者多矣。小兒須有熱證。方可疏轉。仍慎用丸子藥利之。當以大黃川芎等㕮咀作湯液。以盪滌蘊熱。蓋丸子巴豆乃攻食積耳。

(洗心散)治遍身壯熱。頭目碎痛。背膊拘急。大熱衝上。口苦唇焦。夜臥舌乾。咽喉腫痛。涕唾稠黏。痰壅。吃食不進。心神躁熱。眼澀睛疼。傷寒鼻塞。四肢沉重。語聲不出。百骨節痛。大小便不利。麩豆瘡時行溫疫。狂語多渴。及小兒天吊風。夜驚並宜服之。

當歸(四兩炒) 芍藥(四兩生用) 甘草(四兩炙) 荊芥(四兩) 白朮(一兩炒) 麻黃(四兩去節炒) 大黃(四兩以米泔水浸一炊間漉出令干慢炒取熟)

上搗羅為細末。每服抄二錢。水一盞。生薑一片。薄荷二葉。同煎至八分。放溫和滓服了。仰臥。仍去枕少時。如五臟壅實。煎四五錢匕。若要溏轉則熱服。

(惺惺散)治小兒風熱。及傷寒時氣。或瘡疹發熱

桔梗 細辛 人參 白朮 栝蔞根 甘草(炙) 白茯苓 川芎(各等分)

上搗羅為末。每服二錢。用水一盞。生薑二片。薄荷二葉。同煎七分服。三歲以下作四五服。五歲以上分二服。凡小兒發熱。不問傷風風熱。先與此散數服。往往輒愈。

(四順散)解大人小兒膈熱。退壅盛涼心經。

大黃(熬) 甘草(炙) 當歸(洗) 芍藥

上各等分為細末。每服二錢。以水一盞。薄荷二葉。煎至七分溫服。小兒量歲數與之。

(麻黃黃芩湯)小兒傷寒無汗。頭疼發熱惡寒。

麻黃(去節一兩) 黃芩 赤芍藥(各半兩) 甘草(炙) 桂枝(去皮各一分)

上搗羅為細末。每服二錢。滾水調下。日三服。兼治天行熱氣。生豌豆瘡不快。益煩躁。昏憒。或出尚身疼熱者。

(升麻黃芩湯)治小兒傷風有汗。頭疼發熱惡寒。

升麻 葛根 黃芩 芍藥(各三錢) 甘草(一錢半炙)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二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溫服。若時行瘡豆出不快。煩躁不眠者。加木香一錢五分。

(甘露飲子)治胃中客熱口臭。不思飲食。或飢煩不欲食。齒齦腫疼。膿血舌口。咽中有瘡。赤眼目瞼重不欲開。瘡疹已發未發。並宜服。

熟乾地黃 生乾地黃 天門冬 麥門冬(並去心焙) 枇杷葉(去毛) 枳殼(麩炒去穰) 黃芩 石斛(去苗) 山茵陳 甘草(炙。各等分)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煎至六分。去滓溫服。食後臨臥。

(雙丸)治小兒身熱頭痛。飲食不消。腹脹滿。或心腹疼痛。大小便不利。或下重數起未瘥。可再服。小兒蒸候哺食減少。氣息不快。夜啼不眠。是腹內不調。並宜用此丸下之。

甘遂(半兩) 硃砂(一錢另研) 麥門冬(二兩半去心) 蕤核(去仁另研四兩半) 牡蠣(二兩煅) 甘草(一兩一分炙) 巴豆(六十枚去皮心膜研。新布絞去油。日中曬之。白如霜者)

上麥門冬甘草甘遂牡蠣四味為細末。入巴豆硃砂蕤仁合和。搗二千杵。更入少蜜搗和。極熟旋丸。半歲兒服如荏子大一雙。一歲兒服如半麻子大分為一雙服。二歲兒服如麻子大一枚分一雙。三四歲者。服如麻子大二丸。五六歲者。服如大麻子大二丸。七八歲者如小豆大二丸。十歲者。微大於小豆二丸。常以雞鳴時服。如至日出時不下者。熱粥飲服數合投之。即下藥丸。皆雙出也。下利甚者。濃煎冷粥飲之便止。

(石膏麻桂湯)治小兒傷寒未發熱。咳嗽。頭面熱。

麻黃(一兩去節湯泡) 甘草(半兩炙) 石膏(半兩) 芍藥(半兩) 桂心(一分) 黃芩(一兩) 杏仁(十枚去皮尖)

上七味為散。每服二錢。水一中盞。入生薑二片。煎半盞。去滓服。兒若甚小。以意增減之。

(連翹飲)治小兒一切熱。

連翹 防風 甘草(炙) 山梔子(各等分)

上件搗羅為末。每服二錢。水一中盞。煎七分。去滓溫服。

(麥門冬湯)治嬰兒未滿百日。傷寒鼻衄。身熱嘔逆。

麥門冬(三分去心) 石膏 寒水石 甘草(各半兩炙) 桂心(三錢半)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三錢。水一盞。煎七分。去滓溫服。

(十物升麻湯)治小兒傷寒。變熱毒病。身熱面赤。口燥心腹堅急。大小便不利。或口瘡。或因壯熱。便四肢攣掣。驚仍作。癎疾時發時醒。醒後身熱如火者。

升麻 白薇 麻黃(去根節) 葳蕤 柴胡 甘草(各半兩炙) 黃芩(一兩) 朴硝 大黃 鉤藤(各一分)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三錢。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下硝。再煎化。溫服。

(六物黃芩湯)治嬰兒腹大。短氣。熱有進退。食不安。谷為之不化。

黃芩 大青 甘草(炙) 麥門冬 石膏(各半兩) 桂心(三錢)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三錢。水一盞。煎七分溫服。

(五物人參飲)治小兒天行壯熱。咳嗽心腹脹滿。

人參 甘草(各半兩炙) 麥門冬(一兩去心) 生地黃(一兩半。如無只用生乾地黃半兩)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三錢。水一盞。入茅根半握。煎至七分。去滓溫服。

(八物麥門冬飲)治小兒天行壯熱。咳嗽心煩。

麥門冬(三兩去心) 甘草(炙) 人參(各一分) 紫菀 升麻(各二兩) 貝母(一分半)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三錢。水一盞。入茅根半握。煎至七分。去滓。再入竹瀝少許。重煎服。

(棗葉飲)治小兒天行壯熱。五日以後熱不歇者。

棗葉(半握) 麻黃(半兩去根節) 豉(一合) 蔥白(切一合)

上件共童子小便二盞。煎至一盞。去滓。分二服。

卷第二十一

此一卷論小兒瘡疹。瘡疹與傷寒相類。頭疼身熱。足冷脈數。疑似之間。只與升麻湯。緣升麻湯解肌。兼治瘡子已發未發。皆可服。但不可疏轉。此為大戒。傷寒身熱。固不可下。瘡疹發熱在表。尤不可轉。世人不學。乃云初覺以藥利之。宣其毒也。誤矣。又云瘡豆已出不可疏。轉出得已定。或膿血大盛。卻用疏利。亦非也。大抵瘡疹首尾皆不可下。小兒身熱耳冷尻冷咳嗽。輒用利藥。即毒氣入里殺人。但與化毒湯、紫草木通湯、鼠黏子湯。出得大盛。即用犀角地黃湯解之。若瘡豆出不快。煩躁不得眠者。水解散、麻黃、黃芩湯、升麻黃芩湯、活血散主之。黑瘡倒靨。豬尾膏、無比散、龍腦膏子。無不驗也。若熱毒攻。咽喉痛。如聖湯。瘡豆入眼。決明散、撥雲散、蜜蒙花散、通聖散、蛤粉散主之。治瘡疹法。無出此矣。

(升麻湯)治傷寒中風頭痛。憎寒壯熱。支體痛。發熱畏寒。鼻幹不得睡。兼治小兒大人瘡疹。已發未發。皆可服。兼治寒暄不時。人多疾疫。乍暖脫著。及暴熱之次。忽變陰寒。身體疼痛。頭重如石。(本方四味見雜方第十六卷中)

(犀角地黃湯)治傷寒及溫病。應發汗而不發汗。內有瘀血者。及鼻衄吐血不盡。內有餘瘀血。面黃大便黑者。此方主消化瘀血。兼治瘡疹。出得太盛。以此方解之。(本方四味。方在雜方第十八卷中)

(麻黃黃芩湯)治小兒天行熱氣。生豌豆瘡不快。益煩躁昏憒。或出尚身疼熱者。(本方五味。在小兒。方第二十卷中)

(升麻黃芩湯)治小兒時行瘡豆出不快。煩躁不眠。加木香一錢五分。(本方五味。在小兒方第二十卷中)

(化毒湯)治小兒瘡豆已出未出並皆服之。

紫草(嫩者) 升麻 甘草(炙。各半兩)

上銼如麻豆大。以水二盞。糯米五十粒。煎至一盞。去滓溫服。

(紫草木通湯)治小兒瘡疹。

紫草(去蘆) 木通 人參 茯苓(去皮) 糯米(各等分) 甘草(半之)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四錢匕。以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滓溫服。

(鼠黏子湯)治疹豆欲出未能得透皮膚。熱氣攻咽喉。眼赤心煩者。

鼠黏子(四兩炒香) 甘草(一兩炙) 防風(半兩) 荊芥穗(二兩)

上搗羅為末。每服二錢。沸湯點服。食後臨臥。逐日三服。大利咽膈。化痰涎止嗽。若春冬間。常服免生瘡癤。老幼皆宜服。

(水解散)治天行頭痛、壯熱一二日。兼治疱瘡未出、煩躁或出尚身體發熱。

大黃 黃芩 桂心 甘草(炙) 芍藥(各二兩) 麻黃(四兩去節湯泡焙秤)

上搗羅為末。患者以生熟湯浴訖。以暖水調下二錢。相次二服。得汗利便瘥。強實人服二方寸匕。此調風實之人。三伏中宜用。若去大黃。即春夏通用。

(活血散)治瘡子或出不快。

用白芍藥末一錢。酒調。如欲止痛。用溫熟水調下。

(豬尾膏)治瘡子倒厭。

用小豬兒尾尖。刺血一兩點。入生腦子少許同研。新水調下。立效。

(無比散)治瘡疹惡候不快。及黑瘡子。應一切惡候。

牛黃 麝香 龍腦 膩粉(各一分研細) 硃砂(一兩。先研如粉)

上為極細。如有患者。小兒一字。大人半錢。水銀少許。同小豶豬尾上血三兩滴。新汲水少許。同調服。先寧穩得睡。然後取轉下如爛魚腸、蒲桃穗之類涎臭惡物便安。小兒用奶汁滴尤妙。

(龍腦膏子)治時疾發豌豆瘡。及赤瘡子未透。心煩狂躁。氣喘妄語。或見鬼神。或已發而陷伏。皆宜速治。不爾。毒入臟必死。

生龍腦(一錢)

上細研。旋滴豬心血和丸。雞頭肉大。每服一丸。心煩狂躁者。用紫草湯化下。若瘡子陷伏者。用溫酒化下。少時心神便定。得睡。瘡疹發透。依常將息也。

(如聖湯)治小兒瘡疹。毒攻咽喉腫痛。

桔梗(一兩) 牛蒡子(炒一兩) 甘草(生一兩) 麥門冬(去心半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沸湯點細細呷服。入竹葉煎服尤妙。

(決明散)治疹痘瘡入眼。

決明子(一分) 栝蔞根(半分) 赤芍藥(一分) 甘草(一分炙)

上搗羅為末。每服半錢。蜜水調下。日進三服。

(撥雲散)治疹痘瘡入眼。及生翳。

桑螵蛸(真者一兩炙令焦細研)

上搗羅為細末。入麝香少許令勻。每服二錢。生米泔調下。臨臥服之。

(蜜蒙花散)治疹痘瘡並諸毒氣入眼。

蜜蒙花(一錢半淨) 青葙子 決明子 車前子(各半錢)

上為細末。用羊肝一片。破開。作三片。摻藥令勻。卻合作一片。以濕紙七重裹。煻灰火中。煨熟。空心食。

(通聖散)治疹痘瘡入眼。及生翳。

白菊花(一兩。如無。則甘菊花代之。然不如白菊) 綠豆皮 穀精草(去根。各一兩)

上搗羅為末。每服用一大錢干柿一個。生粟米泔一盞。共一處。煎候米泔盡。只將干柿去核吃之。不拘時候。一日可吃三枚。日淺者五七日可效。遠者半月餘矣。

(蛤粉散)治小兒瘡子入眼。

穀精草 蛤粉(各等分) 

上為末。每服一錢匕。豬肝二兩許。批開摻藥捲了。青竹葉裹。麻縷纏定。水一碗。煮令熟。入收口瓷瓶內熏眼。候溫取食。日作。不過十日退。

卷第二十二

傷寒十勸

(一)傷寒頭疼又身熱。便是陽證。不可服熱藥。

傷寒傳三陰三陽。共六經。內太陰病頭不疼身不熱。少陰病有反發熱無頭疼。厥陰病有頭疼而無發熱。故知頭疼又身熱。即是陽證。若投熱藥必不救。

(二)傷寒當直攻毒氣。不可補益。

邪氣在經絡中。若隨證早攻之。只三四日痊安。醫者乃妄謂先須正氣。卻行補益。使毒氣流熾。致殺人。

(三)傷寒不思飲食。不可服溫脾藥。

傷寒不思飲食。自是常事。終無飢死之理。如理中丸之類。亦不可輕服。若陽病服之。致熱氣增重。或致不救。

(四)傷寒腹痛亦有熱證。不可服溫暖藥。

難經云。痛為實。故仲景論腹滿時痛之證。有曰痛甚者加大黃。夫痛甚而反加大黃。意可見也。惟身冷厥逆而腹痛者。方是陰證。須消息之。每見醫者。多緣腹痛便投熱藥而致殺人也。

(五)傷寒自利。當看陰陽證。不可例服補暖及止瀉藥。

自利惟身不熱。手足溫者。屬太陰。身冷四逆者。屬少陰厥陰外。其餘身熱下利。皆是陽證。當隨證依仲景法治之。每見醫者。多緣下利便投暖藥及止瀉藥而殺人。

(六)傷寒胸脅痛及腹脹滿。不可妄用艾灸。

常見村落間有此證。無藥便用艾灸。多致毒氣隨火而熾。膨脹發喘而死。不知胸脅痛。自屬少陽。腹膨脹自屬太陰也。此外惟陰證乃可灸耳。

(七)傷寒手足厥冷。

當看陰陽。不可一例作陰證治。有陰厥。有陽厥。醫者少能分辯。陽厥而投熱藥。殺人速於用刃。蓋陽病不至於極熱。不能發厥。仲景所謂熱深者厥深也。熱深而更與熱藥。寧復有活之理。但看初得病而身熱。至三日以後熱氣已深。大便秘。小便赤。或譫語昏憒。及別有熱證而反發厥者。必是陽證也。宜急用承氣湯下之。若初得病身不熱。大便不秘。自引衣蓋身。或下利或小便數。不見熱證而厥逆者。即是陰厥也。方可用四逆湯之類。二厥所以使人疑者。緣脈皆沉。然陽厥脈沉而滑。陰厥脈沉而弱。又陽厥時復指爪卻溫。陰厥常冷。此為可別也。

(八)傷寒已在裡。即不可輕用藥發汗。

傷寒證須看表里。如發熱惡寒則是在表。正宜發汗。如不惡寒反惡熱。則是里證。若醫者一例發汗。則所出之汗。不是邪氣。皆是真氣。邪氣未除。而真氣先涸。死者多矣。又半在表半在裡之證。及無表裡之證。不惟皆不可下。仍亦皆不可汗。但當隨證而治之可也。

(九)傷寒飲水為欲愈。不可令病人恣飲過度。

病人大渴。當與之水以消熱氣。故仲景以飲水為欲愈。人見此說。遂令病人縱飲。由是為嘔。為噦。為咳逆。為下利。為腫。為悸。為水結。為小便不利者多矣。且如病人慾飲一碗。只可半碗之水。少少與之為善也。

(十)傷寒初瘥。不可過飽及勞動、或食羊肉、及行房事與食諸骨汁、並飲酒。

病方愈。脾胃尚弱。食而過飽。不能消化。病即再來。謂之食復。病方愈。氣血尚虛。勞動太早。病亦再來。謂之勞復。又傷寒食羊肉。行房事。立死。食諸汁飲酒者。再病之也。予每念父祖俱死於傷寒。乃取仲景所著。深繹熟玩。八年之後。始大通悟。陰陽經絡。病證藥性。俱瞭然於胸中。緣比年江淮之民。冒寒避寇。得此疾者頗眾。茲依仲景法隨證而施之藥。所活不啻數百人。仍知傷寒本無惡證。皆是妄投藥劑所致。因追悼父祖之命。皆為庸醫所殺。而又嘆人無間於貧富貴賤。於此不能自曉。則輕付一命於庸工之手也。今輒摭其流弊多誤有害於命者。略開其說。目曰傷寒十勸。其言不欲成文。冀人易曉而以為深戒云。